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
2020-02-05b.文中“我”的做法的目的是和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开玩笑,看她被骗后的表现。
c.文章的主题是一方面批判知识分子的软弱无能,另一方面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和怜悯。
d.结尾一句具有点明中心,揭示沙皇俄国社会现实的作用。
e.对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性格的表现,主要采用神态和语言描写,突出她因多次被“抢劫”而习惯地去忍耐的软弱性格。
2、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一枚古金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法国老战士回到了他们的故乡。他们当中许多人都生活得蛮不错,弗朗科•雷勃因为中了毒气,健康状况不曾恢复,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很贫苦。弗朗科•雷勃自尊心向来很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每年,这些老战士要举行一次团聚。有一年,他们在朱古力•格兰汀家里聚会。格兰汀长得胖乎乎的,钱袋总是满满的。席间,他兴致勃勃地掏出枚古金币,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枚古币的年代、价值和来历,来客们坐在长桌上一一传着观赏,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客人们在欢宴中开怀畅饮,谈笑风生,话题从古金币转到别的上面去了。忽然格兰汀记起了金币,但是,这枚金币不翼而飞了。
众座哗然。指责的指责,否认的否认,最后,有人提出抄身的建议。大家深表赞同,只有雷勃反对。朋友们无不为之惊讶。
“你不同意抄身?”格兰汀问道。
雷勃涨红着脸说:“是的,我反对抄身。”
“你是否明白,拒绝抄身意味着什么?”金币的主人不客气地追问道。
“我没有偷金币,所以我不允许抄身。”雷勃回答。
尽管如此,抄身照样进行。人们一个个把袋口翻开,等着搜查。但始终不见金币出来,于是注意力又转移到雷勃身上。
“现在,你总不见得还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吧?”格兰汀问道。雷勃默不作声。主人气呼呼地走出房间,雷勃则在众目睽睽之下,狼狈地退了出去。
从此,雷勃的声誉一落千丈,人们有意避开他。雷勃更穷了。不久,他妻子也离开了人间。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格兰汀家的房子大修,一位工人在地板缝里发现了那枚光灿灿的金币。
真相既白,格兰汀感到十分内疚。于是,他急忙跑到雷勃那破旧的小屋,连声道歉。
“不过,老弟,你也太固执了,既然金币不在你身上,当时何必反对抄身呢?”格兰汀嗔怪道。
雷勃那呆滞的目光停落在格兰汀的脸上。“不,我那时确实是个贼啊!几个星期来,我们全家老少实在饿坏了,我不得不把餐桌上的食物偷偷地装进自己的口袋,一心想让我那可怜的妻子和孩子美美地吃上一顿啊。”
(1)从全文看,小说第一段文字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5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说第一段最后一句话说:“雷勃自尊心向来很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① 作者这样写是否和结尾所写相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说的结尾安排非常巧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雷勃是因为偷了食物而拒绝抄身的。
① 对此,前文已作了伏笔,请至少指出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