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分层教学教案

2019-05-12

         表达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批判。
    (3)总结:作者把景、情、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歌颂瓦尔登湖,歌颂大自然,表达生活态度,对人性、人的合理生存的思考,表达对工业文明的厌批判。
四、问题探究
    徐迟《〈瓦尔登湖〉译序》一文中说:“(它)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作者在文中表达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批判。你怎样评价这篇“静静”的文章中所蕴涵的一颗现代人“不平静”的心?这样一部远离人间烟火的作品,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而经久的魅力?
参考资料:
    《瓦尔登湖》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是当代西方被广泛阅读的经典散文作品之一。
    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被当作纯洁、高尚、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能像瓦尔登湖一样的贤者少之又少。
    进入工业文明后,人的本性被压抑、扭曲,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当人返回大自然时,仿佛回到人类的原始状态,能发现人的最初的本性。但这种发现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各不相同,由于社会的熏陶感染、改造影响,有些人较多地失去人类可贵的本性,有些人则较多地保存了这种本性。
    梭罗的这本书近年在西方世界更获得重视。严重污染使人们又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澄净的清新空气。梭罗能从食物、住宅、衣服和燃料这些生活之必需出发,以经济作为本书的开篇,他崇尚实践,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五、教学反思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