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爱小鸟》含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体验和表现跳音。
2.愿意参加唱歌活动,体验与同伴互动交流的乐趣。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小鸟指偶两个、钢琴。
活动过程:
1.练声:小鸟飞来了,喳喳喳喳喳;哼唱《小小鸟》旋律。
2.谈话导入,欣赏第一遍(教师清唱歌曲),了解歌曲名称。
设问:歌曲唱了什么?介绍歌曲名字。
3.手偶表演,欣赏第二遍,初步了解歌词。
设问:歌曲里的小鸟先怎么样?然后呢?
4.借助手偶表演熟悉记忆歌词。
5.学唱新歌,重点学习表现跳音。
6.幼儿边歌唱边表演,进一步熟悉歌曲。
反思
《小小鸟》是中班的一节课。由于中班幼儿年龄比较小,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于是,我想出了用手指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为此,我特别自制了2个指偶——小鸟,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因此活动一开始,我便出示指偶“小鸟”,让小朋友与小鸟打招呼、问好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再此基础上我又出示了一只小小鸟,提问:“两只小小鸟碰到了一起会干什么呢?”在我的精心提问下幼儿的“话闸“一下被打开了,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在这样活跃的气氛中我强调幼儿要养成说话先举手的好习惯,在我的提醒下幼儿都能举起小手,等待着老师的提问。在最后环节中我坚持鼓励幼儿创编儿歌,在进行这一环节中我有所顾虑,生怕幼儿不会创编,可是结果往往是在我想象之外的,通过本次的活动使我深深感受到中班的孩子已经具有简单的创编能力。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爱小鸟》含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乐意参与歌唱活动,并尝试用肢体大胆表现小鸟和狮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PPT图谱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吸引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音乐。
(森林里要举办一年一次的动物唱歌比赛了,你们猜猜会有什么小动物来参加呢?——幼儿回答)
二、倾听音乐,熟悉歌词内容
(一)熟悉歌词前两句。
1、? 师完整清唱歌曲,提问:谁来了?(点击PPT:小鸟、狮子)
它唱了什么?(小鸟—啾啾啾;狮子——吼吼吼)
2、幼儿学唱歌曲前两句。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小鸟—细;狮子—粗)演唱歌曲。
提问:它是怎么唱的? (引导幼儿小鸟唱得时候声音尖尖的、细细的,狮子唱得时候大大的、粗粗的)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前两句。(★弹奏钢琴前两句,重复两遍)
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小鸟和狮子唱歌吧!
(二)熟悉歌词后三句。
1、? 小鸟和狮子会唱歌,还会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师再次清唱歌曲,提问:你听到小鸟和狮子在干什么?(小鸟—唱一唱;狮子—扭扭;两个变成好朋友)
3、教师点击ppt帮助幼儿熟悉理解歌词
3、幼儿完整学唱后三句。(★弹奏钢琴后三句,重复两遍)
师:小鸟和狮子变成好朋友了,我们小朋友也去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
(三)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1、完整播放PPT加音乐
师:这次从小鸟和狮子都准备好了,要开始表演了
2、集体完整学唱歌曲
师:小鸟和狮子的歌真好听,我们也一起来唱一唱吧
3、分组学唱歌曲
●小鸟邀请女孩子上来表演
●小狮子邀请男孩子上来表演
三、集体完成表演,结束活动
师:我们现在一起出发去森林歌唱比赛吧!
(学小鸟和狮子边走边唱,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投入的,特别是在熟悉歌曲前两段的时候,我利用狮子吼时和小鸟的啾时嘴形的大小,让幼儿通过嘴形的不同来演唱,小鸟和狮子的歌声,即形象又有趣,孩子们很喜欢。
理解歌词后三句的时候,在我的设想中,因为后三句的'歌词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在加上在前面我已经加深了学唱环节,前两句以小朋友坐在位置上学唱为主,后面三句我就想让幼儿动起来,应此在动作的挖掘上比较深,但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孩子们对于肢体动作的开发还是比较喜欢的,但是我发现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肢体表演时,唱的并不是很欢,肢体动作大于了学唱。
活动前我最初的设想是以肢体发展为手段促进幼儿学唱,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都有所困扰的。在这个环节我的指导老师姚蓉也对我提出了宝贵意见,她觉的,这首歌的非常有趣,特别是这两个一大一小的动物,会成为好朋友,因此她建议我可以将整首歌曲的节奏放缓,对于这两个动物的形象可以用纸偶的形式进行第二环节,让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进行,这样就解决了肢体动作大于学唱的困扰。姚老师的这个建议一下子拓宽了我的固定思维,让觉得上好一个音乐活动,选材是很重要,但是适合孩子的策略推进更重要,同时也让我觉得道具应用的适合与否对活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就拿我的这个活动来说,单单说这个PPT其实对于活动的本身并没有显得那么重要,如果不用的话我也可以完成,因此作为道具教师在应用的时候,也要考虑道具的实用性,不要为了花哨而造成画蛇添足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爱小鸟》含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在轮流交谈的过程中,养成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体验谈话的快乐。
2、能仔细地观察课件,看懂图意,懂得如何爱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一套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一只可爱的小鸟没有了家,它多想有个温暖的家呀。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动物给它一个什么样的家?
