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课文解读

2019-05-18

    话中单表万历二十年间,日本国关白作乱,侵犯朝鲜。朝鲜国王上表告急,天朝发兵泛海往救。有户部官奏准:目今兵兴之际,粮饷未充,暂开纳粟入监〔明清两代未进学(经考试进学称生员,俗称秀才)者,可捐资入国子监,称“捐监生”,但一般未必入监读书。明制,有了监生资格就可以参加乡试考举人,亦可以援例做小官。纳粟,系袭沿古代名称〕之例。原来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学生。自开了这例,两京太学生,各添至千人之外。内中有一人,姓李名甲,字干先,浙江绍兴府人氏。父亲李布政(明代分全国为十三布政使司,所辖区即十三省,各设左、右布政使,掌全省民政)所生三儿,惟甲居长。自幼读书在庠(古代乡学名),未得登科,援例入于北雍(雍,“辟雍”之简词。辟雍,古代天子所立大学名。明初建都南京,设国子监,迁都北京后,南京的国子监称南雍,北京的国子监称北雍)。因在京坐监(在国子监读书),与同乡柳遇春监生同游教坊司(明代设立的专管乐妓的官署)院内,与一个名姬相遇。那姬姓杜名媺,排行第十,院中都称为杜十娘,生得:
    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即卓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侍姬樊素善歌,白居易诗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句)。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作者冯梦龙在文章开头第一段便把杜十娘的“艳”“娇”,以及不俗的相貌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这样的一个美人胚子,使读者顿生仰慕之情,可却“误落风尘花柳中”,又让人喟叹不已。文章在刻画杜十娘的形象时运用的诗句描写,是十分合理和必要的。首先,使读者能在自己心中定下全文的一个基调,对人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这种深度刻画也为后面的情节描写作了很好的铺垫,真可谓一举两得。]
    却说李公子,与十娘一双两好,情投意合。十娘因见鸨儿(又称老鸨,妓院的老板娘)贪财无义,久有从良(妓女隶属乐籍,脱籍嫁人叫“从良”)之志;又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向他。奈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虽则如此,两下情好愈密,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各无他志。真个:
    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又更高。”李甲与杜十娘确实情投意合,真心相爱。“恩无底”“义重如山”的确也体现了这一对真心爱人的情意。但在羡慕这似海情深的同时,读者此时又会对小说以下的情节捏一把汗,可千万别出什么忿子来把这一对佳人分开才是。]
    再说杜妈妈,女儿被李公子占住,别的富家巨室,闻名上门,求一见而不可得。初时李公子撒漫用钱,大差大使,妈妈胁肩谄笑,奉承不暇。日往月来,不觉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手不应心,妈妈也就怠慢了。老布政在家闻知儿子嫖院,几遍写字来唤他回去。他迷恋十娘颜色,终日延捱。后来闻知老爷在家发怒,越不敢回。古人云:“以利相交者,利尽而疏。”那杜十娘与李公子真情相好,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妈妈也几遍教女儿打发李甲出院,见女儿不统口(理睬,答应),又几遍将言语触突李公子,要激怒他起身。公子性本温克,词气愈和。妈妈没奈何,日逐只将十娘叱骂道:“我们行户(此处指乐户行)人家,吃客穿客,前门送旧,后门迎新,门庭闹如火,钱帛堆成垛。自从那李甲在此,混账一年有余,莫说新客,连旧主顾都断了。分明接了个钟馗(传说唐玄宗梦为众鬼所因,有一大鬼来捉小鬼而啖之,自称前身为终南进士,名钟馗,应举因貌丑不第而触阶死。玄宗因命吴道子画其像,后世民间亦贴钟馗像,以其为驱鬼之神)老,连小鬼也没得上门。弄得老娘一家人家,有气无烟,成什么模样!”杜十娘被骂,耐性不住,便回答道:“那李公子不是空手上门的,也曾费过大钱来。”妈妈道:“彼一时,此一时,你只教他今日费些小钱儿,把与老娘办些柴米,养你两口也好。别人家养的女儿便是摇钱树,千生万活,偏我家晦气,养了个退财白虎(星宿名。《协纪辨方书》引《人元秘枢经》:“白虎者,岁中凶神也。”旧俗以白虎为主倒运的恶煞),开了大门七件事(俗称柴、米、油、盐、酱、醋、茶为开门七件事),般般都在老身心上。到替你这小贱人白白养着穷汉,教我衣食从何处来?你对那穷汉说:有本事出几两银子与我,到得你跟了他去,我别讨个丫头过活却不好?”十娘道:“妈妈,这话是真是假?”妈妈晓得李甲囊无一钱,衣衫都典尽了,料他没处设法。便应道:“老娘从不说谎,当真哩。”十娘道:“娘,你要他许多银子?”妈妈道:“若是别人,千把银子也讨了。可怜那穷汉出不起,只要他三百两,我自去讨一个粉头(妓女)代替。只一件,须是三日内交付与我,左手交银,右手交人。若三日没有银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脚踝骨),打那光棍出去,那时莫怪老身!”十娘道:“公子虽在客边乏钞,谅三百金还措办得来。只是三日忒近,限他十日便好。”妈妈想道:“这穷汉一双赤手,便限他一百日,他那里来银子?没有银子,便铁皮包脸,料也无颜上门。那时重整家风,媺儿也没得话讲。”答应道:“看你面,便宽到十日。第十日没有银子,不干老娘之事。”十娘道:“若十日内无银,料他也无颜再见了。只怕有了三百两银子,妈妈又翻悔起来。”妈妈道:“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佛教徒的一种斋戒,每月持斋十天,以求功德),怎敢说谎?不信时与你拍掌为定。若翻悔时,做猪做狗!”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