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2018-11-178—10节: 。
11—12 节
四、反复读课文,筛选出文中的文言知识点并质疑
五、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课后思考:
a、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具体表现在哪?
b、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d、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
e、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
f、出使结果如何?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齐备。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 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归纳整理本文的语言现象,进一步进行考点知识梳理。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可与不: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
⑶拜书送于庭:
⑷如有司案图: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
2、解释下列多义词
而君幸于赵王
则幸得脱矣
大王亦幸赦臣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今事有急,幸来告良: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荆请罪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秦贪,负其强 :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