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的教案

2024-01-10

小玉米的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这些日子来,家长们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嬉戏、玩耍,发现了大自然的许多小秘密,并纷纷地把这些小秘密带到幼儿园中与同伴分享。其中,很多孩子对玉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玉米是怎么长出来的?小小玉米粒怎么会那么整齐地排列在玉米上?玉米除了吃,还有什么用处?

  在教师带领幼儿认识玉米后,大家仍然意犹未尽,还想用自己的小手对玉米进行变身活动,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很快就生成出"我和玉米交朋友"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玉米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发对玉米制作物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玉米棒、玉米包衣、玉米须、玉米梗、玉米粒若干。

  2、胶泥、色纸、胶水、彩笔、去掉尖头的牙签、棉签、剪刀、图钉、颜料、毛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玉米材料

  1、这几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玉米,现在请你们去看看它们都有些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2、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活动区里各种不同的.玉米部件,教师倾听幼儿的交谈。

  3、引导幼儿讨论:

  刚才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师;摸上去后有什么感觉?

  二、引发联想

  1、这些玉米棒、玉米须、玉米包衣……它们看起来像什么?

  2、如果把玉米包衣和玉米棒或是玉米粒和其他的玉米部件拼起来像什么?

  三、创作玉米作品

  1、幼儿自由结伴讨论创作主题。

  你们能用这些玉米部件合作制作出一些东西吗?

  2、制作前议论:

  如果遇到……的现象,你会?

  3、鼓励幼儿合作,并会根据主题选择玉米部件进行创作,教师适时给予帮助。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与评价教师肯定和接纳孩子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创作的快乐。

小玉米的教案 篇2

  目标:

  1、尝试用棉签水墨画的方法点画上小下大、排列整齐的玉米粒,并能用不同的线条添画玉米皮上的脉络和玉米须。

  2、对棉签水墨画感兴趣,初步感受水墨画表现形式的独特性。

  准备:

  物质准备:

  1、玉米底板、棉签人手一份,墨水、毛毡若干。

  2、用水墨绘制的大箩筐三个,画架三只,大头针若干。

  3、多媒体课件

  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观察玉米的经验。

  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2、(出示玉米地的图片)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你们看,地里的玉米都成熟啦!

  二、尝试用大小不一排列较为整齐的'圆点画玉米粒

  1、玉米可真多啊!(出示玉米棒的图片)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玉米,提问:

  (1)玉米粒都是一样大的吗?(上面的是小小的,下面的是大大的)

  (2)玉米粒是怎么排列的?(整整齐齐,像小朋友排队一样对对齐的)

  2、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教师再次提问:

  (1)如果请你画一画,你打算用什么形状来表示玉米粒?(圆点)

  (2)上面玉米粒用什么圆点来画?(小圆点)下面的玉米粒用什么圆点来画?(大圆点)

  (3)用棉签怎样画出小圆点呢?(轻轻的,快快的)用的墨水呢?(少少的)用棉签怎样画出大圆点呢?(重重的,慢慢的)用的墨水呢?(要稍微多一些)分别请两名幼儿分别上台画一画,教师引导全体幼儿一起说说画大小圆点的方法。

  3、怎样画才能让玉米粒排列得整整齐齐呢?(一一对应)教师边示范边引导幼儿说说一个对着一个画。

  4、提出画玉米粒的要求:

  (1)在玉米底板上用棉签点画上小下大的玉米粒;

  (2)玉米粒一个对着一个,排列整齐;

  (3)画好后将棉签放入红色的篮子里。

  5、幼儿自主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尝试用线条添画玉米皮的脉络和玉米须

  1、你平时看到的玉米还有什么其他的部分吗?(玉米皮和玉米须)

  2、小组讨论:你想用什么线条来装饰玉米皮和玉米须?(直线、曲线)

  3、提出作画要求:

  (1)用棉签的另一头画出细细的线条来装饰玉米皮和玉米须。

  (2)画好以后将玉米贴到前面的箩筐里。

  4、幼儿自主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价:孩子们,我们的玉米丰收啦!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玉米粒的大小和排列,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

  五、让我们把摘下来的玉米带回去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吧!(活动自然结束)

小玉米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激发孩子对美术的兴趣。

  2、学会正确连接魔法玉米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

  3、通过粘贴创作立体作品,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人手一份。2、图片。3、湿毛布。4、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魔术表演《魔法玉米》:教师展示一些魔法玉米,湿毛布(幼儿不知道是湿的),拿魔法玉米粒在湿毛布上按一下,连接魔法玉米粒,随意做成一个造型)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认识材料,探讨连接方法。

  师跟幼儿探索魔法玉米的魔法之处:

  师:“刚才魔术师用的是魔法玉米,是用玉米粒磨粉做成的,由于加了色素,所以不能食用。”

  师:“毛巾上有水,魔法玉米因为蘸了水,所以能连接。”。请幼儿摸摸毛巾,并试着连接魔法玉米。

  2、欣赏图片作品《魔法玉米树》。

  3、教师示范创作《魔法玉米树》。

  师提醒幼儿先做树干底盘、接着树干、树枝、最后树叶。

  4、幼儿分组制作立体树,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按照树的结构进行拼接制作。

  (2)提醒幼儿用点力让魔法玉米连接牢固。

  5、欣赏作品,师幼共同来布置大森林。

  教师:“你们看过光头强的.动画片吗?森林里的树木都被光头强砍光了,让我们小朋友的树来帮助熊大熊二布置一个大森林吧。”

  三、结束部分:

  教师:熊大熊二是森林的守护者,我们要像他们学习,爱护树木,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去森林散散步吧。

  带幼儿跟随音乐围绕作品欣赏,结束活动。

小玉米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多个角度观察玉米,了解玉米外部的结构特征。

  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观察及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

  3、学会把自己的想象和现实物体有效地结合。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玉米实物、白纸、记号笔、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玉米

  1、整体观察:这是什么,它长得什么样?

