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教案

2020-01-26

    想编一部名家散文已有些年。追索起来,实非偶然。艺术鉴赏中的偏嗜固多,但最基本的原因之一则在鉴赏客体本身。--也许正是因为不少文学名家散文较为丰厚的文化蕴涵,以及字里行间时时显露出的睿智的思考,使我多年来对之情有独钟。编出好书可让读者在风晨雨夕,展卷在手,可广见识,可悦情怡性,别有其乐,与编那些寻常文字其趣自不可同日而语。
    前不久所编贾平凹写人散文选《朋友》即是一例。
    贾平凹是知名作家,出书百余部,屡获大奖。个人成就不仅于文,其书法绘画亦造诣很深,传媒多有评述。虽不少人也是对他文章之精髓知之甚少见其皮表,真正得其书后,研读数十遍而衷心感佩如中国台湾三毛者并不多。但平凹作品既超然高深,又通俗平易,故深得各类人士喜爱。
    贾平凹写人散文《朋友》(重庆出版社出版)虽是他众多作品之一端,但所选240余篇文章,集中了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各个时期的写人之作,其质不言而喻。其中:《祭父》、《喝酒》、《哭婶娘》、《读书示小妹十八岁生日书》、《我不是个好儿子》、《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等写亲人的文章和《(我的乡村生活)序》、《小记晓雷先生》、《(秦腔)后记》等不少是新近之作,不论篇幅长至数千,还是短为几百,作者对待生活及友情的思考和认识,内涵深厚,思想深邃,形象鲜活而鲜明,均表现出了作家感情深挚之特质。他之所写,或记乡情、说友人,或言书画、论作者、谈秦腔,大都是地道的中国文化。信笔所至,见解精当。文中对亲情、友情、世情的感叹,以清逸之语道出,不枯燥,不卖弄,一腔真情实感,读来别是一番震憾与感悟。他的学养档次已到那般高度,又能由博返约,常常点到即止,如《上帝的微笑》、《读书示小妹十八岁生日书》、《读张爱玲》等。不仅如此,读者还可从他对于书法艺术真知灼见的《释画》、《李杰民的书法》等文章中,得到意外的收益。
    从小生活在陕西农村的贾平凹,自有他带着传奇色彩的生活经历,他在艺术上也走着他自己的独特道路。
    贾平凹熟悉具有地方特点的普通人的生活,而且他吸收了秦地的厚重的文化,他的作品除了写实之外,内容和手法都奇幻诡异。但不论是写实的,或是倾向于浪漫的作品都体现出贾平凹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个有着自己丰富经历的作家,他对农村、农民及普通老百姓的经历和命运的关注,对下层人民有纯朴的真挚的感情,他对于淳厚的民风,表现出倾慕和赞美,以及对原始的爱情和自由的歌颂,体现了他现实主义描写的真实性特点,以及语言的民族特性风格。
    生活对每一个作家都是基础,都是创作的源泉,都是不可或缺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这个道理,从贾平凹身上也同样得到证实。贾平凹因为有其广泛而独特的生活准备,而这部分生活又是这样斑斓、瑰丽,因而使他成为一个吸引读者的作家。
    贾平凹虽为名作家,但并不避世离群。看到的和寻找的不仅是生活中和谐、欢娱、平静、轻快、迂徐、远离纷争的那一面,他在古城,那多少保持着远古的皇权和纯朴民风的遗存的土地上,找到了他的理想和寄托。在这方面,他在艺术上无疑达到令人惊异的诗意和真实,他像一座文化的碑林,而所有蕴涵,我们都能够在他的书中寻到答案。《朋友》这本书无疑是作者感情生活的最好诠释。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