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苦难(学案)

2019-11-12

三  课文内容
1、自己或同位之间试着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
一段从社会悲剧谈起,指出人们经受社会悲剧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的独特之处。
二段介绍了人类遭受自然悲剧与遭受社会悲剧的不同,突出了人类在自然悲剧面前的毫无慰藉与孤独无助。
三段指出了人类在毫无慰藉的自然悲剧面前的坚强与勇气,强调了人类为维护最高尊严的勇敢。
四段苦难是令人绝望的,不应美化和炫耀。
五段苦难是可怕的,他并不像舞台上那样绘声绘色,而是在无声无息中毁灭了英雄,磨钝了心灵
六段人类的尊严是由软弱并承担苦难而显出的。
七段软弱并承担苦难才是生活中的大多数。
八段苦难并不一定能使人崇高,但会形成心灵暗流。
2、归纳总结这篇文章的主题
本文作者谈了自己对苦难的认识,对传统的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的传统观点进行了质疑,指出了人类在苦难面前的孤立无助,赞美了软弱的人在苦难面前的伟大尊严。
     课内探究学案(答案)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课文节选了八段文字,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在自然悲剧面前,我们注定失败,但我们咬牙坚持,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第二部分(第4—7段)应该认清苦难的消极性,不用浮夸的言辞美化苦难,遮蔽苦难的真实面貌。
第三部分(第8段)作者否定了世俗对苦难英雄的错误期待,指出苦难英雄也只是我们芸芸众生的一员,对苦难的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常常不为人知,也无法言说。
探究二:人生苦短,风云难测,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直面苦难》中作者对苦难阐发了几个观点?
①面对自然苦难,我们应以最真实的勇气挺立而不倒下,以此维护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②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
③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
探究三:《直面苦难》的主旨是?
人在自然悲剧面前,应该坚强挺住,维护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这种坚强是战胜软弱而挺起的坚强,但不要一味地美化苦难,它也有        作用。

三  重点探究
 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又有何不同?请大家从三个方面着手思考。
           对待的感受          原因                              结局
社会悲剧 精神优于恶势力     正义感支撑历史的公正 含笑受难        英雄
自然悲剧 无法自慰 感到卑微  没有灵魂的敌手 没有上帝 孤立无助     众生

总结:作者用 对比 的手法,突出了面对生活中平凡的苦难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无奈、失败。
四  反思总结
思考问题
①我们面对苦难时,应保持怎样的心态?(不美化苦难,不畏惧苦难)
②面对着自然悲剧,孤立无助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不能因此倒下,我们要维护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