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左右手的作用、左右同桌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左右。
学情分析: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左右两个方位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苹果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学习内容:
左右
学习目标: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学习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学习难点:
“左右”的相对性。
学习准备:
课件,水果卡片
学习过程:
一、认识左右——谜语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这里有一个谜语,等谜语说完了大家一起说出答案好不好?
生:手
师:真聪明,答对的举手,你刚刚举的是哪只手?
生:左手/右手
师:除了左手和右手,你们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生:左腿右腿,左肩右肩,左脚右......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板书课题:左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游戏激趣,区分左右
1、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
生:左手拿碗,右手写字......
师:观察真仔细。
2、猜一猜
师:说说你的好朋友左边是谁?右边是谁?让大家猜猜你的朋友他是谁。
生:我的好朋友左边是......右边是...... 生:他的朋友是......
3、摆一摆
师:先摆一个苹果,苹果的右边摆一个桃子,苹果的左边摆一个葡萄。
(请一个同学上讲台摆)
3、做一做
师:全体起立,凳子放到桌子下面,我们一起做《左右操》
三、走进生活,运用左右
1。师: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2。生活中的交通标志
四、实题演练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看到同学们有所收获,老师也非常开心。
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左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是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是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我们用哪只手写字?请你举手。(右手)
2、把你左边的耳朵给我看。(同学们的头向右转)再让我看看你右边的耳朵。(同学们的头向左转)
3、用大家的右手摸摸左耳,再用左手摸摸右耳。
4、用大家的左腿抬起来,用大家的右腿跺一下地。
5、用大家的左手摸左腿,右手摸右腿。
6、同桌相互握手(用右手握对方的右手)
二、感知身边的左右。
1、左边的同学举左手,右边的同学举右手。
2、请你说说你的左边都有谁?你的右边都有谁?
3、请10个同学排成一排,请问:从左边数小华排第几?他又排第几?小华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三、摆一摆
1、让学生按一定顺序把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摆好。
2、让学生从左数看橡皮是第几个?
3、让学生从右数看橡皮是第几个?
4、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5、交换一下位置,再让学生说说橡皮的位置。
四、找一找
电脑显示:这里有7、8、9、三户人家,小明的家在左边,请大家找一找,几号是小明的家?
五、做一做
1、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下面。
2、把尺子放在娄学书的左边。
3、把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六、走一走
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按“靠右手”上楼梯,一个小组按“靠右手”下楼梯,然后让两个小组交换体验。
七、练一练教材67页第4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2、能确定的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自己语言表达。
3、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会确定左右位置关系,空间观念培养,位置相对性。
教学设计思路:
感知自身的左和右,借助文具的摆放,使学生会确定物体左右的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物品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内容
课前导入:游戏:前后、上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你经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用“我用左手干……,我用右手干……”的句式练习表达。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二、自主探究
感知群体
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在全班小朋友中,你能找出第一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是谁?右边又是谁?快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同桌合作,感知群体中的左和右。
说一说,摆一摆:请你像书上的小朋友一样按顺序摆好学习用具。学生动手操作,边说边摆,进一步感悟物体的左和右。
三、进一步探究,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呢?
教师举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学生根据教师设疑,展开讨论。
全班交流。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师生共同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四、实践应用
巩固掌握: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幅图,请你看看小女孩是靠哪边走的,小男孩是靠哪边走的?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观察(第61页第3题)看图判断左右。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同学们各持已见,到底是在哪一边呢?我们亲自来试一度。(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上下楼活动)女同学上楼,男同学下楼,然后交换上下楼。
五、教师小结: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有秩序的走,这样才能减少意外。
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学设计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一)活动一:认识汉字.
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
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
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
(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动四:找位置.
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
1.看见什么了?
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
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
(五)活动五:找同学家.
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1.出示图片:找朋友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一)活动一:讨论.
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
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4.怎么办?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
(二)活动二:帮一帮.
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
(三)活动三:上下楼梯.
1.出示图片:少年宫
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
2.展开讨论.
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
(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
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
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
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体会相对性。
2、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空间概念。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探究案
一、自学释疑
结合身边的实物,找到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左右?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右手
同学们我们发言时,举的是那只手,请你举起来。这只手就是右手。
探究点二、做动作记右手,
根据老师的指令,来左动作。
(1)用你的右手轻轻拍一下桌子。
(2)伸出你的右手与相邻的两个同学握握手。
(3)模仿老师行队礼。
探究点三、认识左手
同学们我们发言时,举的是那只手,这只手就是右手。另一只手就是左手,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
伸出你的左手与相邻的两个同学握握手。
探究点四、区分左右手
(1)想一想,平时我们用右手做什么?
(2)想一想,平时我们用左手做什么?
