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学会7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解题。
请一位同学读课题。
板书:小公鸡和小鸭子
(1)从课题上看,这课书讲的谁和谁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对待小公鸡)
二、初读课文,看图,了解大意,读准字音,能读成句。(读2遍课文)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几幅图?(4个自然段,2幅图)
师述:同学们结合看图,一段一段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生字的音。
三、结合看图,分段阅读。
1、读第1自然段。
这段讲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2、读第2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黑板)①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做什么?怎么样?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看看图上画的小公鸡和小鸭子,她们长得什么地方不同?(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这段讲了什么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小虫)
3、读第3自然段,(自读2遍)。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黑板)
①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②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什么了?他说了几句话,什么意思?
③小公鸡怎样做?
(2)读读小鸭子讲的话,说说他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①小鸭子要到河里去为小公鸡捉鱼吃,②他不让小公鸡下水)
(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用来拨水,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鱼)
(4)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小鱼?
4、读第4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二幅图。指名读,大家思考问题:
undefinedundefined
①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②小鸭子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背上)
③讲讲这几个词语怎样表现出小鸭子是奋力抢救小公鸡的?
④指名读,大家思考,小公鸡说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A感谢小鸭子;B承认错误)
5、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根据板书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学会6个生字。
1、他,tā,拼读音节,读词语:他们。
(1)识记字形,自学后讨论发言。
(2)指导书写。
①看准位置:左边亻,右边也
②教师写范字,学生仿写字头。
2、河,hé,拼读音节,读词语:河水。
(1)识记字形,自学讨论发言。(河,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组成“河”。一共8笔。河水的“河”)
(2)指导书写。
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②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口”压竖中线上下压横中线。
③教师示范,学生仿写,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
3、哥,gē,拼读音节,读词语:哥哥。
(1)识记字形:自学,同桌互相讨论。(用熟字去偏旁,改笔画方法记字形,去掉“河”字三点水,把竖钩改成竖,是“哥”字的上半部,下半部去掉三点水)
(2)指导书写。上下各一半,第六笔大横压横中线。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字头。
4、再学习“说、也、地、听。
三、巩固练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虫子、正在、哥哥、河边、后面、草地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2
一、教学目标:1.通过偏旁识字、字理识字等方法,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及部首“提土旁”和“足字旁”。
2. 会写“也、他、地”3个带有“也”字的生字和“河、说、听、哥”4个带有“口”字生字,初步掌握左窄右宽的生字书写。
3. 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在对比朗读中体会词语的生动形象。
二、教学设计:
板块一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 直接导入。
2. 齐读课题,了解课文是讲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故事。
3. 听读课文,随文正音。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随文正音前鼻音“信、跟、喊、身”、后鼻音“行”、翘舌音“捉、直、身”和平舌音“死”。
4. 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5. 认读圈好的生字
(1)“身”——利用身体部位做动作识记“喊、捉、跟”。
“喊”就是用口大声叫;“捉”就是用手抓紧;“跟”就是用脚跟相随。根据偏旁动动手、动动脚、动动口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字形,理解字义。“足字旁”,丿捺变成了竖提。
(2)学习生字“块”,正音kuài,-----“快”,新偏旁——“提土旁”。理解“一块儿”——“一同、一起”,并用词语造句。
(3)“直”,画一条直线,数数“直”有几横。
6.开火车检查生字。
板块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再读课文,梳理主要内容,标注好自然段序号。
(1)校对自然段,请四位学生起来分别朗读四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鸡和小鸭去哪些地方玩了呢?用笔圈出来。
2.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了。出示第1自然段,一起齐读。那他们一块儿倒了哪些地方呢?
(草地里、小河边、在水里)先来看看他们去草地里发生了什么?
3. 出示第2自然段,男女生赛读第2自然段。
(1)他们在干什么?——捉虫子
(2)小公鸡他是怎么捉虫子呢?心情怎么样?出示第2句话“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心情。
(3)小鸭子捉到虫子了吗?他的心情怎么样?出示第3句话“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指导朗读,着急的语气。
(4)为什么小公鸡可以捉到虫子,而小鸭子不行呢?
