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体育课跳绳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孩子了解影响跳绳快慢的因素。
2.设计该课题的研究方案。
3.让孩子们通过研究掌握方法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提出假设影响跳绳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设计研究方案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器材:
跳绳,方案的表格,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音乐导入,让学生感受快乐的气氛。
师问大课间我们都做哪些有意义的活动(生答)
二、开展一次挑战赛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三、我们都尽力去跳了但还是有人快有人慢,那影响跳绳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先来小组讨论一下再提出假设。
四、小组汇报
教师板书
五、跳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有的同学跳得很快所以他很自信,可有的同学就是跳不快,要想跳得快,除了持之以恒的训练外,还要掌握方法,所以,我们今天就“影响跳绳快慢的因素”提出了假设,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课题,来设计一个可行的研究方案。(发放表格)
六、小组分工合作
七、小组汇报方案探讨可行性,其他同学补充
八、跳绳不仅能强生健体,娱乐性还很高,花样的跳绳特变得好看我们一去去看看好不好。
九、播放花样跳绳的视频
十、师小结:兴趣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同学们我们有没有信心将快乐进行到底呢!那就让我们小组团结合作,在课下去继续验证我们设计的方案,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将快乐进行到底。记得喊我哦。
初二体育课跳绳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90%以上的使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玩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
教学难点:
身体的协调配合,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
2分钟左右
A、课堂常规
教师:
1、鸣哨,集合。
2、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学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鞋子。
2、师生问好。
3、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准备部分
5分钟左右
运动强度:
教师:组织生成一路纵队,在前面领跑,路线犹如蛇行。
学生:
1、按照师的要求调整队形,进行蛇行跑。
2、绳操表演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踢腿运动跳跃运动
教师:
1、边讲解边示范绳操。
2、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3、请学生创编绳操。
4、邀请学生展示,评价。
学生:
1、听讲解看示范,明确练习动作。
2、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认真练习。
3、发挥想象,互相交流,创编新动作。
4、创编成果展示,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初二体育课跳绳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舞蹈、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身体的准备。
2、运动技能目标: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跳绳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耐力,弹跳,灵敏和协调素质,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提高和改善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性。
2、难点:手摇和脚跳动作的配合协调,能否利用所给的器材“跳绳”,友好合作,进行健身。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一群欢快的小兔子来到郊外的草地上,跳起了欢快的兔子舞,跟音乐跳。
2、跟老师做绳操,动作伸展充分。
3、游戏《石头剪刀布》
老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并鼓励学生,控制游戏的时间。要求:明确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二)、基本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刚才我们进行了游戏:石头剪刀布。那么接下来,我要看看你们:利用这根绳子,还能做哪些体育游戏?
1、单人跳
(1)个别同学示范。
(2)师讲解正确技术动作并示范,(绳对折,两手拿着绳柄,将绳正中放于小腿处,两手收起来,手腕摇动绳,膝关节微屈,利用前脚掌,有节奏连跳。
(3)跟老师读儿歌:手先摇,脚后跳,手摇脚跳最重要,双脚并跳本领高。
(4)分小组练习,边练边吟儿歌。师巡视引导,个别辅导,纠正错误。
(5)自创花样跳绳。(单脚跳、后跳、前后跳、跑步跳、单脚交换跳、钟摆跳、后踢腿跳等)(大家评)
大家练一练。要求:勇敢+智慧
2、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人员由大家决定。
要求:配合默契,团结协作,友谊第一。
3、跑跳比赛
分成5个组,人员由小组为单位。跑在距离30米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跳5次,然后接力比赛。
要求:加强合作,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体验乐趣。
(三)、整理放松活动
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操。
要求:轻松愉快,活泼生动。
(四)、师生小结,活动延伸阶段
本课以跳绳为主线,培养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发展其跳跃能力。大家积极参与,互相帮助,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值得发扬。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在课外,大家再想想看:利用绳子还能做哪些游戏?开展哪些活动?
