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植的劳动课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体验劳动的快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
劳动工具和肥料
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了解蔬菜的种植基本流程
课时:
8课时
教学过程
选择合适的蔬菜(1课时)
蔬菜的品种很多,但是有的不一定适合小学生种植,而且要考虑季节、种植面积和生长周期等因素。最终决定种植小葱,韭菜等适合盐碱地种植的蔬菜。
准备材料和工具(1课时)
种植蔬菜之前,先选好种子、工具与肥料
(1)选购种子时,要看清生产日期,选择有效期内的种子,要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误食,播撒时应佩戴手套。
(2)农具,是从事农业生产时使用的器具,多指非机械化的工具,也称为农用工具或者农业生产工具。
(3)我们使用铁锹,有铁质的和木柄的,用于挖土和翻土。
使用方法:双手上下握柄,铁锹尖儿向地面斜前方,一脚踏在铁锹上部分,双手和脚同事向下用力,使铁锹金属部分深入土壤。
“肥料是个宝,庄稼少不了”我们种植的蔬菜需要什么肥料呢?
实地考察,农民伯伯说有机肥料最好。
花卉市场卖肥料,可以咨询商家。
问家长:可以使用食物肥料,比如鸡蛋壳,淘米水等。
注意:制作或者购买肥料时必须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下,选择肥料要环保,使用时阅读说明书,佩戴口罩和手套。
种植:(4课时)
整地(2课时)
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和准备。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温床,整好地,才能播种或种植。
除草:带上手套,按照一定顺序用双手或者锄头,将杂草连根拔出去。
翻地:用铁锹或者锄头,将土壤由下而上翻起。翻的过程保持一个方向,一般翻起深度20-30厘米。
耕地:翻耕后将大土块弄碎,并用耙子平整土地。耕地深度一般为5-10厘米。
起垄做畦:用铁锹沿直线铲出一锹宽的沟,铲出的土顺势培在一侧成某某,按照规划将土地分成若干的种植区域----畦。
播种(2课时)
播种的方式有撒播、点播和条播。蔬菜的种类不同、生长周期不同,播种的方式就不同。
开沟: 在畦内开出深度适合种子生长的沟,深浅要一致。
播种: 在沟内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播种。
盖某某: 播种后要覆盖细土,将土面平整。
日常管理:(2课时)
间苗:及时拔除一部分幼苗,选留壮苗,使苗间空气流通、充足,保证幼苗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和肥料。菜苗长出真叶后,就要间苗。有些蔬菜根据生长特点,可能需要第二次间苗或者不断间苗。
间苗的原则是去弱留壮、去小留大、去病留好。间苗后要及时浇水,以防被松动后的小苗干枯。
浇水:蔬菜的生长对水的需求很大。
浇水的原则:浇水要适量,过多过少都不好。浇灌蔬菜的水最好是未经消毒的水或者雨水。浇水的时间最好是上午九点前,下午四点后。浇水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如喷壶、水管,要看浇灌的目的。
追肥:满足蔬菜中后期生长的需要而补充和调节肥料的过程。追肥的主要方式有冲施和撒施。
杀虫:虫害是蔬菜生长的敌人。除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农药杀虫之外,还有不少无公害的杀虫方法。
用草木灰杀虫。草木灰是指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可以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也可以在病株根际沟施草木灰,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自制辣椒水杀虫。辣椒水可以防多.治种植物害虫。在辣椒水制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眼睛和皮肤。辣椒水最好是即配即用,否则极易变质。如需一次制作多次使用,一定要低温保存。
收获的幸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大家的精心种植和管理,到了收获得季节。我们将一起收获蔬菜
关于种植的劳动课教案 篇2
一、教学总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种植、小研究、布置植物角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2、行为与习惯:鼓励学生养成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并能为保护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3、知识与技能:通过研究“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等小实验,增长学生的自然常识,学习小种植的基本方法。
4、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与种植有关的小观察、小实验、小游戏等研究性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共同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二、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种植、小研究、布置植物角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种植、小研究、布置植物角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难点:通过研究“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等小实验,增长学生的自然常识,学习小种植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人们特别是农民在春天会进行哪些种植活动,有条件的可拍摄照片或录象。
2、布置学生动手做黄豆、绿豆等种子发芽的小实验,来研究种子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3、让学生在家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种大蒜、种花的实践性活动,并及时作好有关记录。
4、师生共同开辟教师室植物角,作合理布置。
四、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种植、小研究、布置植物角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2、行为与习惯:鼓励学生养成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并能为保护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研究“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等小实验,增长学生的自然常识,学习小种植的基本方法。
难点:通过种植、小研究、布置植物角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三、教学过程
活动
(一)——新闻发布会
1、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你们知道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科学道理吗?