看插图,结合嘴巴的特点,想象他们捉虫子的情景。“吃得很欢”是因为小公鸡嘴巴尖尖的,能捉到虫子,可以尽情地吃,所以很开心很快乐。“急得直哭”是因为小鸭子嘴巴扁扁的,捉不到虫子,吃不到虫子,很着急伤心。——男女生分别再读句子
(5)联系生活体验,还可以说“吃得_________、急得_________”。
(6)举例积累:很冷很冷可以说“冷得发抖”;很痛很痛,可以说“痛得打滚”……以此来积累这样的词语。
(7)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小公鸡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公鸡?
填空:这是一只( )的小公鸡。
提示: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可以说这是一只乐于助人的小公鸡。
(8)齐读段2。
板块三观察分类,规范书写
1. 书写生字:他 地 也
(1)指导写好“也”,关注“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横折钩向右上方倾斜,竖弯钩的弯要长一点。
(2)比较观察“也、他、地”的不同点。引导学习写新偏旁“提土旁”。
提示:“提土旁”的“土”第三笔变竖提。课件展示书写过程,学生书空。注意“地、他”都是左窄右宽。
(3)学生描红书写。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二)学习按思考题读懂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12个我会认的生字,书写了4个我会写的生字。这会生字宝宝又要和同学们见面了,我们来玩一个“小鸭子学游泳”的游戏。开火车读生字。
(二)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扫清了字词障碍,读课文就更容易了。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
2.请两位同学分别来读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来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3.幻灯片出示: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同学读出了什么样的感觉?生:高兴,开心。除了高兴、开心欢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呢?生回答。
(三)分角色阅读第三自然段。
1.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了小河边,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老师和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老师读旁白,男生读小鸭子,女生读小公鸡。
2.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只读小鸭子和小公鸡说得话,老师读小鸭子的话,学生读小公鸡说得话。
3.咦!这只小公鸡,你不会游泳,为什么还要偷偷跟我下水呢?生回答。让我问问这些偷偷跟我下水的小公鸡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4.幻灯片出示: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跟在小丫子后面买也下了水。
谁能带上动作上讲台读一读这两句话,教师适当点拨,(读的轻轻的)
5.小公鸡下水会发生什么事呢?一起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出示: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谁能通过朗读读出它们的不同。教师点评。你们有没有发现句子加上修饰语,就像变魔术一样,变得不一样了。请你们给下面这句话加上修饰语。幻灯片出示:1、树叶落下来了。2、小朋友在做游戏。学生试说,教师点评。
6.你们能否给课题加一个修饰语,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对的好朋友。学生试说。教师板书:互帮互助。
7.生字宝宝又要和同学们见面了,出示“也”“他”“地”让学生说说他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教师示范,学生书写,教师展示书写优秀的作品。
(四)作业:把今天学习的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五)教学反思
本文成功之处:
1.教态是值得肯定的,提问题、和学生互动、与学生对话,等等,都很自然,笑容可掬。学生也表现出了真感情。
2.预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引导,也很成功。学生学得也很快乐。
3.课堂气氛很活跃,我采取了开头和结尾都动起来的形式。
不足之处:
1.写字教学时不要贪多,注意“也”在田字格的位置,把好的字展示出来,也可以把不好的字展示出来,带着学生纠正。
2.“欢”字不好理解,为了突破难点,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
3.的、地、得可以给学生渗透着讲讲他们的区别。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4
【教材分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童话,主要写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吃到了草地上的虫子,小鸭子又救了落水的小公鸡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懂得伙伴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篇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虽有点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要引导学生通过角色对话,读中想象,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不仅懂得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还能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从而受到启发,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2、识字,写字。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3、学生观察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字词:
Kuàir zhuō jí zhí yān sǐ tōu tōu de hū shēn
一块儿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 死 偷 偷 地 忽然 身边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 偷偷地” 中“地”读轻声;“身边” 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
①转盘游戏读生字。
②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 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认识部首。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评价。
⑤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河” :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书写要点:
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②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
“哥”,巧记:两个“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个“可”的钩去掉。书写要点: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读课文。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5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他们 河水 说话 也许 草地 听见 哥哥
2.导入新课。
(1)出示 谜语:
①尖嘴巴,花毛衣,爱吃小虫和大米,浑身上下毛茸茸,说起话来唧唧唧。
②走路扭达达,唱歌嘎嘎嘎,爱在水里游,捉鱼翘尾巴。
(2)揭示答案:
①小鸡。
②小鸭子。
(3)导入:通过这两个谜语,我们可以知道小鸡和小鸭有不同的外表和习性。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个由他们之间的不同所导致的故事。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1自然段。
朗读指导:“一块儿出去玩”要重读,强调他们是好朋友。
2.学习第2自然段。
(1)小公鸡在草地上做什么呢?