(3)再说一说,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
(4)跟老师说儿歌: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出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探究点五、区分左右面
(1)听口令做动作: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怕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2)找邻居:坐在你左边的邻居是谁?和他握握手。坐在你右边的邻居是谁?和他招招手。
(3)整理书桌:请把铅笔盒摆在书桌的上面。数学书放在书桌的左面。
(4)小游戏:请大家起立,站到书桌的右侧。
(5)按要求摆一摆:香蕉摆在西瓜的右边。菠萝摆在西瓜的左边。桃子摆在香蕉的右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左右,通常我们回答问题时举起来的手,是我们的右手,这一方向就是我们的右方。另一只手的方向就是我们的左方。
放学后请仔细观察,看看哪些地方还能见到它?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随堂检测
1、按要求,说一说。
(1)蚂蚁怎么走才能到南瓜处。
(2)蚂蚁怎么走才能吃到苹果。
(3)你能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来回答吗?
2、说一说下面的物品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3、指一指,他们应该靠哪边行走呢?
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2、能力目标:能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情感目标: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左、右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自己的身体部位相联系:左手和右手,写字的那只手是右手。在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左右位置的相对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
上课前请同学们帮老师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中了。猜对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这只手是哪只手?那么另外一只手又是哪只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同学们学习左右。(板书:左右)同学们,这两个字长得挺像吧,那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分清这两个字呢?(课件出示左、右)陈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办法。左公公爱做工,右婆婆爱动口。好记吧!
二、探究知识
1、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师:对我们来说,手的功劳可大了!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平时我们经常用右手写字,吃饭时拿筷子,老师提问时用右手举手……用左手压住本子,吃饭时拿碗……)
师:是的,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配合起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在我们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呢?
(学生回答: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左腿右腿,……)
小结:与右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右面,与左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左面。
小游戏:我是机器人。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我知道同学们很喜欢做游戏。
我老师奖给大家做一个游戏。不过,做游戏时一定要认真听,同时还要考考你的动手能力喔!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2、探究左右位置与顺序。
(1)、(课件演示:摆放文具。)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弄清了咱们自己身体上的左右。但是小明和小红在课桌上摆好了文具,想考考咱们班同学观察物体位置的能力,同学们敢不敢迎接他们的挑战!
小结:观察物体在左还是在右,要以观察者的左右为标准。在观察者的左手边就是左边,在观察者的右手边就是右边。
(2)师: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说说自己的位置。
三、解决中运用,体验生活。
师:平时,老师要求大家,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你看这些小朋友遵守规则了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学生发言,意见不统一。
体验:同桌左边的同学排成一列上楼,右边的同学排成一列下楼。
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上楼的同学的右边在这一边,下楼的同学的右边和上楼的同学的右边是反的,在这一边。所以平时上下楼时就不会相撞,就不会发生危险。
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些上下楼梯的小朋友,他们遵守规则了吗?
师小结:如果我们面对面,你的左边就会对着我的右边,你的右边就会对着我的左边。
(体验握手感受相对性)
师:握手是一种礼节,通常用右手,请个同学来和老师示范一下。
师:不仅是上下楼梯,我们的车辆也是这样,靠右行驶,我们走路也应该走马路右边……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左右,今天你学得开心吗?你有收获吗?
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景中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经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左右
1、认识左右手:
教师:开学到现在已经半个学期了,何老师觉得你们写字越来越漂亮了,你们做一个写字的姿势给何老师看看。哇!姿势真好看!你们握笔的是哪个手?(右手)
请同学们举右手。
另一个手是哪个手?(左手)
请同学们举左手
【设计意图:用学生最熟悉的学习情境--握笔写字引出新知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为以下的课堂学习酝酿了良好的情绪。】
2、借助左右手认识左边、右边
(1)教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它们配合起来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与左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左边(板书:左),与右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右边(板书:右)。
(2)教师示范伸出左手、右手。
(3)教师说左右,学生伸出相应的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平常握笔写字的手是右手,另一只手是左手。将“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联系,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身体的左右,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
二、通过游戏、动手操作等加深认识左右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闯关游戏,有信心过关吗?
1、第一关:听口令做动作
(1)教师口令,全班学生做动作。
口令:摸你的左耳、摸你的右眼……
(2)教师口令,小组内一起做动作。
(3)教师口令,请个别学生做动作。
2、第二关:介绍邻居
请学生说说: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然后请个别学生介绍。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这一特点,设计了这两个活动,可以使学生心情愉快,且使得学生在玩中巩固所学的知识、让玩的过程成为一个体验学习过程。】
3、第三关:摆一摆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卡片,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摆放。
请个别学生在黑板上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活动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4、第四关:完成练习卡上的练习
学生拿出课前所发的练习卡,老师读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进行集体评讲。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独立完成练习题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生活中的左右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出现左右,例如:
1、上下楼梯靠右走。
2、敬队礼时用右手。
【设计意图:把所学的知识联系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