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学案导学教学设计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1.导语的使用是为了引入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究竟是什么样的文章能有如此威力,让人落泪。激发其阅读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课下注释,工具书,学案等疏通文本,扫清文字障碍。

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诵读中扫清文本障碍,落实文言基础知识。利用学案中的提示,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养成文言文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体味情感。检测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进行写作训练自主导学辅助提示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们梳理思路,启发对“情与理”的深入思考,能在适当的辅助下,独立完成文本的深入学习。附:                            《陈情表》学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文言知识,体会作者的苦情、亲情、忠情。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语言特色3、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解“孝”的含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本文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教学方法:1、诵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点拨:通过教师点拨使文言知识加以落实3、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课前小提示1、作者,李密,一名      字      ,      代,    家2、释题:(1)出处:                                         (2)“陈情表”中的“陈”为         的意思,“情”为        的意思,“表”为                                     ,又称       ,例如《出师表》。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