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
2019-04-14深秋狩猎图(场景三)
小地主生活图(场景四)
5、主题探究:“安东诺夫卡苹果”仅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吗?
“安东诺夫卡苹果”仅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吗?
那象征着什么呢?象征着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表现了什么主题:“安东诺夫卡苹果”是全文的灵魂,整篇小说都笼罩在“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馥郁甜香中,作者用回忆的口吻,将我们徐徐带入那个已经逝去的田园梦境中。在对昔日美好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这是一首旧时代的挽歌,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将感情包裹于事易时移的几幅对比鲜明的图画中,以艺术的美感来感染读者。
6、蒲宁作品中的风景描写
•蒲宁作品中的风景描写向来为文学界称道。比起图画,这篇小说更像电影,因为作者在描绘每一幅俄罗斯风情画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仅有色彩、光影,还有声音、气味,令人身临其境。《安东诺夫卡苹果》仿佛一部令人心醉神迷的俄罗斯田园风景记录影片,由一幕幕细腻的工笔画连缀而成,欢娱与感伤的情绪成为整个“电影”的配乐,令小说充满了诗意的氛围。
7、第一部分中主要从哪两个侧面来写果园丰收图景的?
(1)、果园清晨图。(2)、果园日暮图。
8、概括这部分景色描写所体现出的特点。
(1)视觉、嗅觉、听觉的结合
(2)概括性描写与细节描写(工笔)的结合
(3)渲染气氛,表达感情
举例:a、“果园清晨图(初)
•视觉的印象: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稀稀落落的大果园、槭树的林荫道。
•嗅觉的印象: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的芬芳。
•听觉的印象:“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概括性描写)
b、果园日暮图(初)
•视觉的印象:满高考资源网斗、沉沉夜色;
•嗅觉的印象:清新空气中的焦油味;
•听觉印象:叽叽嘎嘎远去的车声。
细节:雇工吃苹果,果园主非但不阻止他,反而还劝他吃:“吃吧,吃个饱,——不吃才傻呢!哪个割蜜的不吃几口蜂蜜。”在丰年里,人们自然乐善好施,尽情与人分享丰收的喜悦。这饱含情味的一笔,透出田园生活中的人情之美。
c、果园清晨图(细)
•背景:大窝棚。“树木后面不时地闪过鲜红的衣裙”,这为绿色的果园色调中增添了些许鲜活的色彩。
•前景:人物。在“小家碧玉”和“公子哥儿”的群像中,“村长年轻的妻子”成为了作者重点描绘的主角。作者用细腻的工笔描绘了她的外貌、穿着,简直是栩栩如生,如见其人。
•用果园主议论她的话来点出她内在的品质:“这小娘们儿可会理财呢”“像这样精明强干的女人现在难得见到了”,这样由外而内地把一个典型俄罗斯农村主妇的形象推到了我们面前。几个次要人物则在画面的另一边构成一幅买卖图,点出苹果丰收的主题。(详细描写)
d、果园日暮图(细)
•浓墨渲染夜幕图画。
•作者用嗅觉和听觉来着色:袭人的“寒气”“新麦的麦秸和麦糠的香气”“樱桃枝冒出的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之中,“村里的人语声和大门的吱扭声听起来分外清晰”。
•果园里的“篝火”成了这一幕的主角,蒲宁写人影投映在苹果树上的情形逼真又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