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甲辰日,高祖在长乐宫逝世。
太史公说:“夏朝的政治忠厚。忠厚的弊病是使得百姓粗野少礼,所以殷朝代之以恭敬。恭敬的弊病的是使得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代之以礼仪。礼仪的弊病是使百姓不诚恳。所以要救治不诚恳的弊病,就没有什么比得上忠厚。由此看来,夏、殷、周三代开国君主的治国之道好象是循着圆圈转,终而复始。至于周朝到秦朝之间,其弊病可以说就在于过分讲究礼仪了。秦朝的政治不但没有改变这种弊病,反而使刑法更加残酷,难道不是很错误吗?所以汉朝的兴起,虽然承继了前朝政治的弊端却有所改变,使老百姓不至于倦怠,这是符合循环终始的天道了。汉以十月为岁首,诸侯在每年的十月进京朝见皇帝。规定车服制度,皇帝乘坐的车驾,用黄缎子做车盖的衬里,车前横木的左上方要插用旄牛尾或野鸡尾做的装饰。高祖葬在长陵。
选自《吕后出嫁》
本来,吕公一家是住在单父县,没有在刘邦生活的沛县,但是后来吕公家里面在单父县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有了仇人,为了避仇,吕公就带着他的全家,从单父县来到了沛县,投奔了当地一个县令,因为当地这个县令,是吕公的一个好朋友,刚来到的时候,就住在县令的家里面,住了一段时间以后,感觉沛县不错,他就把家定居在沛县了。
吕公刚到沛县县令家客居的时候,这在当时,成了县里一个大事情了,因为县令家里来了贵客,很多人都要凑个热闹,县令就举行了一个大型的酒宴,这个酒宴因为参加的是当地的官员,还有一些豪绅,来的人比较多,所以,酒宴就做了一个规定,当然喝酒不是白喝的,要拿钱的。
说拿钱,够一千的,到堂上喝,不到一千的在堂下喝。刘邦这个时候也来了,不过刘邦这个时候是个泗水亭长,所以,刘邦没有带一个子就来了,到这儿以后,他就报了一句话,说“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刘季是刘邦的原名,他原名就姓刘名季,就是他是家里排行比较靠后的,实际上,贺钱万这个数目是非常大的一个数字了,而实际上刘邦是一个钱没拿,当时负责在宴会上收钱的人,就是后来刘邦手下三杰之一的箫何,箫何负责收钱,刘邦就来了一个贺钱万,很明显,刘邦这是谎言。刘邦这一次来喝酒,之所以敢说谎话我觉得至少有两点他把握住了。
第一,刘邦这个时候虽然只做一个泗水亭长,官职很小,但是他对县里的这些官员,他从来不放在眼里,他认为他们是庸才,不行,不如自己。所以,他敢于公开撒谎;第二个,收钱的人是箫何,箫何和他的关系非同一般,本来箫何在县里的职位比他高,但是,箫何平时对刘邦特别照顾,刘邦未做亭长之前,箫何对刘邦就很照顾,做了亭长之后,对他就更加照顾了。比如说,刘邦作为亭长来说有一项职责,就是他需要押送一些服劳役的人到秦朝的都城咸阳去,这是一个苦差事,刘邦出远门的时候,县里的人都送一点钱给他,箫何比一般人,一般都要多送差不多一倍的钱给他,所以,因为是箫何在收这个钱,所以,刘邦尽管放心大胆地说谎,箫何肯定不会揭穿他这个底牌。当然,箫何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史记没有记载,我想大概有两点原因。一,箫何对刘邦的器重。这是一点原因,另一点原因,箫何对刘邦,也是一种安抚,因为像刘邦这种人,他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在官场中间,他也是那种很能折腾的人,所以他对他表示得格外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