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 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要求
1. 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
2. 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3. 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4. 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
发展要求
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这就是这篇课文学习的内容。
二. 字词归纳
1. 通假字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孙通逊
女奚不曰 女通汝
知者不惑 知通智
2. 词类活用
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作动词
不义而富且贵 义: 名词作动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乐:意动用法
耻恶衣恶食者 耻: 意动用法
3. 文言句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状语后置句
何以文为? 宾语前置句
贤哉,回也! 主谓倒装
未足与(之)议也 省略句
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 省略句
4. 一词多义
道
志于道,据于德 (正 道)
夫子之道也 ( 说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