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四首 教案
2019-08-17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水浑浊得不可饮用,因为壶里的水多半是含有泥土。壶浆:壶里的水。]
气候如此炎热,劳动强度如此大,渴,自然成为纤夫们最强烈的感觉。然而生活条件如何呢?渴极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水浊不可饮”啊!仅言“水浊”似不足引人注意,于是诗人用最有说服力的形象语言来表现:“壶浆半成土”,这哪是人喝的水呢。只说“不可饮”,言下之意是不可饮而饮之,控诉的力量尤为含蓄。纤夫生活条件恶劣岂止一端,而作者独取“水浊不可饮”的细节来表现,是因为这细节最具水上劳动生活的特征;不仅如此,水浊如泥浆,足见天热水浅,又交代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原因。
“云阳上征去”等六句写暑天拖船之苦。炎炎夏日,纤夫们逆水拖船,艰难地行走在两岸都是商贾云集的地方,对比之强烈令人震撼,拖船之苦况尤为触目惊心。热天最为难耐的便是口渴,而纤夫们只能就河中取水而饮,但河水混浊,一壶水中竟有半壶为泥土。通过这六句,读者似乎看到一群褴褛的纤夫,背牵着纤,喘着气,低着头,一步一步地行进在江边……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拖船的民工一唱起拉船的号子,心里就无限悲伤,泪如雨下。心摧:伤心、悲伤。摧,悲伤。]
这两句写纤夫的心境。但不是通过直接的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他们的歌声即拉船的号子来表现的。称其为“都护歌”,乃极言其声凄切哀怨,故口唱心悲,泪下如雨,这也照应了题目。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众多工人开采的又多又大的石头,即使耗尽人力,也无法将它们拖到江边。无由:指没有办法。江浒:长江边。]
“万人凿磐石”两句,场面更为让人惊心动魄,磐石大且多,即使有万人之力拖曳也难以达至江边。此句照应了“拖船一何苦”,极言行役之艰巨。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你看看这又多又大的石头,采不尽,运不完,给人民带来无穷的苦难,甚至千百年以后,人们都会为之悲痛不已!芒砀(dàng):芒山、砀山,在今安徽、江苏、山东三省的交界处。古时芒、砀山一带盛产文石(有纹理的石头)。一说芒砀是叠韵联绵字,形容石头粗重难移。掩泪:就是掩面而哭。泪,这里作动词用,当“哭泣”讲。]
“君看石芒砀”两句由眼前所见联想到更远的将来,石芒砀,是指石头又大又多。这样的石头采之不尽,输之不竭,而纤夫之苦足以感伤千古,没有尽头。
末四句却翻出更惊心的场面。“万人凿磐石”,结合首句“云阳上征”的诗意看,概指采太湖石由运河北运。云阳地近太湖,而太湖石多孔穴,为建筑园林之材料,唐人已珍视。船夫为官吏役使,得把这些开采难尽的石头运往上游。“无由达”而竟须达之,更把纤夫之苦推向极端。为造成惊心动魄的效果,作者更大书特书“磐石”之多之大,“石芒砀(广大貌)”三字形象的表明:这是采之不尽、输之难竭的,而纤夫之苦亦足以感伤千古矣。
越女词五首(其三)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在若耶溪遇见一群采莲姑娘,她们见有陌生的客人过来,便唱着渔歌,掉转船头躲避了。耶溪:即若耶溪在绍兴市南,传为西施浣纱之处。棹歌:摇着船,唱着歌。回: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