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

2017-05-13

【基础知识积累】
1.字音
头抢地(qiāng) 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pù)鞭 (chuí) 圜墙(yuán) 占卜(bǔ) 囹圄(wǔ)槛(jiàn) 缧绁(léi)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2.通假字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磨)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抵)
思垂空文以自见(见=现)
网罗天下放矢旧闻(矢=佚)
则补偿前辱之责(责=债)
3.古今异义
意气勤勤恳恳(意气:心意,情意//意志和气概)
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孤立:孤单无助//不相互联系)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妻子:妻子和儿女//丈夫的配偶)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常:不平常//副词“很”)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发愤:发泄愤懑//决心努力)
下流多谤议(下流:指处于卑贱的地位//卑鄙龌龊)
恨私心有所不尽(私心:自己的志愿//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4.词类活用
①曩者辱赐书(辱:使动用法,使……受到耻辱)
②请略陈固陋(固陋:形容词做名词,固塞鄙陋的意见)
③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表:名词做动词,显露,留传)
5.一词多义
①虽 仆虽怯懦(虽然)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即使)
②而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表转折)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表修饰)
退而论书策(表承接)
③以 思垂空文以自见(表目的连词,来)
欲以究天人之际(介词,用)
仆以口语遭此祸(介词,因为)
④就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动词就义)
草创未就(动词,完成)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动词,承受)
⑤道 不得通其道(名词,主张,思想)
然此可为智者道(动词,说)
伐无道,诛暴秦(名词,道义,道理)
6.文言句式
①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于:表被动,被动句)
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拘:被拘禁)
③厄//放逐//膑脚//修列//迁蜀//囚秦(表被动,被动句)
④囚秦(囚于秦:省略句)
⑤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被动句,为……所)
⑥教以慎于接物(于:在。介词结构的状语后置,于接物慎,在与人交往的方面要谨慎)
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之于”)
【文言文对译】 

合作探究篇
【课文内容透析】
1.脉络梳理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身遭极辱,不能胜任。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
③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
2.主旨感悟
本文是了解司马迁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作者借给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感情复杂,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
3.写法点击
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宝库,其精神营养价值之大,令其他文体望尘莫及。在这些散文之中,以情感人,催人泪下,具有强大感染力的首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这是一篇用血泪写成的至情之文,一字一滴泪,一句一滴血,句句慷慨激越,段段唏嘘欲绝,它是被侮辱被损害者的血泪控诉,是不屈不挠者对黑暗社会声讨的檄文,是伟大的民族精英在身残处秽中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宣言。
⑴本文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当然与司马迁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一个“情”字。
这个“情”不是痴男怨女的恋情,但比男女恋情更加凄婉;这个情不是侍父养母孝敬之情,但比孝敬之情还要纯真;这个情也不是忠君效国之情,却比忠君效国更加高尚。这个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是人类最神圣最具有代表性的生命之情。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