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分层教学教案

2019-05-12

    2、讨论问题:
(1)梭罗在文中具体写了哪些景物(生物)?这些景物(生物)有什么样的特点?那些动词可以体现出鲈鱼的特征?(这些问题试图让学生通过寻找景物,从而熟悉全文的内容——c组)
 让学生熟读课文第1—4自然段,在“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的湖景”(第1—3自然段)和“十一月中的一个下午”的湖景(第4自然段)中分别找出作者对景物(生物)的细腻描写的句子,明确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生物),并指出这些景物(生物)的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多媒体显示):

“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的湖景”:
①远观全景:“它象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
②近观小景:“这像是玻璃的溶液,已经冷却,但是还没有凝结,而其中连少数尘垢也还是纯洁而美丽的,像玻璃中的细眼”。(比喻)
小生命的自由欢快的活动:
燕子低空汆水
掠水虫带水生长
鸭子整理羽毛
鱼儿在空中画出圆弧线
鱼儿捉虫子
水蝎在水面滑行……
水的波痕
水的旋涡等。
“十一月中的一个下午”的湖景:
小鲈鱼的嬉戏场面
环境:
    湖面——“出奇地平静”,“反映出了四周小山的十一月的阴暗颜色”
    湖水——“这样透明、似乎无底”
鲈鱼:
    数量——“成亿万”
    身长——五英寸或三英寸   
    身色——是“华丽的铜色”       
    动作——是“盘旋、飞翔”,有时“跳跃得比以前高,半条鱼身已跳出水面”
    精彩语句鉴赏
    ① “我好象坐了轻气球而漂浮在空中,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在盘旋、飞翔,仿佛他们成了一群飞鸟,就在我所处的高度下,或做或有地飞绕;它们的鳍,像帆一样,饱满地张挂着。”
    ② “有时候那被它们激荡的水波,好像有一阵微风吹过,或者像有一阵温和的小雨点落下。”
    ③ “它们惊慌起来,突然尾巴横扫,激起水花,好像有人用一根毛刷般的树鞭挞了水波,立刻他们都躲到深水底下去了。”
    ——有声有色,形象感非常强。
    总结:作者在这几个自然段里总体介绍瓦尔登湖及其特点,描写瓦尔登湖湖水美丽多变的色彩,描写瓦尔登湖湖水的清澈洁净,通过对湖中小生命的描绘,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文中又是怎样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对瓦尔登湖的热爱之情的?(这些问题试图让学生寻找出夹在景物描写中的抒情句子,从而让学生掌握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b组)
    让学生熟读课文第1—4自然段,找出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多媒体显示):

在写景的同时抒发情感:
    “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比喻)
    在写到“梭鱼或银鱼在捕捉一个虫子”时感慨道:“真是神奇,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却可以这么精巧地显现。”(欣喜、喜悦)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