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过程与方法:

1.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2.     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3.     通过创设情境,初步体验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不同景象。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与方法:

1.    借助图画独立阅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2.    先从整体感知画面,然后按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整体到局部等方式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能力。

教学手段:

1.通过自学、小组合作,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朗读课文。

学习课型:识字

学习重点: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引发想像:教师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启发学生闭目想像。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两段录音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教师板题。
二、自学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丰富识字经验。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3、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如:开火车读、摘果子等。或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
4、小组读课,互相正音,评价。
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细读
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如:“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3、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