明确:捉虫子。
(2)他捉到了许多虫子,心情怎么样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他高兴极了。从“吃得很欢”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许多”“很欢”要重读,表现小公鸡会捉虫子,因为捉到的虫子多,所以非常高兴。
(4) 小鸭子也一起在捉虫子吗?
明确: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5)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
明确:因为小鸭子的嘴巴是扁的,小公鸡的嘴巴是尖的。而且鸭子的脚上有蹼,不能刨土,所以捉不到虫子。
(6)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
明确:着急。
(7)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要重读,突出小鸭子的着急。
(8)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明确:可能会说“谢谢你”。
3.学习 第3自然段。
(1)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明确:又来到河边。小鸭子为小公鸡捉鱼吃。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
明确:两句话。意思分别是:
①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
②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
(3)指导朗读小鸭子劝说小公鸡的话,要读出对小公鸡的关心和照顾。
(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
明确:鸭子有一身又密又厚的羽毛,整个体形就像一只小船,能稳稳 地浮在水面上。而且,鸭子的尾部有一个发达的尾脂(zhī)腺(xiàn),能分泌(mì)出油脂,鸭子用嘴将这些油脂涂满全身,这样水就不会浸(jìn)湿它们的羽毛了。另外,鸭子的腿也较短,并且非常靠后,脚上还有蹼(pǔ)相 连,就像两只小桨(jiǎnɡ)。凭借着这些优势,它们就可以自由地游来游去了。而鸡的脚上没有蹼,尾脂腺也不发达,如果进入水里,羽毛就会被水浸透,导致体重增加,时间一长,鸡就会沉入水底被淹死。
(5)理解句子“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你从“偷偷地”三个字中读出了什么?
明确: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偷偷地”写出了小公鸡不相信小鸭子的话,硬要下河去捉鱼。
②朗读指导:“偷偷地”要读得很轻,表现出小公鸡害怕被小鸭子听到的感觉。
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结果他溺水了。因为他不会游泳。
(2)“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句话说明了小公鸡下水的时候小鸭子根本不知道,他以为小公鸡在岸上等自己捉鱼给他吃。他没有想到小公鸡还是下水了。表明危险发生得很突然。
(3)听到小公鸡喊救命,小鸭子是怎么做的呢?
明确:小鸭子去奋力营救小公鸡。
(4)什么词说明小鸭子在奋力营救小公鸡?
明确:飞快。
(5)你从“飞快”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6)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
明确: 热心、乐于助人。
(7)想象:当小鸭子听到小公鸡对他说“鸭子哥哥,谢谢你”,会如何回答呢?
明确:公鸡弟弟,没关系。
(8)朗读 指导:“忽然” “飞快”要读得快些,突出情况很紧急、很危险,表现小鸭子游得很快,想快点儿去救小公鸡。最后小公鸡的话要读出对小鸭子的感激之情。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明确:捉虫子 捉不到虫子
(2)小鸭子到河里 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明确: 游泳 淹死 小鸭子
2.总结。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 ,并感受到了他们的美好品德。以后,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喔!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急”等13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他、河、说”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一猜。(出示课件)
板书:小公鸡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他们的不同点。(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出示朗读提示。(出示课件)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字词:(出示课件)
他们小河说话也是飞快地听见身边哥哥不信
一块儿捉虫子急得直哭不行淹死跟着忽然喊叫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身边”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3、趣味识字。(出示课件)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
①转盘游戏读生字。
②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地”,与“也”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认识部首“土”。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评价。
⑤选字填空,区分“也、他、地”。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3)教师依次范写“河、说、听、哥”,学生仿写。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出示课件)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小鸭子。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救了他。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也、他、地、河、哥、听、说”。
2、朗读课文。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7
教学目标
1.看懂每幅图,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抽读生字和词语卡片。
2.分段朗读课文。
二、看图了解每幅图的意思。
学生边对照插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三、分段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提问: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书中用了“一块儿”可以怎么说?(一同,一起)
2.学生自己读这段,对照第一幅图,(出示图)小公鸡和小鸭子长得什么地方不一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这段,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给予梳疑:
(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
(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2.电脑出示图,小学生借助图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动脑筋观察图画,认真思考。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3.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他们一个捉到虫子,一个捉不到虫子?板书:捉虫子
4.指导感情朗读。
(1)想想:“小鸭子急得直叫唤”应当以什么语气读?小公鸡捉到虫给小鸭吃,小公鸡是那么热情地帮助别人,应当怎么读?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5.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如:“小鸭子急得直叫唤”,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小公鸡吃的很欢”又应该怎样表演出来?还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当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时,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先让学生同桌练习表演,然后请小组进行表演。
(三)学习3、4、5段。
1.自己轻声读3-—5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梳疑为什么小鸭子能捉鱼?小公鸡不能下水捉鱼?
