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教案

2019-03-08

[馨香] 课文中指香气、香味。
3、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本文属于抒情散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听完《青春舞曲》虽然欢快,但是唱出对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再来感受一下席幕蓉的关于青春太仓促的诗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起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这是一首能引发共鸣的席幕蓉的《青春》与本文的情感有所贴进,也能引发学生对青春的思考。为课文的理解作好铺垫。
初步感知课文
思考文章标题为“草莓”,文章中写了不同时节的草莓,分别有着怎么样的不同含义?
写到了夏(六月)和秋(九)两季的草莓。六月的草莓代表着青春的妙龄,而秋季的草莓代表着生命的成熟。这是一种类比的手法,有利展开文章的主旨升华。
从标题展开去,由浅入深,体会到文章借草莓这一物象来表达深意的意图。
深入课文
体会:既然是用不同时节的草莓来类比人生的不同生命状态,为什么前面三节都在写夏季和秋季的景色,是不是与主旨相悖,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分别找出作者描写六月和九月的句子,并进行对比。
六月:夏的芬芳
九月:过一天,两天夏就会消失
景物的比较只是要突出,变化只是人们在不知不觉的。
作用:一方面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借此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体物作者由景及物的写作手法,并从中体会这种写作手法对中心的表达作用。
品味语言,体会联想的作用
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通过联想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通过品味作者引发联想的语句,懂得作者寄予的思索,来探求文章的主旨。

作者体会到了的对生命的思考,感悟到青春不再的感怀,作者的感情抒发是不是消极的呢?
但作者并不是消极地感伤,而是感到了岁月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虽然时间飞逝,“深刻改变了我们的心性和容颜却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感情。表现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剥夺的是什么,增添的是什么?从现实中找出例子来说明岁月的剥夺与增添
秋尽时,季节的斗转剥夺了枫树的苍翠,却增添了满眼的枫叶如丹。
时光的列车,凋谢了居里夫人那美丽的容貌,却增添了那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方面是对文章句子的深入理解,一方面学以致用,能够结合自已的体会而谈。
联想训练(一)
联想有关珍惜时间的经典语句
若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萧伯纳

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展开联想,能够丰富对课文进一步地解读。更能让学五明白青春易逝,应好好珍惜的道理。
联想训练
(二)
回忆有关托物言志的作品培养从普通生活中发现美,感悟哲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