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绘本《点点点》

2023-12-30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绘本《点点点》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探索连点成线、连点成画的不同方法

  2.幼儿能通过连点成画,绘制出不规则、具有美感的作品。

  3.幼儿能围绕自己的作品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

  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点成线,连点成画,感受连点成画的乐趣。

  2.难点:幼儿能通过连点成画,绘制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画有彩色小圆点的图片2.画有小圆点的画纸及白纸若干(保证人手一份)

  3.铅笔,橡皮擦,水彩笔4.《第十一号舞曲》、《月光奏鸣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点点是个黑乎乎的圆球球,它一直有个梦想:等自己长大了能够独自一人去旅行。等啊等,点点终于长成了一个圆鼓鼓的黑球球了,这天,它背上了行李,开始了它迫不及待的旅行。

  二、感知探索

  (教师发放画有点点图片的画纸给每个幼儿)

  1.不同的路,不一样的风景(幼儿探索两点不同的连法): “点点穿过门前的小溪,翻越了一个小山丘,到了该吃午饭的时间了。它听到在肚子在咕咕咕,咕咕咕地叫,此刻它看见远处有个蛋糕店,点点很想去,请你们用你们的铅笔为点点画一条通往蛋糕店的路吧”当幼儿将两个圆点连起来后,教师引导幼儿画出两点间不同的连法:“你们想想,点点除了走你们刚才画的那条路,还能走哪条路到达蛋糕店呢?因为走不同的路,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2.点点找朋友(知道一点可以连接不同的点):

  点点吃完了蛋糕,摸摸自己圆鼓鼓的肚子,满足的打了个饱嗝,继续踏上了它的旅途。它继续翻越山岭,走过平原,不知不觉,天快黑了,点点心里想:

  “天快黑了,我得找个人家住一晚啦!”于是点点停住脚步,左顾右盼,咦!对面有三座小木屋,它们分别是红点点、绿点点和黄点点的家,小朋友们,你们想让点点去谁的家?并用你们的铅笔为它画一条通往木屋的路。

  3.旅行结束,点点该回家啦(引导幼儿掌握将点连成一个闭合的图形):

  经过三天的旅行,点点淌过小溪,翻越山岭,走过平原,但终究还是要回到自己温暖的小木屋里。(教师引导幼儿用直线或曲线将点与点之间连接起来,形成封闭的图形)

  三、听音乐作画,感受直线和曲线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1.教师分发两张画有点点的图纸给幼儿

  2.教师播放音乐《第十一号舞曲》,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用直线或者曲线将图纸上的点点连接起来

  3.教师播放音乐《月光奏鸣曲》,让幼儿也跟随音乐的节奏将另一张画纸上的点点用直线或者曲线连接起来

  4.关闭音乐,幼儿停止作画,让幼儿仔细观察刚才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并鼓励他们大胆地把观察到的不同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出来。

  四、用点点自由构图

  1.教师分发画满点点的图纸,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选择合适的点点用直线或者曲线将它们连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2.教师提示幼儿线与线之间可以有交叉,一个点点也可以同时拥有几个点点朋友。

  2.幼儿自由作画时,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五、点点舞会(幼儿为点点画上色)

  1.为点点画上色:

  点点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手拉着手围城一幅美丽的图形,它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跳一支舞,但此刻它们没有舞台,请小朋友们用你们的彩笔为点点们铺一张彩色的地毯当做它们的舞台,让它们能愉快地在上面舞蹈。(教师分发水彩笔给幼儿,让幼儿自由为刚才画好的点点画上色)

  2.等幼儿画完后,教师收集几幅具有特色的点点画,让幼儿猜猜他画的是什么,并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出来。等幼儿发言完毕后,教师请画该画的幼儿起来表述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活动总结

  这次美术活动,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景――点点去旅行,通过点点在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把操作过程融入游戏中,情节生动有趣,激发了幼儿创造的兴趣。孩子们很兴奋,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很活跃,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思维力和想象力。活动中,我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处于温暖可靠的信任中,从而信心产生动力,动力产生行动,行动得到收获,收获得到自信,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活动中,孩子们还体验了合作,这对于我们中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如何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版本2中班社会《文明小乘客》公开课视频+课件PPT+音乐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绘本《点点点》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分类。

  2、在说说、玩玩中体验和点点一起游戏的快乐。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课件、红黄蓝圆点衣服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今天有一个新朋友要来和我们做游戏,睁大眼睛仔细看,是谁来了?