3.引导学生讨论,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指着图说一说原因(出示2、3、4幅图)板书:捉鱼。
4.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3、4、5段。
如: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会淹死的”指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5.请学生练习表演3、4、5段,通过动作表演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四)自己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了什么?先组内说一说,最后指名向大家汇报
(1)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会游泳。
(2)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教师小结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鸭子和小公鸡不同的习性,学到了它们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8
一、图片引入,复习字词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5——(引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常常一块儿出去玩。一样是黄乎乎的,站在一起,你还认得出他们谁是谁吗?(出图片)
3、你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的嘴尖尖的,小鸭子的嘴扁扁的。脚:小公鸡脚趾分开,没有脚蹼,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你真会观察!)
4、他们的特征小朋友们记得清清楚楚,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你也能记得那么牢吗?
二、复习生字词
草地 小河 一块儿
不行 不信 捉不到
忽然 淹死 喊救命
吃得很欢 急得直哭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草地和小河,分别是小公鸡和小鸭子最喜欢去的地方啦!这么好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2、那咱们一块儿去吧!瞧,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花儿也竞相开放,像这样美丽的景色,我们可以送他一个词——柳绿桃红,是呀,多美呀!你看,地上的小草也柔柔的,绿绿的。来到这片草地上,你最想做些什么?
3、你知道吗?小公鸡比你还要喜欢这片草地呢!快看看,小公鸡在草地上做什么呢?
4、谁来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演一演)。有了这小尖嘴儿,他捉虫子的本领可厉害着呢!在这儿,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心情怎么样?(高兴极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吃得很欢)指导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5、小鸭子也来了吗?他捉到虫子了吗?为什么捉不到?(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6、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多着急呀!都急哭了!)
7、小公鸡是怎么做的呢?
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是呀,多好的一对朋友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草地上捉虫子的故事!
8、读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公鸡呢?
填空:这是一只( )的小公鸡。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接着往下看,去小河边咯。谁来为我们读一读第3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也有任务,请你一边听一边想一想: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小河边又发生了什么事呢?(2)指名交流。(你不仅听得仔细,也很会动脑筋!)
(3)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两句话。两个意思: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
(4)哦,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可他却是捉鱼的高手呢!谁来做做这只小鸭子,读一读他说的第一句话。(能捉鱼给弟弟吃,这只鸭子哥哥很高兴呢! 去捉鱼看起来挺有意思呢!)
(5)听他这么说,小公鸡也想去,所以小公鸡说——引读“我也去。”
(6)小公鸡能不能去?小鸭子怎么劝他的?(演一演)
(7)是呀,小公鸡不会游泳,可千万别去!小公鸡听话了吗?你怎么知道?
