《项脊轩志》教案

2020-03-13

明确:(投影)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房间静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房间里静极了,只有墙上的时钟在滴滴滴地走着”
作者在这里以动写静,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白天小鸟啄食、静,夜晚、“明月”“半墙”烘托。“桂树”“班驳”描绘,表现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
 五、 小结:
    第一部分,作者着意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的情景,幽静的环境,快乐的读书生活,给作者带来无限的乐趣。这种可喜与下文的可悲之事,形成鲜明的对比。
六、 作业:背诵课文1、2节
 第二课时
一、 检查背诵
二、 研习课文三、四、五、六节
三、 指导自渎课文、思考作者记叙了几件事?
明确:
 忆分家
(投影) 多可悲 忆母亲
忆祖母 
忆妻子
1、 研习可悲之事之一
投影:
    庭中通南北为一 —— 院中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
    墙往往而是——墙到处都是
    东犬西吠——东西犬吠
    凡再变矣——共变了三次
    而母立于兹——这里
    明确:作者抓住哪几个富有特征的细节,写了旧式大家庭的四分五裂?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分家、加院墙、开小门、给大家庭带来混乱,带来衰落,这是一悲。
2、 可悲之事二
    明确以下字词:(投影)
    乳二世——名词用作动词
    室西连于中闺——室在西边与内室相连
    吾从板门外相为应答——相互一一应答
    思考:哪句话最感人?
    明确:“儿寒乎,欲食乎?” 作者幼年丧母,儿时往事已经记不清楚,借老奶妈之口,回忆母亲,真切感人。六个字,催人泪下,慈母口中语,句句见真情。指导学生认真体会和借鉴。
3、 可悲之事三
    明确以下字词(投影):
    大母过余——到来
    何竟日默默在此——整日
    比去——等到离开的时候
    明确:作者回忆祖母,仍以细节为主,写了三个动人的场面,先是一句话,既风趣,又爱怜,更隐含着夸奖;次写关门而去,喃喃自语,有忧虑,但更含希望,对孙子功名充满信心,自语没当孙子面讲,更见期望殷切,情真意切;接着写祖母持“象笏至”进一步显示了对小辈的期望和鼓励,平平常常的场面,平平常常的话语,平平常常的动作,就把祖母对孙子的疼爱、关心、期望和信心写得淋漓尽致。
4、 可悲之事四
    齐读4、5、6节
    明确以下字词:
    扃牖——关闭窗户
    凡——共
    来归——出嫁
    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明确:本部分主要是回忆妻子,同样是抓富于特征的日常生活琐事来写,写感情,可明写,也可暗写,如“珊珊可爱”“令人长号不自禁”,是明写,暗写如“某所,而母立于兹”,“亭亭如盖矣”,暗写耐人寻味,含而不露。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