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 》教案

2018-01-30

……
推崇周礼
“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教师归纳:
钱穆先生:“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
4.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那么春秋末期的礼乐崩坏右哪些例子?
……
(1)。(大夫)八佾舞于庭
(2)。觚不觚
归纳: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
四.小结
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是为仁”的主张,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认为周礼最传统的礼乐思想。
对当前礼乐崩坏的现状表示了深切的关注和不满。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1.昨天我们学习了《论语》选修的第二专题:克己复礼。集体朗读第1-5章
2.提问:
(1)孔子在首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
克己复礼为仁
(2)孔子要恢复的是什么礼? 
……
周礼
(3)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要恢复周礼的?请具体说明。
……
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下提出的,具体例子:(季氏)八佾舞于庭;觚不觚。
二.翻译6-10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现实中提出了要恢复周礼的主张,那么周礼到底有哪些内涵?请看后面6-10章。
1.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六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有道:政治清明          自……出:由……发出命令       希:通“稀”,少
盖:大概                陪臣:重臣,隔了一层的臣子     执国命:掌握国家的命运
庶人:老百姓            不议:不非议朝政(指政治清明了)
朗读这一章。孔子认为礼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
天下有道。
2.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七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奚:哪一个,什么。疑问代词                             先:把……放在前面,先做。
正名:纠正名分(与礼乐制度向违背的各种名分)
奚其正:正名干什么?其,语气助词,表反问               阙如:空缺,保持沉默。
中:适当                   错:通“措”,放置           名(之):给名分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