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19-07-11

一、 导入课题
二、 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2、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
三、赏析语言
  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四、作品评价
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引导: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段太尉逸事状
教学目的
一、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状”的知识
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教学重点、难点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二、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一、 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运用矛盾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及倒叙的写作技法;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一、 导入课题
二、 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课文是如何记叙段太尉的“逸事状”的?
    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作者通过三件逸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
2、思考讨论:本文的结构如何?是怎样把三件逸事串起来的?
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其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余音,充分展示了段秀实的刚勇个性。诣营陈辞是这则事件的高潮,叙写尤为详细,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收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人物的识见和气节仍光彩逼人。
4、思考:试归纳总结本文主题思想
讨论后明确:
本文记叙了段太尉一些优秀事迹,并没有抒情、议论,只是具体描写了段秀实的沉着、机智、不畏强暴、爱护人民这些优秀品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安史之乱”后那些拥兵自重的新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1、总结归纳本文的人物性格和写作技法;
2、讲解讨论《早晚练》上的作业。
一、人物性格分析
    研讨:课文写了段太尉的几件逸事?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
1.诛杀暴卒              刚正沉勇
2.代民偿租              仁慈宽厚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