(8)出示句子:
句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劝告也下了水,结果怎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
(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句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4)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飞快地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
(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
填空:小公鸡________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四、总结全文
小结板书:像小公鸡和小鸭子这样,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帮助我,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帮助你,这就叫互相帮助!这也是好朋友之前最珍贵的情谊。
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旁白。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读课文,看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
2.读课文,看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以课题引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师板书:18 小公图 和 小 鸭子图
学生读课题,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标画出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巩固字音。
5.做猜字游戏进一步巩固字音。
6.在掌握字音的基础上自己轻声朗读全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并标出自然段。
7.同桌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8.分段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生字
1.自己学习生字,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小组汇报,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都要发言。
吃:左右结构。组词:吃饭、小吃。说句子:小猫爱吃鱼。因为吃东西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提醒大家在书写时注意最后一笔要写正确。
叫:左右结构的字。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竖折、竖。组词:叫喊、叫人。因为“叫”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
弟:上下结构,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上面是倒八字头,下面是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在书写竖折折钩时要比上面部分宽一点,最后一笔撇要写得伸展一些。组词:弟弟、兄弟、弟子。
面: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 ,共9画。组词:上面、下面。面条。
正: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是 ,共5画。组词:正当、端正、正好。说句: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
身: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 。组词:身边、身上、身体。
4.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五、学生书写作业:
1.学生自己观察书中田格的生字。
2.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3.请学生说说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如:在书写“吃”字时,“口”字旁最后一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第一笔“撇”的`撇尖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要与左边“口”的“横折”的“横”高低一样。第3笔“乙”起笔在竖中线上,“横”不要太长,“折”要靠近竖中线。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弟、面、身”这几个字。
4.教师范写“弟、面、身”3个字。
5.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同桌同学互相评议并修改!
7.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表扬书写进步的学生。
8.巩固书写: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
9.完成课后练习3,连一连,写一写。
附:板书设计
18 小公鸡和小鸭子。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10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儿童小故事,课文通过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之后小鸭子又救助不会游泳的小公鸡的故事,告诉我们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读文识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
教材倡导“多认少写,随文识字”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上先让学生看图说、读句子识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头饰。
[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急、直”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吗?(记得)现在老师出两个问题考考大家,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1)谁在雪地里画了竹叶?(指名答)答对了,老师把那只会画竹叶的小鸡请到了教室里。看,(出示小公鸡图片)就是它,快来和它打个招呼。(贴到黑板上)(2)谁在雪地里画了枫叶?(指名答)对,老师把它也请到了教室里。(出示小鸭子图片)快来叫叫它的名字。(贴到黑板上)
2.看,老师在它们中间写一个字,你认识吗?(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课文的题目,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新授
1.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9页,自己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记住它,老师什么时候喊“停”,你再停下来。(生自由读)
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相信你一定把字音读准确了。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那我们就找四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眼睛看着书认真听,你们都是小评委。(指名读)
3.小评委进行评价
4.刚才听了他们四名同学读课文,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一定要认真听,听听老师怎样把课文中的小公鸡和小鸭子读活了。(师范读课文)
5.老师读完了,也请你评价一下。听了大家的评价,老师想,你们一定也能读得像老师一样好。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这次只读一遍就停下来。
6.看来大家都读完了。带着拼音的课文你会读了,没有拼音的句子你会读吗?请看大屏幕。(出示带有生字的长句子)
(1)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的很欢。
(2)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3)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4)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谁来读这几句话?(指名分句读)句子里划线的字你认识吗?它和别的字交了朋友你还认识吗?(用不同的方法适时认读生字)
7.这些句子你们读得真不错,下面的词语你会读吗?快和你的同桌一起读一读。(大屏幕出示词语)
8.指名领读、齐读。
9.看来你们可真厉害!有一个小女孩想请你们帮帮她。她想到楼上去玩,妈妈说只有读对了楼梯上的字,才能让她上去玩,你能帮帮她吗?(课件出示楼梯及生字)请你大声读出楼梯上的字。
10.大家成功的帮助了这个小女孩,真棒!下面我们来做写字操,活动活动我们的小手指,准备写字。
11.大屏幕出示“也”、“他”、“地”
请同学们先观察这几个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都有“也”)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师范写,生书空)再讲解“他”、“地”这两个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提醒双姿。
12.我们把今天认识的字宝宝送回到课文中,请你再读课文,除了要把课文读流利,还要记住故事情节哟!
