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政道博士》教案

2019-07-10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访谈录,记者依次向李博士问了一些问题,都是什么内容的?依次列出。

1、(1-4)用孙悟空的故事类比说明人类对科学的真理的了解还相差很远。

2、(5-6)评价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

3、(7-8)回忆与毛主席谈论“对称就是平衡”问题时的情形。

4、(9-10)评价“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计划”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

5、(11-13)谈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以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6、(14-15)谈自己获诺贝尔奖的最重要的因素。

7、(16-17)谈自己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8、(18-23)谈本土科学家何时能获诺贝尔奖问题。

三、问题探究: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小组同学相互讨论.

1、李政道博士如何评价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

2、李政道博士怎样评价“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计划”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

3、李政道博士如何看待他获奖的最重要的因素?

4、李博士对“本土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回答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5、通过李博士的回忆,你认为毛主席和他的观点有不一致之处的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1:创新要建立在坚实根基之上,创新不光要大胆,还要具备分析的能力。

问题2:李博士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两个人才数字,举了一个人才特例,从而说明这一计划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

问题3:他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但他肯定自己做这方面工作有才能,且要得到很好的培养,有好的研究环境,自己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也就否认了是“幸运”。

问题4: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和李博士有三问三答,李博士通过萨拉姆的事例和自己自身经历,说明科学家国籍不重要,获得诺贝尔奖不是目的,实质是说明科学无国界、科学本身是目的。

问题5:毛主席是政治家、革命家,它所涉及的领域和经历都不同于李博士,毛主席自己也说他一生经历的都是动荡,认为动是重要的。而且他年轻时念科学的时间不多,所以两个人的观点有不统一之处,这是必然的。

问题6:李政道所讲的孙悟空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是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故事说明了:我们所了解的科学知识还很少,就像孙悟空对于”七十二般变化”这种本领的认知与拥有一样,真正的科学真理恰似无边的佛法,还有很多很多是我们所尚未了解的.说理方法是:比喻说理法.

问题7:仔细阅读李政道博士的“答”语,你能体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么?

李政道博士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有谦逊、创新、平和、博而专、勤勉、坦然面对功利、为科学献身的素质。

四.小结全文:

这篇访谈录向人们介绍了李博士对中国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及其在物理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展现了李博士虚怀若谷的人性魅力和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李博士的谈话,使人们认识到作为科学家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并解答了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普遍的几个疑问,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使人们对于科学、科学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参照本单元的《访谈的技巧》,看看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提问方式?如果让你继续采访,你想问什么?如何问?

作者主要采用直问的方式。采访还有趣问、推问、旁问、追问等方式。若继续发问,可根据自己最想向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大师询问什么问题,大胆发问。也可问一些业余爱好、身体锻炼情况等以休闲为主的简短问题。要懂得根据访谈主题的需要,结合访谈时的语境,灵活运用多种访谈方式。

五、作业.

教师节快要到了,请你运用人物通讯的写法,采访自己身边的一位优秀教师,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人物通讯。要学习运用适当的多种表现手法。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