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叮当》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能按照标记牌的要求制作风铃,并能在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感受风铃的美,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活动室挂起各式风铃)、音乐2段
2、教师自制风铃一串、各种材料标记(大、小各一)、标记牌和小篮子各一个
3、各种形状的衣架、每根绳子一端挂上各种形状的纸牌(上面画有吸管标记)
4、制作材料:木珠、光盘、吸管段、发夹、有孔的瓶盖、花片、夹子(分别装筐,并贴上标记)
5、每人一个小篮子、一份材料标记、笔一支
6、移动黑板、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欣赏:
1、带幼儿走进活动室。
师:今天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风铃,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小结)
远远望去,你觉得它们象什么?
小结:这么多风铃,它们有的象",有的象",真美啊!
2、师:想不想和自己喜欢的风铃去玩一玩?不过有的风铃都是用一根根细细的线串联起来的,很娇弱,等一会和它们去玩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千万别碰伤它们。一边玩一边还可以把你的发现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好吗?
(幼儿自由观察、播放音乐)
师:你在和风铃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主要发现颜色、造型、材料、大小、数量的不同)
小结:原来这些风铃是用不同的材料做成的,样子、颜色也都不一样,轻轻地一碰还会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真美啊!现在我们也来做一串漂亮的风铃,跟着音乐轻轻地跳舞吧。
(提示语:我是一串美丽的小风铃。 小风铃在")小风铃的舞跳得真美啊!跳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二、制作
1、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串特别的风铃。(出示自制风铃)它可是老师自己做的!看看它是用什么做的呢?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突出标记牌。将其中一块标记牌放入投影仪下讲解)
我们来看看牌子上有什么呀?原来这个牌子上有图案和数字,这叫标记牌。
看看有几个瓶子?几段管子?(数一数实物)
老师这串风铃用的材料和数量跟标记牌上的要求是一样的。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做一串漂亮的风铃好吗?
2、介绍材料:
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在投影仪下同时出示物品并逐一贴出相应的标记)
(边讲边示范)等一会请你先到桌子上去选一个小篮子,看清楚里面标记牌上的材料和数量,然后按照上面的要求到两边的材料筐里选择相应的材料装在小篮子里,到自己的座位上来做一串漂亮的风铃。做好以后请客人老师帮你检查一下,还可以请他们一起来欣赏你的作品。记得一定要看清楚标记牌上的材料和数量。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播放音乐)。
动作快的幼儿可制作第二串、先做好的幼儿放好篮子回座位。
4、教师帮助幼儿将作品固定在衣架上展示。
三、互相欣赏
师:我们快来欣赏一下自己做的风铃,真美啊!谁想把自己做的风铃介绍给大家?
这么多漂亮的风铃。让我们带回去打扮自己的教室吧!(请几个幼儿带着风铃回教室)
《风铃叮当》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运用绳线进行捆、绑、扎等方法制作风铃。
2、增强同学的自主学习和综合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
3、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发明的乐趣,感受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1、风铃的结构和其装饰方法。
2、鼓励同学大胆想象,发明性的运用资料制作独特而漂亮的风铃。
教学准备:
风铃示范作品、课件、毛线、彩色纸、剪刀、打孔针、双面胶、易拉罐、小巧的金属、小铃铛等。
教学过程:
一、 追溯古代铃声,导入新课。
1、课件(1)优美的音乐和清脆的风铃声将同学带入一种美的情境。
2、师提问:说说你在哪儿见到过风铃?风铃有哪些式样?风铃为什么能发出清澈的声音?(生回答)。
3、课件(2)欣赏生活当中美丽的、可爱的风铃图片。
4、课件(3)海边动画讲述风铃的传说。
5、课件(4)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了解风铃的结构。
1、提出问题:风铃由哪几个局部组成?同学看书自学找答案。
2、课件(5)出示风铃的结构图,师对照图片分析讲解。
3、师提问:生活当中哪些资料可以用来制作风铃?为什么?
4、同学答问。
5、课件(6)游戏选材
6、课件(7)选材归纳并小结。
7、师提问:铃铛怎样组合才干发出悦耳的声音?
8、课件(8)判断组合的正误游戏。
9、课件(9)组合归纳并小结。
10、课件(10)制作过程录象前段。
三、 第一次作业,体验感受。
1、 课件(11)设计制作一个声音悦耳的风铃。
2、 课件(12)制作过程录象后段。
四、审美评价,强化装饰。
1、老师出示实物几个,让同学观察比较。风铃怎样制作才会漂亮,声音又悦耳?