出示课本上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讲故事。
三、作业
把《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急、直”等生字和提土旁;会写“河、说”等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友情。
3、了解“不”字的变调读音;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友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竟猜谜语,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
嘴巴尖尖,头顶红冠,脚像竹叶,叽叽叫唤。(小公鸡)
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小鸭子)
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领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2、教师范读课文。
3、生字过关。
(1)自由读生字。
块捉急直河行
死信跟忽喊身
(2)同桌合作读词语。
(3)运用字源识字法,讲解“死”字的演变。
(4)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及时正音。
(5)学生齐读。
三、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出去玩。
学习“一块儿”,认识生字“块”和提土旁,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
2、朗读第2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句子所含的语气、情感。
(2)出示: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3)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吃得很欢”,因为找到了许多虫子,所以小公鸡尽情地吃,很开心;朗读体会小鸭子捉不到虫子的焦急和伤心。
(4)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通过不同的语气体会并读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心情。
(5)说一说,小公鸡吃虫子,还会吃得怎样呢?小鸭子吃不到,还会急得怎样呢?
(6)在积累“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的基础上拓展积累。
(7)思考为什么小公鸡捉得到虫子,小鸭子捉不到呢?(从嘴巴形状理解小公鸡会捉虫、小鸭子不会捉虫的不同生活习性)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河说听哥
(1)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还记得它们。
(1)指名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积累词语。
二、细读感悟
1、朗读第3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朗读句子时所含语气、情感。
(2)指导读好“不”字变调后的准确读音。出示:
不(bù)
捉不到
不行
不信
不会
(3)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通过不同的语气体会并读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的心情。
2、朗读第4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朗读句子时所含语气、情感。
出示:
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
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
(指导朗读体会小公鸡的.调皮、淘气)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指导朗读体会小鸭子的急切)
引导学生理解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后,句子更生动形象的作用。
(2)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通过不同的语气体会并读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的心情。
(3)分角色朗读3-4自然段,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提问:为什么小公鸡不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
(从脚掌形状体会小鸭子会游泳,小公鸡不会游泳的不同生活习性)
三、课文感悟
通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我们明白了朋友之间要怎么样呢?
(互相帮助)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他也地
(1)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巩固练习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1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足字旁2个偏旁;会写“他、河”等
7个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三、课型
讲授课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
六、教学用具
班班通(课件、图片、音频)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两只动物,它们分别是
生:小公鸡和小鸭子。
(板书课题)
师:除了这两只小动物,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生字宝宝,你们还记得他们吗?来,让我们来开个小火车。同学们的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那这些词语对你们肯定也没有难度了,一起来。(词语)
2、课文学习: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一二自然段。有没有同学能来说说,一二自然段讲了什么?
生: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里捉虫吃,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小公鸡就把捉到的虫子给小鸭子吃。
师:说得真完整。那小公鸡和小鸭子离开草地之后又去了哪里,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我们接着往下看,请全班同学一起齐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
师:小公鸡和小鸭子这回来到了哪里呀。
生:小河边。
师:小鸭子说了什么。
生: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
师:之前在草地上的时候,公鸡弟弟把捉到的虫子分给小鸭子,这次小鸭子也要请公鸡弟弟吃鱼。同学们,当你们把自己喜欢的零食分给好朋友吃,你们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是不是要热情一点。所以,小鸭子说得这句话,我们要读得怎么样。
生:热情。
师:是的。一起来。跟着老师读。我肯看,哪个同学读得最热情。
生:读。
师:那小公鸡是怎么回答的。
生:我也去。
师:这个也是什么意思?
生:小公鸡想像小鸭子一样到水里去。
师:小公鸡也想到河里去。所以我们要读出小公鸡渴望的语气,就像同学们举手发言时,渴望老师请你起来说一样。我们一起来试试。
生:读。
师:那小鸭子又是怎么说的呢?
生: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话中有几个“不”字,它们的读音一样吗?
生:3个,不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词语。不字在不同的句子里,声调是会发生变化的,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小公鸡不会游泳却想要下水,小鸭子赶紧劝它不要下去,这时候,语气应该要怎么样?
生:很严肃,很严厉,很着急。
师: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生:读。
师:为什么小公鸡不会游泳,小鸭子却会游泳呢?
生:因为它们的脚不一样。
师:那小公鸡有听小鸭子的话吗,它是怎么做的?
师:(出示两句话对比,突出偷偷地),你们看看,这两个句子不一样在哪里?
生:多了一个偷偷地。
师:偷偷地说明什么呀?小公鸡下水小鸭子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是呀,小公鸡是瞒着小鸭子偷偷地下水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偷偷地做过什么事?
