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2017-05-05

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说:“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鲁侍萍看着周朴园说:“大概是的。”
“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嗯。”
周朴园看待萍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不知道,老爷。”
“你是新来的下人?”
“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你的女儿?”
“四凤/是我的女儿。”
“那/你走错屋子了。”
哦。——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指窗问:“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待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尽可能少读出人名和舞台说明语言。重音、语言节奏可以随老师个人理解灵活掌握。)
七 请一个学生概述第一场的内容。
概述要点提示:(屏幕显示)
(1)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2)周朴园和鲁侍萍在周公馆的客厅偶然相遇。
(3)周朴园看到待萍以为她是“新来的下人”,但是看到她关窗户的动作非常自然,又忽然觉得她很奇怪。
(4)周朴园从侍萍的口音和她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情况,回忆三十年前在周公馆发生的一桩罪恶事情。
(5)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悲惨遭遇:三十年前在周公馆做仆人,被周公馆的少爷玩弄,生下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又被周少爷抛弃。侍萍怀抱孩子,在年三十夜里投河而死。后又被人救活,一个单身人,无亲无靠,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为了她自己的孩子,嫁过两次人。
(6)周朴园认出了面前站着的这个“下人”就是当年投河未死的侍萍。他立刻转变了先前的态度,严厉地追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并且冷冷地说:“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但是,为了避免事态的发展,周朴园拿出了他骗人的伎俩:一面继续用虚伪的感情欺骗、软化传萍;一面妄图用金钱堵住侍萍的嘴,了却三十年前的这笔旧账。最后提出“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7)鲁侍萍撕了支票,只要求见见自己的儿子——萍儿。
小结:课文第一场戏,又可概括为四部分:(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周朴园向鲁侍萍问起三十年前无锡发生的一件事。
第二部分:周朴园以为当年的侍萍已经投河死了,但是仍然念念不忘,并打算为她修坟。
第三部分:侍萍没有死,命很苦,周朴园对侍萍的命运却无动于衷。
第四部分:侍萍就在周朴园面前,周朴园冷酷、自私、虚伪的阶级本性充分地暴露出来。
本场戏主要是通过周朴园和鲁侍萍对三十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一件事和一个人的对话,展开情节,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性格的。分析人物就要抓住这些对话,深入思考人物语言的含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2 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3 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4 剧中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过程:
一 讲读课文第一场戏。
1 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