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准确把握人物精神 教案
2.在《贝多芬百年祭》里,萧伯纳把贝多芬和莫扎特作了怎样的对比?原因是什么?
答案:萧伯纳把贝多芬和莫扎特作了这样的对比:一个是穿散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另一个则是穿紧腿裤的宫廷侍从。在他们之间隔着一场法国大革命,划分开了18世纪和19世纪。“如同每一个真正激进共和主义者都具有的,贝多芬身上的清教徒性格使他反对莫扎特。”
萧伯纳认为,贝多芬对莫扎特有“一种出于道德原因的恐怖”。“莫扎特在他的音乐中给贵族中的浪子唐璜加上了一圈迷人的圣光,然后像一个天生的戏剧家那样运用道德的灵活性又回过来给莎拉斯特罗(《魔笛》中一个代表真理与光明的人物)加上了神人的光辉……贝多芬不是戏剧家;赋予道德以灵活性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可厌恶的玩世不恭。”
3.雨果对乔治•桑无比崇敬的实质是什么?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答案:实质是对一种女性独立精神的认可、宣扬与赞赏。雨果悼念她是号召人们继承她的思想,继续沿着她的道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