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侵害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加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交往的人也越来越多,接触陌生人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在家庭和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接受过一些“如何面对陌生人”的安全教育,可是经验相对零散。由于幼儿年龄小,别能力差,让幼儿学会如何正确对待陌生人,适当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本次活动主要通过“遇到困难时如何向陌生人求得帮助”、“如何有礼貌的拒绝阳生人的要求”等环节,帮助幼儿掌握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与技巧,增强幼儿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机智、礼貌地对待陌生人,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
2、学会与大人走丢时、一个人独处时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3、能初步认识到与陌生人交往可能遇到的危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21,《“幼儿学习材料”我健康我快乐》。
2、自制超市工作人员(保安、收银员、服务员等)的工作牌,电话,对错标志牌,小筐,珠子。
3、幼儿了解一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注意事项。
【活动建议】
1、讲述明明的故事,结合已有经验使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
故事大概:妈妈在路边的小商店给明明买饮料,陌生人要带明明去买糖果,明明大声拒绝并叫来妈妈
组织幼儿讨论:妈妈为什么说明明做得对?猜猜妈妈还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让幼儿知道社会中有很多陌生人,大部分是好人,也会有坏人,小朋友年龄小,要学会保护自己。
2、请幼儿欣赏课件,在情境中学习走丢后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提问:小朋友和爸爸、妈妈運超市不小心走丢了,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这时候,小朋友应该请谁来帮助自己?怎样能一眼看出哪此是超市的工作人员?找到这些人后应该怎样说?
教师更换工作牌,扮演不同职业的超市工作人员,引导幼儿练习如何清晰地表述求助语言。引发幼儿讨论:还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小朋友走失的情况?
小结:在人多的地方,小朋友要和爸爸、妈妈拉好手。万一遇到走丢了的情况不要慌张,就像在超市里一样,找一些可以相信的人来帮助你,解决这个困难。
3、请幼儿观看课件、参与互动游戏,了解如何机智、礼貌地对待陌生人。
(1)介绍规则:认真看画面,仔细听题目,运用小标志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答对或者说清楚理由都可以加一个珠子。
(2)开始游戏,鼓励幼儿积极想办法,用礼貌的话拒绝陌生人。
情境1:公园遇到陌生人。提问:宝宝跟不认识的人走了,对不对?陌生人非要抱你走,怎么办?教师可以扮演陌生人,演练相关情境。
情境2:接陌生人的电话。提问:宝宝在电话里这样说,对不对?如果你是丁丁,你会怎样接这样的电话?利用电话当道具,幼儿模拟接到陌生人询问家庭秘密的电话,一起讨论如何回应。
情境3:妈妈的同事敲门。提间:宝宝没开门,对不对?怎样有礼貌地对阿说,让她高兴地离开呢?教师利用小椅子当门,请幼儿模拟如何拒绝阿姨进门。
情境4:陌生人给东西。讨论:应不应该收?为什么?请幼儿选择“收下”或者“不收”,分别站在教师左、右两侧,阐述自己的理由。
(3)进行小结,让幼儿知道应对陌生人的方法很多,面对陌生人时不要害怕重要的是想办法保证自己的安全。
防侵害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与学校的路线,知道路上不能贪玩,不跟陌生人走。
2、能运用各种标志,符号形象等设计路线图,并清除地讲述。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提问:你家在哪里?谁知道自己家的路,怎么回家?
二、与同伴讨论回家的路
1、小组之间讨论回家的路、
2、个别讲述回家的路、
三、分析路线图,学习画路线图、
1、明确路线与每个地方的标志,设计要简单、明确
2、幼儿画图,教师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路线图
四、讨论回家路上应注意的问题、
1、回家过马路时、应该注意点什么?
2、路上不能贪玩,不能跟陌生说话。
防侵害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锻炼孩子的胆量,加强他们的警惕意识。
2、通过操作可见的形式加强幼儿的自身保护意识。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
1、重点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难点:憎恶恶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陌生人来敲门》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听过《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吗?发生什么事情?
你们有没有一个人在家里过?
你们如果一个人在家你会开门吗?
2、看课件进行讨论活动。教师提问,让幼儿讨论后回答。
今天我们的亮亮就遇到了难题了有个不认识的叔叔来敲门他不知道该不该开门。
让我们来帮助他好吗?
提问让幼儿讨论后回答。
(1)来的可能是什么人?
(2)亮亮能开门吗?为什么?
3、操作课件游戏帮助亮亮想想改怎么做?
这几把要是代表亮亮不同的做法,让我们来选择钥匙吧。
4、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里时,遇到陌生人敲门。不要轻易开门,要先弄清楚来人是谁?
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在来,或让来人在外边等一下,也可让人盗父母的单位去找等等。
5、学习儿歌,及自己独自在家时应该怎样做的总结。
6、再次演示课件中正确的做法达到教育效果。
活动延伸:
请一个幼儿扮亮亮,另一个幼儿表演陌生人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本堂课通过让孩子们演,让孩子们看,让孩子们想,让孩子们说,在生生互动中孩子们基本知道当知道当家里大人不在,有陌生人来时不能轻易给开门。如果万一有陌生人闯进来要另计应变,与坏人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