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教案

2019-12-10

七.时代背景:
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党羽遍布天下。
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于魏阉而被免职。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蓼洲周公),同情周起元,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天启四年,魏阉借机指使死党苏州巡抚毛一鹭加罪周顺昌并逮捕了周顺昌。这一行为激起了苏州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崐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庭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就义。一年以后魏阉被皇帝贬往凤阳看陵,魏忠贤于途中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魏忠贤生祠一夜被捣毁。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重葬于魏生祠原址,并立了墓碑。
八.作业布置。
翻译课文1—4段。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翻译1-4段,掌握“之”“于”“而”“以”等虚词、“激”“止”“闻”等实词、倒装,判断,通假古今意等语法现象。理解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基本梳理了文章的内容,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归纳一下:
……
本文是一篇墓碑记,文章通过记叙五人与阉党斗争并最后献身的经过,赞扬了五人坚持正义,视死如归,英勇不屈的精神,阐述了“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
二.好,昨天我们说到记叙五人与阉党斗争并献身的经历主要集中在1—4段。
1.下面我们再听一边课文录音1—4段,感悟他们的这种杀身成仁的精神。
……
2.先请四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要求能脱离翻译本。
(1)五 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 逮, 激于义 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 之
(这) 五个人 是 在周蓼洲先生被逮捕的时候 被正义激发而死于这件事的。到现在,吴郡中的
贤 士大夫 请于当道 即 除 魏阉 废祠之址 以 葬 之; 且 立 石
贤明的士大夫向执政的人请示后,立即清理魏忠贤被废祠堂的地址来安葬他们的遗体 ;并且树立石碑
于 其 墓 之 门, 以 旌 其 所为。呜呼,亦 盛 矣哉!
在他们的坟墓之门前,用来表扬他们的行为。唉, 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
注意的词语:
盖:发语词 当:在……的时候 之,取独 而:连词,表结果 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
注意的句子:
五人者,盖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判断句:……者,……者也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被动句:于,被,表示被动
小结:这段交待为五人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2)夫五人之死,去 今之 墓 而 葬 焉,其为时止 十有一月 尔。 夫十有一月 之中,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修墓来埋葬他们, 那时间只有十一个月罢了。 这十一个月之中,
凡 富贵 之子, 慷慨 得志 之徒, 其 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 足 道 者,
所有富贵人家的人,意气昂扬踌躇满志这类人,他们因为生病而死,死而埋没不值得去说的人,
亦 已 众矣, 况 草野之无 闻 者 欤? 独 五人之 皦皦, 何 也?
也已经太多了,何况乡间的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人能名声显赫,为人挂念,这是为什么呢?
注意的词语:
墓:名作动,筑墓 而:表顺承 止:通“只” 有:通“又” 徒:这类人  疾病:名作动,生病  不足道:不值得称道  之:①结构助词,的②取独 皦皦:通“皎皎”,这里指名声显要,被人记挂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