四、器材和场地
器材:跳绳;学生数29人;录音机1台。
场地:学校大院。
五、教学的设计
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达成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摸索有效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本课选择适合我校实际,又能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作为教学内容,运用情景教学法,自主创新,小组合作,发现教学法,使学生体验快速跳跃时的身体感受和游戏中团结合作的意义。本课设想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在反复的游戏,练习活动中,主动探究并初步掌握浅易的知识和学会简单的动作技能,寓学于游戏活动之中,寓乐于教学之中,并发展学生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和发展其跳跃的能力。
跳绳是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特征,教师通过生动、简明、趣味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运用“单人跳”、“花式跳绳”等活动,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初二体育课跳绳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跳绳组合
学习的关键:
运动参与,群体意识,团结协作,自我创新。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多种跳绳的技巧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控绳能力动作协调连贯创新
教学方法:
本课我围绕教学目标,结合体育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多元互动,主题探究的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辅导作用,采用示范法、讲解法、游戏竞赛法、激励法、评价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内容,学生自己练习,难度、伙伴、方法可以自己选择,为学生搭建一个快乐的体育课堂,让学生享受跳绳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前几课我们学过跳绳最基本的动作,今天我来学习一下把简单的跳绳动作组合到一块,大家有信心吗?)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课课练(稍息、立正、向前看齐、向前看、原地踏步、立定、散开。)
2、在歌曲《大家一起来》中,进行自编的绳操内容为:伸展运动——下蹲运动——腹背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全身运动充分热身,为后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3、复习跳绳动作(稍含胸、大臂夹住、脚尖着地、),做两组不拿绳子的动作,接下来拿着绳子在老师口令的带领下可以加大难度练习。
三、基本部分:
讲解本节课的内容:绳子的简单组合
1、首先教师完整的示范。
2、先教学生上肢的摇绳动作,双手拿绳在身体的左右两侧各摇绳一次。
3、再学脚的动作,双臂在体前交叉的同时,手腕用力往后摇绳,双脚跳过绳子。
4、学生原地自己练习两三分钟,感觉一下动作的要领。
5、在教师口令的带领下完整的练习左—右—跳。
6、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把这个组合练习熟练,然后在这个组合的基础上加上其他动作,创编4个八拍的绳操,教师巡回指导,辅导学生完成动作,给予鼓励。
7、每组轮流展示,评比出难度最大的,质量最高的,最优秀的小组(动作熟练、连贯、创新)。
四、结束部分:
1、《爱我中华》这首歌曲作为放松音乐,进行放松动作的练习,从而达到恢复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
2、小结:同学们喜欢跳绳吗?老师也很喜欢跳绳,这一根小小的跳绳,不仅锻炼的我们的身体,还让我们享受到了与同伴一起运动游戏的快乐,它不光可以在课堂上跳,还可以在今后的课余时间里进行,老师更希望同学们在享受跳绳运动快乐的同时,能开动脑筋,发明学会更多有趣的跳法,让我们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吧!
3、师生再见。
初二体育课跳绳教案 篇5
一、课的主题:
单人花样动作跳之一(开合跳)
二、课的指导思想:
本课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以练习为主线,创设多种花样动作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教师的语言诱导,激励等手段,创设和谐、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以饱满的情绪,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课充分发挥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使整堂课达到新课程的标准要求。
三、学情分析:
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特强,爱展现自己,对新生事物好奇心强,但他们缺乏自控能力,坚持性差,注意力不够持久,所以本课教学内容在设计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了以花样跳为主线,教学内容为辅,在教学中注重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开发创新。
四、教学内容:
1、开合跳
2、游戏:丢手绢
五、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身体的灵敏性、速度、弹跳性及耐力的身体素质。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花样跳的基本动作方法。
3、体验学习当中的欢乐和成功地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己,团结协作意识和竞争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腕摇绳的动作
难点:摇跳动作的衔接
七、教学过程:
(一)教材内容
1、跳短绳—开合跳
2、游戏:丢手绢
(二)教材分析
跳短绳主要是以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为主的教材,它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一些跳短绳的动作方法,包括握绳、绳长的丈量方法,摇、跳的技术。
2、增强学生身体的灵敏性,上下肢配合的协调性及不怕苦累的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积极进取的品质和良好的团队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手腕摇绳的动作;
教学难点:摇、跳动作的衔接;
(五)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直观法。
3、示范法。
4、集中练习法。
5、分组练习法。
6、合作学习法。
7、游戏法。
(六)教学准备
1、运动场地一块。
2、短跳绳60条(包括预备绳)
(七)教学环节
1、教学内容
2、阶段目标
3、课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