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鲁人教版高二)

2019-07-01

语文: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古代诗歌散文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李凭箜篌引

年级

高二语文a层次

学期

下期

学段

第2学段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总结写音乐的手法,感受音乐美

过程与方法:诵读、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诵读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教学

重 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

难点

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学以致用

教学

思路虽是语文a层次的学生,因是据一次成绩划分的班级,语文素养相差很大。本课描写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手法,对于a层次绝大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快速进入文本。重视学生原汁原味的品味过程,使学生曲径寻幽,逐步深入。避免揠苗助长,专家的诵读,优秀学生的诵读,放在后面,并引导学生评论。为调动所有学生,读写结合,采用不同探索文本模式,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

主要

教学

方法

诵读法: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循序渐进地逐步品味,重在学生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发现,在一遍遍品味中,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逐步提高

读写结合:通过写把思路显性化,尽可能调动所有的学生。

教学

资源

1.剪辑央视cctv10《李凭箜篌引》的朗诵。

2.剪辑《青藏高原》的第二节。

3.ppt

教学过程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高山流水,知音无限”是大家很熟悉的典故,下面请同学读典故,其他同学思考:钟子期是用怎样的手法来描述音乐的。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音乐的作品?它们又用了怎样手法?(ppt展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想),钟子期必得(了解)之。  

(学生展示成果时教师板书)                                              

1.学生读典故,其他学生思考

2.同桌间交流思考的成果,然后学生展示成果

1.导入自然,引发学生的兴趣

2.引出本课的主要话题——写音乐的手法

3.为学习新课奠定广阔的知识背景,让学生便于知识迁移,很快地进入作品。

二、

整体感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初读全诗,掌握字词句含义,据题目,找出直接写“李凭弹箜篌”这件事的句子。并找出两个过渡句(关键句)

 

成果展示:“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直接写事件,其他都是描写音乐。“中国”指长安,“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与之照应;“紫皇”既可指“皇帝,也可指”天帝天神“,下文”女娲补天神妪瘦蛟吴质寒兔“与之照应。

(ppt展示)

2.想想前四句正常的语序是什么?李贺为什么这么安排?

要点:突出强大的音乐效果,先声夺人,天地之间一片静寂,唯有音乐在其中飘荡。抓住”吴丝蜀桐空山“凝云”等意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