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诶,俞导,你是否有话,需要向在座的两位同学解释一下了呢?
生哦,呵呵,我在此声明,我不是说你们心胸狭窄或是没有主见,我只是觉得你们的形象跟我剧中的人物很像,觉得你们能够出色地演好这个角色。(王彬和潘磊两位同学脸上露出了笑容)演员宣布完毕。
师刚才你的某个决定好象引起了好多争议,让我们一起听一下其他同学的意见。
(好多同学举起了手)贾本立。
生我觉得刚才俞俊让李潮演王小亮,不大好。俞俊说王小亮是个相当邋遢的小男孩,我找了一下课文,文中没有哪里提到王小亮是个邋遢的孩子。
师允许我制片人说几句吗?
生好的
师文中的王小亮虽然生活在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中,但是他是不是就成为了一个心理不健全的孩子了呢?
生没有,相反我认为他个很善良,很懂事的男孩。你看,他还把糖果分给大家吃。
师那么你认为由谁出演比较好呢?
生我觉得应该让董朦麒来演。他看上去要活泼可爱地多。
师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生(好多同学都在摇头)
师大家更同意哪位导演的意见呢?
生董朦麒(全班只听到同一个喊声)
师俞导,你服不服这个修改?
生服。
师那好,我们这套演员班子就这样定下来了。接下来,咱们有请徐编剧为我们说一下剧情。
生全篇小说以“糖”为线索,从送“糖”,到分“糖”,再到埋“糖”,最后是挖“糖”。
师不知在座的其他编剧是否同意他以上设置的四个环节?
生我不同意最后一个环节,我认为应该是尝糖。
生我觉得挖糖和尝糖都是可以的,但是课题既然是甜甜的泥土,那我认为尝糖要来得好些。
师我制片人个人认为刚才他的观点非常有道理,大家认为呢?
生我们也同意他的说法。
师徐编剧,请你继续给大家说一下剧情。
生在送糖那个部分,主要情节是中午的时候,王小亮的生母在校门口等他儿子放学,但是却没有等到,只好托门卫的老头去帮她把那包糖送给王小亮。
在分糖那个部分,主要情节是王小亮兴高采烈地把糖分给同学、老师吃。
在埋糖那个部分,主要情节是王小亮不敢带糖回家,偷偷把糖埋在了回家的路边,然后才回家。晚上,他梦见了妈妈。在这个部分中,还要插一个后妈在爸爸耳边挑唆爸爸打王小亮的情节。
在尝糖那个部分,主要情节是第二天,王小亮早早地去挖昨天埋在那里的糖,却发现糖融化了,于是他抠起泥土放进嘴里,笑了。
师那么,请你再把你认为设计得最好的特写向大家说说。听清楚了,我不要你都说,只要说你自认为最经典的一个。
生我认为妈妈在校门口等王小亮时的神态可以作个特写。把她的脸放到最大,然后半边脸上挂着一滴泪珠。
师这样一个特写还需要加些什么吗?大家一起帮她参谋一下。
生我们组讨论的时候认为头发也要处理一下,应该有点乱,还应该加点白发在中间。
生我觉得脸上应该多一点皱纹,眉头应该皱紧了。
师大家设想的那张脸如果再加一个呆滞的目光那就更好了。除了这个以外,下面的编剧,还有好的特写吗?
生有,我在王小亮回家时也设置了一个特写,他因为怕回家,所以在他进家门时的表情也可以设置一个特写。
师这个特写设置在脸部是否很好呢?有没有比这更好的想法?我倒是有了一个想法,但是想先听听你们的想法。
生(一阵沉默过后)我觉得把特写设置在脚上比设置在脸上好,正好能把那种想迈进门槛又不敢进的犹豫的样子表现出来。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跟我的设想是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改以后,这个特写就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了。谢谢徐编剧的发言,接下来有请潘场景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也请你说出一个你设计地最为经典的场景,请想好了再说。
生(思考一会)我自认为设计得最好的一个场景是王小亮家的厨房,我觉得那里面应该有一个比较旧的煤气台,旁边有个水缸,还有一个放碗的橱,在房间的一个角落还应放一个米缸,房间里的灯光应该是有些暗的,地面是土质的。
师能向大家说说你这样设置场景的原因吗?
生因为王小亮在家里是个苦孩子,他要在厨房干很多家务,所以这个厨房如果设计的简陋一些,更能让观众同情王小亮。
师那么这个厨房的色调是怎样的呢?
生黑黑的,墙上油油的。
师对,这样就更好了。谢谢潘场景师。
最后,有请王音乐师为咱们的电影润色一下。
生在电影刚开始,一群孩子上学时,应突出车子的铃声和孩子们的笑声。
在妈妈打听小亮的情况时,配上插曲《小羊叫妈妈》。
在小亮拿到糖时,突出王小亮和同学们的笑声。
在王小亮把糖发给同学们和老师时,播放《摇篮曲》。
在王小亮回家时心理很矛盾的情况下,配上爸爸拿皮鞭打他的声音。
在王小亮把糖藏好时,播放《只要妈妈露笑脸》。
在糖化了的时候,单纯的放小亮的哭声。
在尝到甜泥土时,播放插曲《妈妈之歌》。
在小亮睡觉时,播放《睡吧,小宝贝》
我讲完了。
师大家对他的挑选,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在王小亮把糖发给同学们和老师时,播放《摇篮曲》不大好,因为那是比较开心的场面。
师我也认为这里不大妥,建议你修改一下。谢谢你为本剧配乐。
最后让我们欢送着四位剧组的功臣。(四位同学回到座位上)
师最后,作为制片人,我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咱们的这部片子是反映母爱主题的,别人都说这个主题过于老套,还有人说“写后妈冷酷”的主题是司空见惯的,那么咱们这部片子拍好投放市场之后,是否能够卖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