生:我偷偷地吃过蛋糕。
生:我偷偷穿过妈妈的衣服。
师:(注意引导,好事才能偷偷地做,不好的事情不能)
师:第三自然段讲了什么?
生:小鸭子要到河里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也想去,小鸭子不让,小公鸡就偷偷下水了。
师:好的,现在全班一起把第三自然段读一遍,注意,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读(教师朗读指导)
师:上个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做《雨点儿》。当时我们曾经进行过分角色朗读。今天老师也想请同学们来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请两个同学来当小公鸡和小鸭子。既然那么多同学想来,那就男生来当小鸭子,女生来当小公鸡,老师来读旁白。
生:读。
师:现在我们调换下角色,男生当小公鸡,女生当小鸭子。
生:读
师:不会游泳的小公鸡也下了水,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一起齐读第四自然段。
生:读。
师: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听到小公鸡喊救命,这是它怎么做。
生:他飞快地……
师(句子对比):这两个句子不一样在哪里?
生:多了一个飞快地。
师:飞快地,说明什么?
生:小鸭子要赶紧去救小公鸡。
师:小鸭子和小公子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从这个故事里,你读懂了什么?
生:要互相帮助。
师:(总结),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救了不会游泳的小公鸡。它们之间互帮互助,我们的同学们要向小鸭子和小公子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包容,要做到团结友爱。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3、生字书写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怎么书写?
(也):横折钩向右上方倾斜,竖弯钩要弯的长一点。同学们先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书写。
生:一笔横折钩,二笔竖,三笔竖弯钩,三笔写成也也也。
师:现在同学们开始书写
生:写(教师指导)
师:现在我们给也加上偏旁,加土字旁是什么字,加单人旁,加宝盖头,加女字旁。他,她,它怎么区分?
生:他是男生,她是女生,它是动物和事物。
师:现在同学们观察下,他和地是什么结构的字。
生:左右结构。
师:所以在书写的时候,也就要往哪边移一点呢?
生:右边。
师:对的,地要特别注意,横折钩起笔要在土字旁的横跟竖中间。现在一起把这这两个字写一遍。
生:一笔……
师:开始动笔
生:写(教师指导)
师:本堂课上到这里。今天的作业请同学们完成优化设计和书写生字。
八、板书设计
九、作业布置
十、教学反思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读课文,看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
2、读课文,看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以课题引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师板书:18 小公图 和 小 鸭子图
学生读课题,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标画出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巩固字音。
5、做猜字游戏进一步巩固字音。
6、在掌握字音的基础上自己轻声朗读全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并标出自然段。
7、同桌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8、分段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生字
1、自己学习生字,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小组汇报,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都要发言。
吃:左右结构。组词:吃饭、小吃。说句子:小猫爱吃鱼。因为吃东西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提醒大家在书写时注意最后一笔要写正确。
叫:左右结构的字。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竖折、竖。组词:叫喊、叫人。因为“叫”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
弟:上下结构,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上面是倒八字头,下面是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在书写竖折折钩时要比上面部分宽一点,最后一笔撇要写得伸展一些。组词:弟弟、兄弟、弟子。
面: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 ,共9画。组词:上面、下面。面条。
正: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是 ,共5画。组词:正当、端正、正好。说句: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
身: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 。组词:身边、身上、身体。
4、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五、学生书写作业:
1、学生自己观察书中田格的生字。
2、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3、请学生说说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如:在书写“吃”字时,“口”字旁最后一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第一笔“撇”的撇尖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要与左边“口”的“横折”的“横”高低一样。第3笔“乙”起笔在竖中线上,“横”不要太长,“折”要靠近竖中线。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弟、面、身”这几个字。
4、教师范写“弟、面、身”3个字。
5、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同桌同学互相评议并修改!
7、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表扬书写进步的学生。
8、巩固书写: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
9、完成课后练习3,连一连,写一写。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14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了解鸭子和鸡的不同特征。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能正确说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能用“一块儿”、“飞快地”造句。
★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用“一块儿”、“飞快地”造句。
教具准备
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7 小公鸡和小鸭子
二、指导学生看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出示图画,指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指名说说图意后,师小结:第一幅图画的是小公鸡找到小虫子给小鸭子吃,第二幅图画的是小鸭子救小公鸡上岸。
2、学生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3、提出生字:
huàn yān sǐ tōu mìng
唤 淹 死 偷 命
4、教学生字。
5、再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6、联系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叫唤:叫的意思;
淹死:结合课文内容讲解;
偷偷地:结合课文内容讲解;
救命:和“淹死”对照讲解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写字词,讲词义。
2、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通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听)写词语:
淹死 救命 叫唤 偷偷地
2、指名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
(2) 说说事情的地点和人物各是什么?