2、组织学生开展“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了解农民在春天进行的农事活动,在介绍中可适时展示相关照片或播放录象。
3、结合谚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理解只有春种才能秋收的重要性。活动
(二)——评选小小研究员
1、乐乐猴: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大人的照顾与呵护,种子发芽也需要一定的条件。通过实验研究,你观察到什么,获得哪些知识?小组交流一下。
2、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3、评选十佳“小小研究员”,乐乐猴发奖。
4、乐乐猴总结发言:同学们真是出色的小小研究员,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种子发芽需要水分、空气和阳光,这三者可是缺一不可呀!活动
(三)——“种瓜种豆”展示会
1、乐乐猴:同学们还开展了小种植活动,现在,让我们举办一个“种植种豆”展示会吧!
2、分组展示小种植的成果,要求挂上自制的小卡片,上面写着作物的名称、种植日期、使用工具和管理方法。师生自由参观。在参观的同时评一评“种植小能手”。
3、乐乐猴:你们种得可真不错!是怎样种植的?又是怎样管理的?请大家谈谈。
4、交流感受。在种植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体会?有哪些感受要告诉大家?活动
(四)——动手装扮植物角
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布置教室植物角,讨论管理措施。
作业设计: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大人的照顾与呵护,种子发芽也需要一定的条件。通过实验研究,你观察到什么,获得哪些知识?小组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研究“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等小实验,增长学生的自然常识,学习小种植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与种植有关的小观察、小实验、小游戏等研究性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共同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种植、小研究、布置植物角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难点:通过研究“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等小实验,增长学生的自然常识,学习小种植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
活动
(五)——“学有榜样”故事屋
1、同学们,我们把今天的学习活动在校园的花坛旁边进行,你们感觉怎么样?
2、是呀,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么美的环境离不开许多人的辛勤劳动。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位85岁老人的故事,好吗?
3、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马永顺会被评为“全球500佳”,他这样做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4、过渡:马永顺老人已经走在前面,用实际行动为地球妈妈添绿,向地球妈妈献上一份最美的礼物。我们可不能落后,得赶快行动起来呦。下面我们一起进入——
活动
(六)——“花草树木作用大”擂台赛
1、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花草树木作用大“展开知识竞赛,根据活动情况选出本期擂主。
2、原来花草树木的作用这么大,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了一个与树木有关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在哪一天?那一天要进行什么活动?
3、演示课件:歌曲《热爱地球妈妈》,学生学唱。
4、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同学们,为了让地球妈妈更美丽,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你准备怎样做?
5、学生讨论发言。
活动
(七)——小剧场:《和小树小草叫朋友》
1、随着擂台赛的结束,我们的小剧场即将开演了。同学们,请你们根据《跳皮筋》、《打游击》、《护绿小队在行动》这三个剧目,自己挑一个剧本,自由组合表演小队,赶快编一编、练一练。
2、学生自告奋勇上台表演时发给头饰,尽可能请几组学生表演。
(八)——护绿小队在行动
1、谁来说一说:你看见了哪些不爱护花草树木的表现?
2、组织学生成立护绿小队,做学校、社区的“护绿小卫士”。
3、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定期交流。
作业设计: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同学们,为了让地球妈妈更美丽,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你准备怎样做?
板书设计:
春天的种植
马永顺“全球500佳”,花草树木作用大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