2、同学观察讨论。
3、指名答问。
4、课件(13)出示系列装饰美化过的风铃。
五、第二次练习,感受胜利。
1、课件(14)出示作业要求,和滚动同学作品图片。
2、同学制作,教师巡视做指导。
3、师生评价作业,对局部作业提出改进意见,对自身喜欢的作业表述自身的想法。
六、拓展知识,了解文化。
1、 课件(15)佛殿、宝塔图片。
2、 师生交换意见。
七、音乐祝福,结束新课。
1、 课件(16)在音乐与风铃声中送祝福。
2、 师生说再见,同学走出教室。
《风铃叮当》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3
[设计意图]
1.幼儿喜欢自然中不同的声音,3—4岁的幼儿喜欢自己制作一些东西,本次
2.活动就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在制作中探索,在探索中体验成就感、自信心。
3.本次活动以艺术(手工)为主,渗透了语言,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成就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制作中体验快乐、成就感。
2、尝试用两种材料串联组合的方法制作风铃。
3、倾听不同物体相互碰撞的声音。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风铃;
难点: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风铃。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制作风铃的材料:吸管段、小铃铛、瓶盖、一次性杯子、玩具等;
2)粗细不等的绳子;
3)制作一串风铃。
2、幼儿准备
1)幼儿经常玩穿珠子的游戏,锻炼
手眼协调能力;
2)喜欢自己动手制作。
[活动过程]
教师和幼儿一起踏着《铃儿响叮当》的音乐步入教室。
1、听一听,猜一猜
1)教师把自制的风铃藏在身后,摇一摇,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以变魔术的形式,把风铃变出来,来我们看看这串风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拿出许多准备的材料,你们看我们有好多材料,让我们一起来制作风铃,好吗?
2、制作风铃
1)幼儿自己制作风铃;
2)教师个别指导。
3、欣赏风铃
教师提示:小朋友自己穿了这么多漂亮的风铃,那你们能不能给其他小朋友说一说,你的风铃是用什么做的吗?
幼儿相互欣赏,相互说一说。
教师提示:那你们在摇一摇,听一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幼儿相互摇一摇,听一听,说一说。
4、延伸活动
我们自己制作了这么多漂亮的风铃,我们一起把它们挂起来吧!我们每天就能听到风铃的声音了。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风铃挂到窗子上。
[亲子活动]
我们今天在幼儿园里制作了一串风铃,回家以后找一找你们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制作风铃?给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串风铃带过来,好吗?
《风铃叮当》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4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教学重、难点:
1、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2、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
教具学具:
纸杯、纸盒、小挂饰、剪刀、胶水、彩纸、彩笔、彩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品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你喜欢风铃吗?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2、发展阶段:
师问: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给学生看老师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试问: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
制作方法与步骤:
(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
(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
(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
师问: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纸风铃?
三、学生分组制作。
四、欣赏、讲评作业。
五、课后拓展: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
《风铃叮当》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5
音乐。
师:轻轻的闭上你们的双眼,仔细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生:孩子们都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声之中。
师:(微笑着)神秘的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优美的风铃声,想到了许多漂亮的风铃。
师:哦,你们还真聪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欣赏生活中的风铃吧!
师生:共同欣赏(课件2)
师:从古到今有多少美丽的风铃,有谁听说过风铃传说的故事?
生:(齐声回答)没有。
师:好,那么我们就一块来听听风铃的故事吧!(课件3)
生:(快乐的)边看边听。
师:现在来谈谈你们对故事的感受吧!
生1:我认为风铃的起源悠久。
生2:我看出故事中的夫妻很恩爱,我们要对生活更加热爱。
师:大家想法很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体验制作风铃的乐趣,好吗?
生:(齐声)好。
出示课题:风铃叮当(课件4)
(反思:《教育学》上提到:“教师要创设一种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求,自觉的投入学习活动之中”。我想运用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情境来导入新课,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质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特别是故事的动画,更是深受三年级学生喜欢,气氛一度出现欢呼,为下面的学习敞开了一条通畅的道路。同时也给带来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怎样把握常规教学的“度”?如何在短时间内去深化教学?)
二、学美的方法
师:提问:风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请看书自找答案。
生:线、铃铛、铃帽。
师:我们看看他说对了吗?
(课件5)出示风铃结构图。
师:大家明白了吗?接下来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生活当中可以用来风铃的材料有哪些?铃当怎样才能发出声音?制作过程怎样?
