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故事发展到此,刘邦、项羽的矛盾似乎都消除了,而且项羽还请刘邦喝起了酒。两大军事集团真的没有矛盾了吗?
生17:有矛盾,项羽虽然被刘邦的软话、恭维话给迷惑了,大将军范增却很清醒,他一心要杀了刘邦。
师: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生1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师:“目”什么意思?
生17:本义是眼睛,这里用作动词,以目示意。
师:也就是使眼色,范增又是使眼色,又是举起玉玦,他要告诉项羽什么?
生17:这是他们事前约好的,是在请求项羽下令杀了刘邦。
师:项羽答应了吗?
生17:没有。
师:课文怎么说?
生17:项王默然不应。
师:是项羽和老师一样是近视眼,没看见吗?(生笑)
生17:不是。
师:你怎么知道不是近视眼?
生17:“应”是反应的意思,如果没看到,就谈不上反应了。
师:项羽为什么没有反应?是当初就不想杀刘邦吗?
生17:不是,当初他想要杀刘邦,现在不想杀了。
师:为什么改变主意了?
生17:人家刘邦都主动道歉了,抬手不打笑脸人,再说是在自己的大营里,杀了刘邦会让天下人瞧不起。
师:分析的有道理。项羽现在不想杀刘邦了,范增也改变主意了吗?
生17:没有,他还要杀刘邦。
师:他怎么做的?
生17:他让项庄舞剑,趁机刺杀刘邦。
师:有一个成语,说的就是这件事。
生1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师:项庄刺杀成功了吗?
生17:没有?
师:怎么回事?
生17: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师:“翼”什么意思?
生17:本义是鸟的翅膀,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蔽”,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师:“蔽”什么意思?
生17:保护。
师:项伯为什么要保护刘邦?
生17:他得了人家的好处。
师:这一段老师还有一个问题,鸿门宴上几个人的座位的尊卑顺序是怎样的?你从座位中能看出什么?
生17:“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师:讲得很准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7:课前我查过资料。
师: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除了要学会思考,还要学会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从座位的顺序,你能看出什么?
生17:项羽君臣很傲慢。
师:项羽傲慢可以理解,范增作为臣子却坐在刘邦的上首就有点不合礼仪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17:想羞辱刘邦君臣,激怒他们,好找借口杀了刘邦。
师:刘邦对位次提出抗议了吗?
生17:没有吧?书上没有写。
师:结合前面的文字,推测一下。提示一下,刘邦当时是南路军统帅,项羽是北路军统帅。
生17:刘邦作为地位相同的一军统帅,能委曲求全到项羽军中登门谢罪,自然不会在意这细小的礼节。即使心里在意,他也不会提出来,自找麻烦。
师:鸿门宴上杀机重重,杀气腾腾,刘邦君臣就甘心坐以待毙吗?
生18:张良让樊哙进帐救刘邦。
师:项羽的士兵让他进去吗?
生18:当然不让。
师:课文怎么说?
生18: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