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2020-02-17

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许多热带岛屿和其他一些陆地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境内地表复杂,使得这里生存的生物种类最多。
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原因,难以计数的生物已经灭绝,现存的500~1 000万种生物仅是过去曾经生活过的几十亿种中的少数幸存者。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被破坏,由此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弥补的。这不只是直接减少了人类可利用的生物资源,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一般认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础,生物等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保护不力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因此,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9.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物种的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
b.生物多样性是在漫长的演变进化中,由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在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群体的总称。
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答案 c
解析 “生物多样性”并不只是“生物群体”的总称,它还包括“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热条件、地形以及地理的隔离程度等因素,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b.地球上多数生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c.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
d.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
答案 a
解析 b项“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不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其中“各种自然原因”是关健;c项“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太绝对,合理利用并不会造成恶果;d项“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错误,原文为“给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此处窜改了文意。
11.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
b.《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定,将使现有的生物都得到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
c.由生物物种多样性分布不均的原因得知,沙漠和极地地区的生物物种比较贫乏。
d.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弥补物种的缺失。
答案 c
解析 a项无中生有,做的是不符合人类生存规律的猜想;b项“公约”签定只是战略宣言,只能“尽最大可能”维持、保护,而非“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d项中“当务之急”的内容应是“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语言运用(16分)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