生:分组讨论,认真而激烈。
师:看看哪组的讨论最有成效,指点小组成员答题。
生1:生活中可以用来做风铃的材料有许多,如小玻璃瓶、塑料、易拉罐、铃铛、钥匙、扣子等。
生2:有一种铃当本身有自己的声音,有些材料相互碰撞才有声音。
师:真不错,看来下面的游戏你们都能通过了。
《风铃叮当》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6
活动反思:
手工是孩子们把他们认为最美、最感兴趣的事物,借助各种材料,动手动脑把它们表现出来的过程,是孩子们对美的另一种创造。本次的美工活动《风铃叮当》我们大家的冥思苦想中,终于现形。
本次的手工制作主要是以螺蛳壳作为主要的材料,配合着吸管段的间隔串联的方法进行制作,充分利用了家乡的本土废旧材料,在环保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今天的活动我设计的环节很简单,最主要的难点在于孩子们对螺蛳壳的掌控,能不能用线穿过去呢,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挑战,但是好奇心使然,每个人都用心、耐心的去完成这一任务,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一串串风铃在他们的巧手下,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成型,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成就感当然也是爆棚啦。
聆风之教学材料前期准备
对于今天的活动,材料的准备是一件长远的事情,从刚刚接受这一任务开始,就开始琢磨:螺蛳壳怎样能让孩子们驾驭呢?
因为螺蛳壳的内部构造是螺旋形的,孩子们穿的过程中可能也是相对困难的,到底怎样让他们能够快速的穿过去呢,最终还是寻得一方法,在不破坏美观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便利,在螺蛳壳的尾部用剪刀挖大,这大工程还得多亏阿姨们的帮忙啦。串风铃的线该选取哪种材料呢?也讨论了很久,线太硬不好打结,太软孩子们又穿不过去,最后选取了色彩鲜艳软硬适中的尼龙线。后来又配上了小铃铛,风铃感觉已经有模有样了,准备活动完毕,算废了点心血呀。
聆风之教学活动进行时
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一手工活动非常感兴趣,能仔细的听,用心的做,每一个孩子都在挑战着这样的难题:穿螺蛳壳。
不过我发现在活动中对孩子们来说还是存在着一些困难的,有极个别孩子能够耐心的想办法用线穿过去,不过有些孩子因为耐心不够,会来请求老师的帮助,所以这节活动更像是师幼合作完成的了。但是最后的成果还是很让人欣慰的,小朋友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聆听风铃声,尔后享受成功。
聆风之教学后期讨论
因为教案是自己设计的,也肯定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也知道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在目标中可以更加贴切的将需要幼儿掌握的本领写进去,比如说掌握按照一个螺蛳壳、一个吸管段的间隔串联的组合方式。2、最近天气比较热,这个尼龙线在孩子们暖暖的手中感觉变的软趴趴的,又加深了幼儿穿螺蛳壳的难度了。3、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合作的方面体现的不是很清楚,但师幼的合作较多。4、整个活动设计的比较简单平淡,可稍微加深难度,将风铃变成螺旋形,可从一个螺蛳壳、两个螺蛳壳、三个螺蛳壳、四个螺蛳壳、五个螺蛳壳着手,让幼儿自己讨论要选择哪个入手,这样的话难度加深了,合作方面也更体现出来了。
但是整体来说,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孩子们完成的都比较成功,风铃在春风的吹拂下也更加显得动听悦耳,作为新教师的我,也希望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不断的进步。
《风铃叮当》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7
近期在班级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内的美术活动——《风铃叮当》。原有教案的基本流程为:出示自制风铃——介绍挂牌——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按照挂牌提示穿材料——展示风铃。本次活动的难点在于“挂牌”的设置,“挂牌”的要求就是让幼儿按照预设的内容决定风铃的悬挂物和数量。㈠存在问题⒈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有两个要求一个是穿,另一个则是按照图示穿(数量和种类)。首先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看着图示穿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还要根据图示物品的数量决定穿几个。几个量集合在一张小小的“挂牌”上,对于幼儿来说比较困难。⒉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准备的材料比价多,因此老师在前期的收集工作是很重要的,材料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幼儿完成本次活动的操作要求。⒊美术活动的目的 本次美术活动的目标是尝试用两种材料串联组合的方法制作风铃,根据目标可以把本次活动定义为手工活动,只是在手工的基础上渗透了规律排列。㈡活动实施 小班学习活动时间较短15分钟,因此缩短前后导入讲评的时间,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设计、制作。在活动中,我省去了“挂牌”的提示作用,直接出示一个隔一个和一个隔两个的风铃,让幼儿观察和讲述其中的规律,随后让幼儿亲自制作,有一部分孩子还是喜欢凭借自己的经验去装饰风铃悬挂下来的鞋带,在老师的提醒下才按照一个隔一个制作。㈢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把“挂牌”省略,直接出示两种穿的规律显得幼儿主动学习的成分较少,教师掌控的成分较多,建议在后期区域游戏中可以将“挂牌”投放进去,便于教师的指导和幼儿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