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给信 篇1
活动目的:
1.感知各种动物的运动特征。
2.初步学会唱《谁会这样》,并能用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小鸟头饰一个,《小鸟飞》和《谁会飞》磁带录音一盒。小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律动。
伴随着《小司机》的音乐入室。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司机开车的动作,边唱歌边进活动室。
2.师幼问好。
师:小朋友们好。
3.练声:《布谷鸟》。
第一遍:要求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第二遍:能配上动作进行练唱。
4.学唱歌曲。
(1)以谈话的方式引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我们练声歌里的布谷鸟给你们出了个题目,现在大家一起来听听它说了什么?
(1)你们知道谁会飞?
(2)它是怎么飞?
5.幼儿自由回答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出示小鸟头饰,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看我请来的这只小鸟,它是怎么飞的?
(2)师扮演小鸟角色表演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中班语言活动:给信 篇2
活动目标:
1.能有顺序地翻阅图书,乐意参加阅读活动。
2.观察画面,尝试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画面的内容。
3.通过阅读,知道树木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1.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自己阅读故事。
2.请个别幼儿介绍阅读顺序和翻阅方法。
3.教师与幼儿一起有序阅读。
讨论:
(1)山坡上有些什么?小兔和小熊会怎么想?
(2)它们又是怎样做的?
(3)它们是怎样种树?种下的树都怎么样了?
(4)后来,小山坡变成了什么样?小兔和小熊住在山坡上快乐吗?
小结:我们也要像小动物那样多种树,使我们周围的环境越来越美好。
4.请个别幼儿尝试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画面内容。
5.鼓励幼儿结伴阅读图书,发挥想象力进行讲述,丰富故事内容。
活动建议:
活动中也可以先让幼儿观察操作材料中的图一和图四,比较两幅图画面中的不同之处,提出问题:原来光秃秃的小山坡怎么变成绿色的小山坡了?引导幼儿思考。
中班语言活动:给信 篇3
活动目标:
1 在理解人物作品,情节或画面情景的基础上,理解儿歌内容。
2 学习念唱儿歌,完整,连贯流畅的进行表述。
3 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幼儿用书 磁带 练习册
活动过程:
1 出示儿歌教学挂图,请幼儿欣赏,引出儿歌。
2 欣赏儿歌,通过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相应的图片。
(3)幼儿根据儿歌内容,按顺序摆放自己操作材料,再次整理。
3 看操作材料,念唱儿歌,记忆儿歌。
4 进行儿歌游戏,增加儿歌学习的趣味性。
在幼儿已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诵儿歌,当猫说完最后一句,老鼠开始四散逃跑,猫区捉老鼠了。
中班语言活动:给信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能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2.尝试进行角色表演。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PPT图片、配乐《夜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展示几朵花,与蓝色小花对比,引导幼儿观察,导入故事。
二、完整讲述蓝色小花故事。
(一)教师一边展示PPT图片,一边讲述故事。
(二)提问:"这个故事叫什么?故事里有谁?老星星说了什么?蓝色小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三)引导幼儿简单复述图片内容。
(四)提问:你们喜欢这朵蓝色的小花吗?为什么?
(五)教师:蓝色小花很善良、有爱心、帮助了老星星、还很勤劳,我们也要像蓝色小花一样帮助别人。
三、情景表演
(一)教师和幼儿互动表演角色。
(二)幼儿分两组表演角色。
延伸活动
(一)回到家把《蓝色小花》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二)把《蓝色小花》的故事图片、教具投放在语言区域里,让幼儿看图讲述故事和表演用。
中班语言活动:给信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对各种小动物很感兴趣,也很喜欢模仿小动物发出的声音。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小动物的问话。
2、能用连贯的语句大胆的讲述故事。
3、认读重点字词:为什么、望、清清的、金色的、沙滩、高高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为什么、望、清清的、金色的、沙滩、高高的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份
教师准备:大图书、光碟、大字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教师在课前先将各种动物的头饰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然后请幼儿进教室寻宝,寻找小动物的头饰,找到后请孩子上来表演小动物的动作,并说一说这些动物都有什么本领。
二、自由阅读。1、教师出示大图书,与幼儿一起认读故事的名称,,请自由阅读。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谁,它们到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动作怎样,并猜猜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大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四、幼儿听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五活动结束
本次活动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模仿动作,课堂上的气氛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