2、播放课件,读懂图意。
(1)、出示第一段
小狗送给小鸟一个什么样的家?它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小鸟见了会怎样回答?
(2)、出示第二段
梅花鹿送给小鸟一个什么样的家?它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小鸟见了会怎样回答?
(3)、出示第三段
小兔送给小鸟一个什么样的家?它对小鸟说些什么?小鸟见了会怎样回答?
(4)、讨论:谁能留住小鸟,为什么?
教师小结:大树不仅能为小鸟挡风遮雨,给小鸟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能让小鸟自由飞翔。所以小朋友要爱护大树,保护好小鸟的生活环境,留住小鸟。
(5)、出示第四段
从此以后,小鸟在这棵树上快乐地生活下去……
3、鼓励幼儿和教师边看课件边讲述故事。
4、轮流讲述,体验谈话的'快乐。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给小鸟设计一个家,你会送给小鸟一个什么样的家?
《留住小鸟》是一首儿歌,三段式,句型相似,改变了一下动物名称,小动物为留住小鸟的想了各种办法:小狗为留住小鸟,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小猫为留住小鸟,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都没能留住小鸟,小鸟都扑扇着翅膀飞走了。而小兔为了留住小鸟,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小树苗慢慢地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小鸟扑扇着翅膀留了下来。儿歌让孩子们懂得了:树是小鸟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
本次活动目标一是让幼儿能仔细地观察课件,看懂图意,懂得如何爱鸟。我借助了多媒体课件,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从儿歌教学入手,孩子们看着课件,听着儿歌,都知道“树林是小鸟的家。”我们都要爱护环境,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知道:栽树成林,留住小鸟,保护环境。我觉得教育孩子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入手,如: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洗手后及时关好水龙头等等,让幼儿从自身生活中内化学习,使他们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萌发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爱小鸟》含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能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2、了解保护树木的途径、爱惜树木,知道我们人类的呼吸离不开大树。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材料:
请幼儿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活动流程:
欣赏理解--讨论
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理解
1.教师朗诵儿歌《留住小鸟》。
2.提出问题:小猫和小狗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
3.小兔子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留住小鸟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留住小鸟吗?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呢?你喜欢树吗?你为什么喜欢树?你喜欢什么树?(帮助幼儿理解树呼出氧气,供给我们人类呼吸)
(二)讨论
1.师:我们来看看小朋友自己找到的图片和有关树的资料。
2.教师请幼儿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树的资料或图片。
3.教师请幼儿讨论树的作用、好处。(为人类调节温度、提供大量的木材、药材、食物、改善我们的环境、能防风固沙,防暑降温,减低风速、保持水土、净化污水、减小噪音等。
4.教师请幼儿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与途径。(不乱刻、乱画、浇水等)
活动反思:
“保护环境,关爱我们的家园”现在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更应从小做起。所以在今天的社会活动中,我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从故事教学入手,渗透环境教学。
故事中:小狗为留住小鸟,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小猫为留住小鸟,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都没能留住小鸟,小鸟都扑扇着翅膀飞走了。而小兔为了留住小鸟,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小树苗慢慢地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小鸟扑扇着翅膀留了下来。使孩子们懂得了:树是小鸟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在最后的延伸环节中,我给幼儿出示了很多树木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植树的意义及树对环境的作用,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我希望这次活动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一个强烈的愿望:留住美好,保护环境。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从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入手,如: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洗手后及时关好水龙头等等,让幼儿从自身生活中积极、轻松、自然地接受教育,使他们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萌发环保意识,从而转化成自觉的环保行为,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