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花序 进贡 移植 吹嘘
d.气侯 渣滓 绚丽 褐色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 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
b.醴酪(甜酒) 日啖(品尝)
c.密移造化出深山(自然、天然 ) 绛囊(深红色)
d.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二次) 浑圆(全、满)
4、名句填空
①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惠州一绝》 苏轼
②长安回望绣成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③你还能默写出关于荔枝的其他诗句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本研习
1、整体感知
(1)课文结构顺序图如下:
第一部分:(1节)
第二部分:(2-11节)荔枝的生态(说明荔枝本身)
果实外部形态(2-5)
2节:果___,龟裂片、片峰(粗糙)
3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实内部组织(6-11)
6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节:贮藏,______________(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
9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1节:果花,花期、花___、花___、花___、花____
第三部分:(12-15) 荔枝的生产 (说明荔枝问题)
12节: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节:果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节:移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节:产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结构图,作者介绍荔枝采用了那些说明顺序?为什么采用这些说明顺序?使用这些说明顺序有何作用?体现了本文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探究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周密、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请学生讨论合作完成。
(1)科学性
①语言细密精确(限定范围、修饰程度、说明条件、比喻形状)
如:“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不能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语言的周密上,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
②确数、约数的运用,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例子事实确凿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术语依据科学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性
①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细读课文请找出,并说明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