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洗手歌教案

2024-01-09

中班语言洗手歌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小朋友都知道洗手,但不知道洗手的过程,今天学习一首《洗手》儿歌。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习洗手的正确方式。

  3、培养幼儿爱洗手、讲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洗手,知道洗手的过程并记住。

  活动准备:

  香皂、毛巾、《小熊讲卫生》的故事、《洗手歌》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洗手吗?你们是怎样洗手的呢”?

  2、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故事,小朋友一起听一听它怎么了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展开部分

  1、播放《小熊讲卫生》的故事。

  2、带领幼儿进行讨论小熊为什么肚子疼?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3、展示图片、教师先带领幼儿朗读一遍儿歌《洗手歌》

  4、幼儿进行讨论:什么时候应该洗手?(引导幼儿说出:上完厕所、吃饭前、回到家之前应该洗手等)

  5、教师带领幼儿边读儿歌边做洗手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

  带领幼儿到洗手池边,进行洗手比赛,看谁手洗的最干净?

  教学反思

  在这次的活动中,让幼儿明白应该养成讲卫生、勤洗手的好习惯。

中班语言洗手歌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及节奏感。

  2、激发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3、培养幼儿从小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指导

  一、律动入室,教师放律动曲音乐幼儿律动入室。

  二、教师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兴趣

  “挂图画的是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呀?”、“小朋友为什么要洗手啊?”

  三、激发兴趣,学习新歌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拍手打节奏。

  2、学习歌词,让幼儿念白。

  3、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师结合教育挂图,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欣赏。

  五、播放歌曲录音,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一拍一下地拍手。

  活动反馈:

  本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因为洗手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孩子一下就歌词的大意。使幼儿明白了病从口入的道理,所以饭前便后要洗手。

中班语言洗手歌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要求口齿清楚、气息连贯。

  2、让幼儿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参与游戏,激发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指导:

  一、律动入室,教师放音乐进行律动入室。

  二、复习歌曲《洗手歌》

  三、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表扬创编得好的幼儿,鼓励个别胆小的幼儿进行创编

  四、教师请个别幼儿表演给大家欣赏。

  五、将全体幼儿编的动作串起来组合成新的歌表演。

  六、教师放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

  活动反馈:

  在学会歌曲的同时,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来给歌曲编动作。使原本较生硬的歌曲变得通俗易懂。孩子的参与性极为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