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教案2

2019-05-09

      1、结合注释了解作泽及写作背景
      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3、问题研讨
      寓哀情于哀景是本诗一大特点。说说诗人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提示一:诗人遭贬后的心情如何?
      提示二: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4、归纳小结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纷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把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三、课后作业
      背诵本诗,预习新课

第二课时
      一、学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 解放注释了解作泽及背景。
      2、 指导阅读、感悟体会。
      3、 译释诗句,了解大意。
      (1)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互相译释诗句,圈点疑问。
      (2)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3)、翻译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4、 讨论交流。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明确:(1)、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