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

2018-05-17




第三课时

一、 导入:

《长亭送别》,有人说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 ,以其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二、认真欣赏文章的语言文字,说说这位“美人”美在什么地方。

1、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2、教师归纳总结:

情景交融美

意境和谐美

人物真情美

语言精湛美

以《端正好》和《一煞》为例,先请学生有感情地美读。

分析:找出文中的意象仔细揣摩,“碧云天”、“黄花地”、“西风”、“北雁”、“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等。这些意象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清秋送别图,奠定了全文淡雅凄凉的意境,与莺莺的离情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整体的和谐情境。(可联系有关的诗句和情境来使学生入境,例如《送别》、《雁南飞》等。)

全文又可分成四幅画面:长亭途中、长亭离筵、曲终人散、张生远去。把莺莺的离愁别绪放在这四幅画面中,作境殊情异的描写,又创造出了局部的情景交融之美。

细节描写烘托出了人物的真情之美。例如:

口里——泥土酒食、玉醅似水

心中——心内成灰、烦恼填胸

眼前——险化作石、泪添河溢

身上——松了金钏、减了玉肌

语言精湛之美。



(1) 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心理。(比喻、夸张、用典、排比、对偶等,结合文本来具体分析)

(2) 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化用古诗词句入文,善于炼字;多用儿化韵,雅俗共赏,朗朗上口。

后人评价关汉卿和王实甫的语言风格时,各用到一个词:本色和文采。

三、布置作业: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作改写,散文和诗歌都可以,要求展现出自己的文采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