地点:草堆里 人物:小公鸡 小鸭子
(3)小公鸡为什么能找到许多虫子?小鸭子怎么样?小公鸡看见了什么?它为什么找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4)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第一自然段讲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找虫子吃。)
2、读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它们又来到什么地方?小鸭子说什么?小公鸡说什么?小鸭子听了,说什么?齐读小鸭子的话。但小公鸡听小鸭子的话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分角色读小鸭子和小公鸡的对话。
(4)指名说说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二自然段讲小鸭子不让小公鸡到河里捉鱼,小公鸡偷偷地跟它后面下了河。
三、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四、作业。
朗读一、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第一、二自然段。
2、说说这两段的意思。
二、读讲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一段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思考:
(1)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的时候,忽然听见什么?
(鸭子听见小公鸡的救命声。)
(2) 它是怎么做的?
(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爬到自己的背上,往岸边游去,把小公鸡送上了岸。)
(3) 小公鸡说什么?
4、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三自然段讲小鸭子救小公鸡。)
5、齐读。
三、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小公鸡的嘴尖尖的,不会游水;小鸭子的嘴扁扁的,会游水。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叫唤。小公鸡找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听见小公鸡在河里喊救命,飞快地游过去,让小公鸡爬到自己的背上,把它救上岸。
3、教育学生要向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和默写课文。
第四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二、做课后练习题。
1、第2题:
(1) 读第三自然段。
(2) 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
(3) 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4) 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第3题:
(1) 出示题目:
①小公鸡的嘴( )的,会( ),不会( )。
②小鸭子的嘴( )的,会( ),不会( )。
(2)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3) 小结。
3、第4题:
(1) 读下面的句子: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去玩。
②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2) 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3) 让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
(4) 把说的句子写下来。
4、第5题:
(1) 读下面的一段话。
小鸭子听见小公鸡喊救命。小鸭子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往岸边游去。它飞快地向小公鸡身边游去。
(2) 找一找这段话中有什么错误。(句子顺序错了)
(3) 让学生重新排列一下。
(4) 齐读排好的句子。
三、作业。
第2、3、4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范文 篇1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课文,通过“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给小鸭子捉虫吃;小鸭子下河后差点儿淹死,多亏了小鸭子救了它”两件事,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道理。故事浅显易懂,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学完本文,希望同学们知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对于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比较熟悉,但是不能细致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所以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而小公鸡为什么不会游泳。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小学生目标要求,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3、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①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②学习按思考题读懂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学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失误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课我将采用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受到教育。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一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分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文本兴趣,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图片,谈话导入。将学生带入情景中,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讲授新课(25——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将根据前面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学设备情况的综合考虑,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自由读课文,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并在这过程中标出课文自然段。然后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并矫正。
2、结合看图,分段阅读
我在教学这一块时,图文结合,通过设置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感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第二自然段中设置的问题是
①小公鸡看见许多虫子怎样做?是什么心情?小鸭子怎样,是什么心情?
②为什么小公鸡能捉到虫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呢?
③小公鸡看到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怎样做?说明小公鸡怎样?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时,我提了下面问题
④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小河边,小鸭子说要干什么?小公鸡说也要去,小鸭子听了怎么说?小鸭子为什么不让小公鸡下水?小公鸡听了小鸭子话了吗?
⑤小鸭子正在捉鱼,听到小公鸡喊救命,他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背上)讲讲这几个词语怎样表现出小鸭子是奋力抢救小公鸡的?小鸭子把小公鸡救上岸,小公鸡对小鸭子说什么?小公鸡说这句话心情怎样?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深入探究文本,理解文本,很好的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3、拓展延伸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也很重要。所以在总结课文、拓展延伸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设置如下问题
①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②我们同学之间应该怎样做,讲讲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事。对学生很好的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
六、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