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小序,说说这个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文章结构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1)邀见歌女
(2)弹奏名曲
(3)闻者陶醉
歌女倾诉身世苦
(1)少年欢乐
(2)老年沦落
(3)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3.诗歌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用课文原话作答)
……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小结
第二教时
主要内容:
1.复习回顾。
2.理解作者多角度塑造“琵琶女”形象的方法,体会形象的意义。
3.欣赏诗人描写身音变化的写法,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体会白居易贬谪郁闷的情感。
一.复习回顾。
1.昨天我们学习了白居易的 文章,白居易是 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诗歌主要叙述了 和 两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可以用课文原话回答是:______________。
2.读准下面加点词,注意写法
贾人 gǔ 贬谪 zhé 荻花 dí 捻熟 niǎn 阑干 lán
呕哑 ōuyā 沼哳 zhāozhā
3.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左迁:降职。 委身:托身。古代指女子出嫁。
因为长句:创作,wéi 信手:随手。
颜色故:容颜老去。故,衰老。
等闲度:随随便便打发时光。等闲,轻易,随便。
阑干:纵横的样子。
二.再听一遍课文朗读,分析作者塑造“琵琶女”的方法,理解形象的意义。
……
1. 说说作者怎样塑造“琵琶女”的形象的。
……
(1) 渲染悲惨的出场环境,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举杯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 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神态动作,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3) 具体描摹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
(4) 运用琵琶女前后境遇的对比,
这样,一个琵琶女的形象就鲜活地跃然纸上。
这是一个曾经名噪京都、青春欢笑、色艺双绝、红极一时的长安歌妓。
这是一个老大沦落、年老色衰、 “独守空船”, 飘泊江湖的天涯沦落人。
这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形象,她有一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
2.作者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