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的音乐

2017-05-20

(2)词语积累
剔除:把不合适的去掉。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迄今:到现在为止。 湮没:埋没。
造访:拜访。
2.研读课文,理清脉络,把握住文章说明的内容以及所用的说明方法。
(1)读课文,小组讨论,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节):引出说明对象——“音乐”,生活中需要音乐。
第二部分(2—13节):列举和•描写动物世界的一些“音乐”。
第三部分(14—16节):解释动物“音乐”产生的过程。
(2)跳读课文,文中“这个世界的音乐”指的是怎样的一些声音?它们是否都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

【明确】①“这个世界的音乐”指的是动物发出的持续不断的、有规则结合的、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用于彼此交流的信息。如:昆虫的节奏、鸟鸣中上下起伏的急奏,鲸鱼之歌、猩猩的胸脯、白蚁的头、石首鱼的鳔发出的定音鼓节奏。

②从作者的说明看来,这些声音,具有一定的具体的意义,只是我们还没有掌握了解罢了。如“白蚁有时用上颚的颤动来发出一种很响的、高音的咔嗒声,10米之外都能听见。费这么大的力气来制造这样一个音符,其中一定有紧急的意义,至少对发音者是这样。”
(3)讨论:依据作者的观点,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创作音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是人的内心表达的需要。

②是一种最古老的记忆,是一支舞曲总谱,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的物质转化成违反几率的、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的过程。也就是重复再现过去的记忆。
(4)指出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明确】①说明方法

a.举例子。如用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头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的例子来说明动物的声音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他信号之下。
b.列数字。如“北美的野云雀能熟练运用360个音符,它把这些音符排成三到六个一组的乐句,谱出50种类型的歌曲。
c.引用。引用莫罗维茨以热力学的语言提出见解,来说明“音乐”的形成过程。
d.分类别。(略)。
②说明顺序
a.由简单到复杂。由白蚁到鸟类以及其他音乐演奏家。
b.由表象描述列举到理性的分析。
3。品读下面这段文字,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有些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小节的中间部分戛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它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有时它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这是一种沉思的、若泣若诉的音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1)请学生朗读。
(2)请学生交流本节文字的语言特点。
[明确]
拟人化的描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生动形象,亲切感人,揣测性的语言描述出一幅美景,把读者引入其境,让人体会出画眉的人情味。这段语言文学色彩极浓,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和文学性。
总结扩展

【总结】这篇科普说明文,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动物世界的“音乐”,动物发出的种种声音往往具有一定的具体意义,同时也指出这种“音乐”是过去什么事的有规则、有节奏的再现过程的记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