  师:朋友、朋友:快出来!这个圆圆的像太阳一样的是——"黄点点"(嗨!黄点点好!)过渡:告诉你们这个新朋友他的本领可大了,它有什么大大的本领呢?想知道吗?它呀!

  会变魔术,它变魔术看过吗?

  二、黄点点变魔术——从左往右手口一致点数1、数量变师:宝贝们我请黄点点来变魔术,看好哦!(点点点,变变变)提问:一个黄点点变成了几个黄点点?你怎么知道是三个的?

  小结:从左往右数,一个黄点点变成了三个黄点点。

  2、颜色变过渡:黄点点还要继续变魔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黄点点还会怎么变?谁来试一试?(幼儿操作)小结:点点点、变变变,黄点点变成了一个红点、一个黄点、一个蓝点啦。

  三、点点找朋友——从上往下手口一致点数1、 黄点点找朋友。

  提问:还有好几个黄点点也来来我们一起玩,看看,一个有几个黄点点?(老师操作、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小结:从上往下数,一共来了4个黄点点。

  2、红点点找朋友。

  提问:还有几个红点点也来了,谁来把他们请出来。(幼儿操作)来了几个红点点?(手口一致点数)小结:一共有4个红点点。

  3、蓝点点找朋友。

  提问:只有蓝点点的朋友还没来,一共需要几个蓝点点,才能和红点点黄点点一样多?谁来试一试?(幼儿操作)小结:我们还需要3个蓝点点,就能和黄点点红点点一样多,都是四个。(手口一致点数)三、变成点点做游戏——尝试按颜色分类,体验游戏的快乐1、排排队。

  要求:点点们排队啦,我们怎么排?(幼儿根据变化及自己身上点点的颜色尝试排队,幼儿穿上点点衣,介绍:我是红/黄/蓝点点。)小结:红点点一排,黄点点一排,蓝点点一排,同种颜色的点点排在一起。

  2、找点点。

  要求:咦,天黑啦,点点去哪儿啦,你能找到他们吗?

  3、做游戏。

  要求:跟着屏幕上的点点一起做游戏。

  4、小点点乘火车(离场)。

  要求:点点们去找新朋友啦,赶快上火车?你站在哪里?(幼儿根据画面变化及自己和同伴身上点点的颜色尝试排队)小结:原来同种颜色的朋友在一起真开心。

  结束语:让我们也开着火车一起去教室找找一样颜色的朋友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绘本《点点点》 篇3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探索使物体变长的方法,并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

  2、在玩玩说说中体验帮助小蚂蚁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背景图、蚂蚁图片、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探索使物体变长的愿望)

  1、认识蚂蚁小黑和点点

  2、故事导入(播放课件)

  插问:你们猜,它们看到了什么?小黑能救起小点点吗?

  过渡语:树枝太短了,小黑根本没有办法救起小点点。

  二、幼儿操作(交流并探索使物体变长的方法)

  1、说说能变长的材料

  2、展示材料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三、交流分享(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连接方法)

  1、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哪些短短的东西连起来变长了?

  小结:原来,插一插、接一接、夹一夹、扭一扭等方法都能使材料变长,帮助小黑救起小点点。

  四、情景呼应(感受帮助小蚂蚁的快乐)

  1、点点终于得救了,点点和小黑手拉手,它们看着远处美丽的风景,心想:有朋友真好,遇到困难,朋友会想办法来帮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