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的教案(精选6篇)
小玉米的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这些日子来,家长们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嬉戏、玩耍,发现了大自然的许多小秘密,并纷纷地把这些小秘密带到幼儿园中与同伴分享。其中,很多孩子对玉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玉米是怎么长出来的?小小玉米粒怎么会那么整齐地排列在玉米上?玉米除了吃,还有什么用处?
在教师带领幼儿认识玉米后,大家仍然意犹未尽,还想用自己的小手对玉米进行变身活动,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很快就生成出"我和玉米交朋友"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玉米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发对玉米制作物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玉米棒、玉米包衣、玉米须、玉米梗、玉米粒若干。
2、胶泥、色纸、胶水、彩笔、去掉尖头的牙签、棉签、剪刀、图钉、颜料、毛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玉米材料
1、这几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玉米,现在请你们去看看它们都有些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2、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活动区里各种不同的.玉米部件,教师倾听幼儿的交谈。
3、引导幼儿讨论:
刚才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师;摸上去后有什么感觉?
二、引发联想
1、这些玉米棒、玉米须、玉米包衣……它们看起来像什么?
2、如果把玉米包衣和玉米棒或是玉米粒和其他的玉米部件拼起来像什么?
《数玉米》教案(精选4篇)
《数玉米》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现在,正是玉米丰收的时节。玉米对于孩子来讲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都吃过,对玉米也十分熟悉。在一次,吃点心(玉米)时,孩子们边吃边在讨论,一根玉米上到底有多少粒玉米?“数一数不就知道了”“这么多很难数的。”听着孩子们的议论,当时我就在想:这可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细心、仔细点就能数清楚了,我自己尝试着数,但数着数着,要不就忘了数到哪儿了,要不就忘了这粒到底是数过还是没数,再不然一打岔又忘了自己数到几了……当我再次数玉米的时候,我拿了一支笔,每数过一粒玉米就用笔做一下标记,这样等满棒的玉米上都做满了标记的时候,玉米的总数就出来了,连数了三次,总数都是一致!
后来我想其实要让大班的孩子弄清楚一根玉米棒上到底有多少粒玉米是没必要的,因为玉米长得可不那么规整,中间部分还可以,但是首尾两端可就麻烦了,还因为孩子们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一程度。不过想想玉米是一个很好的本土材料,而且每一根玉米的排数都是双数。何不利用我自己数玉米的方法迁移到让孩子来发现玉米的排数呢!因此,我设计了本活动《数玉米》。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排列的方式,尝试数清圆形排列的玉米排数。(重点)
2、通过活动,发现玉米的排数都是双数的这一排列规律。
3、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数学知识,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难点】
通过纪录、汇总发现玉米的排数都是双数的排列规律。
《土玉米》教学设计(通用2篇)
《土玉米》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
1、学会“土”、“玉”、“米”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2、学会基本笔画“丶”(点),能说出名称,会书写。
3、能看图用“玉米”说话,知道春天种玉米,秋天就能收玉米。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生字“土”,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2、能看图用“玉米”说话,知道春天种玉米,秋天就能收玉米。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指名认读声t、d、m。单韵母u、I,整体认读音节yu。
2、用卡片认读汉字“一”“五”“木”“禾”,基本笔画一丨丿乀。
二、看图说话。
1、第一幅: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春天,老猴子带着小猴子去种玉米。老猴子翻土,小猴子播种。他们干得多起劲啊!(“玉米”是什么?你知道吗?)
2、第二幅: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秋天,地里的玉米成熟了。老猴子和小猴子在一起收玉米,他们心里真高兴!
三、拼拼读读。
指导学生自由拼拼音节认认字,看看图画想意思,再指名试读生字,并正音。
四、学习“土”,指导书写。
1、“土”,什么“土”?(土地、泥土、土堆、沙土、尘土……)
2、指导书写。
“土”:注意上面一横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五、 复习巩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玉”、“米”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最后的玉米(通用4篇)
最后的玉米 篇1
30 最后的玉米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10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学会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棒、烤、淋、怨、荣、誉”。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能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3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能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难点: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
教学媒体 ppt
课前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启发质疑,出示课题。
师:我们都知道,玉米是丰收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与玉米有关的寓言故事。
1 出示一大片玉米图,问:这个玉米长得怎样?
2 交流(板书:胖胖的 很棒)
3 出示1-3节,指名三人读。教“棒”(找姐妹字:“捧” )
指导分角色读,读出自信的感觉。板书:自信
4 再看图片: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模样有变化吗?
出示第8节第2句 轻声读——指名二人接读,男女生接读。
教“褐”(找姐妹字:“竭、渴、喝”)
5 读了这几节课文,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预设:
这个很棒的玉米原先长得胖胖的,后来为什么变得又硬又白?
最后,他有没有被老婆婆摘走?)
6、板书:最后的 齐读课题:最后的玉米。
二)细读课文,学习生字
1 看动画,听录音,思考:这个很棒的玉米原先长得胖胖的,后来为什么变得又硬又白?最后,他有没有被老婆婆摘走?
30 最后的玉米
30 最后的玉米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10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学会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棒、烤、淋、怨、荣、誉”。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能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3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能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难点: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
教学媒体 ppt
课前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启发质疑,出示课题。
师:我们都知道,玉米是丰收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与玉米有关的寓言故事。
1 出示一大片玉米图,问:这个玉米长得怎样?
2 交流(板书:胖胖的 很棒)
3 出示1-3节,指名三人读。教“棒”(找姐妹字:“捧” )
指导分角色读,读出自信的感觉。板书:自信
4 再看图片: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模样有变化吗?
出示第8节第2句 轻声读——指名二人接读,男女生接读。
教“褐”(找姐妹字:“竭、渴、喝”)
5 读了这几节课文,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预设:
这个很棒的玉米原先长得胖胖的,后来为什么变得又硬又白?
最后,他有没有被老婆婆摘走?)
6、板书:最后的 齐读课题:最后的玉米。
二)细读课文,学习生字
1 看动画,听录音,思考:这个很棒的玉米原先长得胖胖的,后来为什么变得又硬又白?最后,他有没有被老婆婆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