  2、局部观察:玉米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啊?

  3、细节观察:玉米上有一颗一颗的'玉米粒,像什么啊?

  二、画玉米

  1、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刻画玉米:画这个玉米应该怎么画?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对玉米的穗子、颗粒等难画的部位,教师可以适当的示范一下。)

  2、幼儿画:现在请你们把这个玉米画下来,看谁画的最有意思。(请幼儿用简练的笔法把玉米画下来)

  三、启发想象

  教师根据幼儿刻画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如果请你添上几笔能变成什么?这个玉米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侧看像什么?你能变成什么?

  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现场画出来,起到点播幼儿的作用。

  教师提供成品作品给幼儿欣赏,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把玉米变成了什么?你喜欢吗?如果只你,你会把玉米变成什么?为什么?

  四、创造作画

  老师:原来把玉米换一个方向就可以变出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玉米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你们可以变一整只玉米,也可以变玉米的一个部位,还可以转化各个方向来变,看谁边的最神奇,还要想想你变出的是什么东西。

小玉米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及一些玉米食品。

  2、懂得珍惜粮食,愿意与他人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玉米、课件、视频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猜猜看它是什么?

  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

  2、出示玉米

  二、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

  1、小朋友,你们吃过玉米吗?你知道玉米是怎么种出来的吗?(个别幼儿回答)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看视频教师解说)

  2、个别讲述。

  3、(出示课件)教师小结:原来玉米是在春天播种,玉米种子开始慢慢发芽,农民伯伯开始捉虫,施肥,玉米长高、抽节,然后长出玉米棒,吐出玉米须。到了秋天就收获了金黄黄的`玉米棒了。

  4、小朋友你有没有种过玉米啊,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农民伯伯种玉米好不好?(幼儿模仿农民种植过程)

  你看了农民伯伯种玉米有什么感觉呢?(个别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其实不只是玉米,农民不管种植什么都是很辛苦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应该尊敬劳动者,平时在吃东西的时候不应该浪费,做个爱惜粮食的人。

  三、了解玉米的多种吃法。

  1、教师:农民伯伯种出了这么多的玉米,你们知道玉米可以做成哪些好吃的东西呢?

  2、幼儿讨论后个别讲述。

  3、(看课件)教师小结:玉米的本领可真大,嫩嫩的时候可以煮着吃,可以炒菜吃,老玉米可以爆玉米花吃,干的玉米粒还可以磨成玉米粉,可以做玉米饭、玉米粥、玉米饼等,原来玉米还有这么多的吃法呀。看得我都想吃了。

  4、那人们为什么喜欢吃玉米呢?(幼儿个别讲述。)

  5、教师小结:原来玉米不仅是粗粮还营养丰富。对我们的生长发育都是有用的。小朋友平时在吃的时候可要多吃点。

  四、懂得与人分享。

  1、师:有一只小熊它特别喜欢吃玉米。它就种了块玉米地,他种的玉米丰收了,你们猜猜看,它收了这么多的玉米他会怎么做呢?

  2、幼儿讨论,个别讲述。

  3、师:到底小熊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小熊种玉米》

  播放幻灯,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小熊是怎么做的呢?小熊和动物们一起分享了玉米,心里感到怎么样?

  4、师:如果你有好吃的好玩的东西你会怎么做呢?幼儿讲述。

  教师总结:原来分享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小熊给我们带来了玉米呢,(老师分给大家)呀!不够啊!孩子分享了玉米。

小玉米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玉米的多种用途。

  2、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小篮、箩筐、护袖、帽子、电饭锅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闭上眼睛,张开嘴巴,教师把事先剥好的熟玉米让幼儿品尝,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刚才吃的是什么?”“什么味道?你以前吃过吗?”(幼儿相互交流)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种下的玉米怎样?

  3、带幼儿去园内的玉米地。

  (1)先引导幼儿观察玉米苞子和玉米穗子。启发幼儿能说出有的玉米苞叶和穗子已经变黄了,是成熟了;有的玉米苞叶和穗子是绿绿的,里面的.玉米是嫩嫩的,还没有成熟,所以还不能摘。

  (2)老师示范掰玉米,一手扶着玉米杆,一手用力往下掰。

  (3)幼儿掰玉米,教师指导。

  4、师幼坐在田头边休息边讨论吃玉米的好处,知道玉米是粗粮,了解玉米的用途。

  教师小结:玉米的用处很多。

  (1)可供食用。(煮玉米棒、爆玉米花、剥粒炒菜等)玉米含大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有健脑作用。

  (2)可供工业作用。(玉米用来酿酒、制淀粉、制糖浆、葡萄糖、塑料、酒精等)

  (3)可用来榨油。(玉米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有一定医疗作用)

  (4)可用作饲料。(玉米全株都可作饲料用。有“饲料大王“的称号)同时安全教育,提醒幼儿:已霉变的玉米不能食用,里面有许多有害物质。

  5、幼儿动手:先剥去玉米外面的苞叶,再洗干净,然后放进电饭锅。

  活动延伸:

  1、一起品尝煮熟的玉米棒,并相互谈谈成熟的老玉米和嫩玉米有什么不同的味道。

  2、在已学习剥豆的基础上,把摘下来的玉米先剥去苞衣后洗干净,再把玉米粒一颗一颗地剥下来放在盘字里。

  3、把剥好的玉米粒送到厨房给阿姨做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