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黑熊

2023-12-18

中班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黑熊 篇1

  在《小白兔和大黑熊》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我播放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地听着音乐,一遍一遍地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的段落,即表现狼的音乐和兔子的音乐。然后我请孩子们根据音乐做大黑熊和兔子的动作,有的孩子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做小兔的特别机灵、一蹦一跳的;做大黑熊的就张牙舞爪的、边吼着边找着食物;而有的孩子则对活动毫无兴趣。

  分析:

  后来在课后我搜索到了相关的软件,又一次开展欣赏活动。开始时设置情境——用幻灯打出一片青草地的背景,然后在音乐中提示幼儿三五成群的扮小白兔,听着音乐合拍地学小白兔做动作。描述小白兔的音乐停止,要求幼儿动作也停止。接着又提示:“你们听,这时候又有什么小动物来了?”当小朋友能辨别出——是大黑熊来了时,我带着小白兔们赶快藏起来,不让大黑熊发现,当表示小白兔的音乐恢复后,小白兔重新回到草地上吃草,并表现出非常高兴的样子,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再加上我提供了相应的头饰,孩子们就更开心了。

  思考:

  同一教材却在两次的教学活动中取得不同的效果,原因在于前后两次活动的准备工作:第一次提供音乐;第二次提供软件、头饰。其实这也说明我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应该为活动创设相关的有利环境。

  即为幼儿创设欣赏音乐的环境指的是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材料教具的准备;二是做好欣赏前的心理准备,它是欣赏活动获得较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欣赏活动中要用形象化的主要语言、图片和有关教具等辅助手段,唤起听音乐的兴趣。其实在第一次欣赏时,我们就可提供图片、幻灯片等,加强孩子们对大黑熊和小白兔的生活习性、体型特征、行动特点的了解,并且教给一些大黑熊走路和小白兔走路的模仿动作,以此作为孩子们表演动作的准备。接着在欣赏时利用软件设置情境,帮助他们进入音乐欣赏的情景,把注意力吸引到听音乐中来。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用语言来引导、提示孩子们,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感受、体验及联想到的情节与内容用动作表达出来。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组织音乐欣赏前努力为孩子们创设有利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发展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中班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黑熊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合拍地做兔跳和熊走的动作,并根据游戏情节,随着音乐的变化及时变换动作。

  2、在游戏过程中,注意有节奏地控制情绪,共同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配套磁带。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合拍地做兔跳和熊走的动作,并根据游戏情节,随着音乐的变化及时变换动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情景导入法、示范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呀?”

  讲述故事《小白兔和大黑熊》,幼儿倾听。

  提问:

  (1)故事里小白兔和大黑熊在干什么呀?

  (2)你觉得它们这个游戏好玩吗?

  小结:原来呀小白兔们在玩躲猫猫的游戏,你们玩过这个好玩的游戏吗?

  基本部分

  1、知道乐曲的结构,并能跟随乐曲做动作。

  师:小白兔和大黑熊在玩游戏的时候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2、组织幼儿讨论:

  (1)音乐开始部分和中间部分有什么不一样?

  (2)音乐开始和结尾是不是一样的?

  (3)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再次倾听音乐,验证。

  小结:音乐开始部分是活泼轻快的,中间部分有点缓慢。音乐开始和结尾是一样的。

  提问:不同的音乐我们可以做不同的动作,那请你们想想,听到活泼轻快的音乐想做什么动作?听到笨重缓慢的音乐想做什么动作呢?

  3、组织幼儿一起学一学、表演动作。

  玩游戏“小白兔和大黑熊”,跟随音乐的变化及时变换动作。

  师:那你们想不想玩“小白兔和大黑熊”的游戏呀?

  4、组织全体幼儿在原位随乐曲做兔子跳、熊走的动作

  在第15小节,按节拍拍肩4次。全体幼儿找空间随乐曲做兔跳、熊走的动作,根据音乐的变化及时变换动作。

  5、分角色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组织一部分幼儿扮演小白兔,一部分幼儿扮演大黑熊,表演游戏。

  互换角色再次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及时躲藏,避免被大黑熊发现。)

  结束部分

  带领幼儿休息。

  “大黑熊要回家睡觉啦,我们也休息一下吧。”

  教学反思

  在音乐欣赏之前,我先在网上搜索到了该活动的PPT。活动时,我边出示PPT,边讲述故事。然后,播放音乐,请孩子们辨别音乐分几段,分别是谁在走路?孩子们很快就辨别出开头和最后是小兔子在走路,中间是大黑熊在走路,一共三段。接下来我分别播放小兔子和大黑熊的音乐,让他们用动作来表现出这两种动物走路的明显特点。在孩子们幼儿掌握好动作后,我引导他们再次完整地欣赏音乐,一起用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内容,孩子们做得可投入了。最后,我们分角色进行游戏。请个别幼儿扮演大黑熊,其他幼儿跟随我一起扮演小兔子,我们一起尽情地游戏了好几遍,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说还要玩。

中班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黑熊 篇3

  活动目标:

  1. 能熟悉乐曲旋律,知道a段音乐活泼、轻巧,b段音乐笨重、缓慢的特点。

  2. 能用动作表现小白兔和大黑熊的音乐形象。

  3. 能愉快地参与集体表演。

  活动重点:

  学会区分小白兔和大黑熊的音乐,并能合拍地做兔跳和熊走的动作。

  活动难点:

  能合拍地做兔跳和熊走的动作,并形象地表现出轻巧和笨重的动作特点。

  活动准备:

  1. 录音机、磁带。

  2. 课件:小白兔和大黑熊。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和《小动物走路》

  二、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借助课件欣赏)

  今天要讲一个好听故事给你们听。(播放课件)树林里,有几只调皮的小白兔一路上蹦蹦跳跳的,非常高兴地去找大黑熊玩,来到大黑熊的家,看到大黑熊还在呼呼大睡。小白兔们心里就想了,“大白天地,大黑熊还在睡觉呢,真是个大懒蛋!”小白兔们决定要和大黑熊开个玩笑。于是他们就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它,然后快速地躲了起来。大黑熊被吵醒了,起来东找找,西看看,什么也没看到,又懒洋洋地睡觉去了。小白兔一看大黑熊走了,又蹦蹦跳跳的跑出来,还大声的说:“我们在这儿!”

  幼儿来探索小兔跳和大黑熊走的动作。

  重点让幼儿表现出小兔动作的轻巧和灵活,大黑熊动作的笨重和缓慢。

  三、欣赏音乐,熟悉乐曲aba的特点。随音乐做动作。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之处。

  有一首好听的音乐就讲了这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专心地倾听音乐。

  2、讨论:音乐中的那段是小白兔跳,那段是大黑熊走?为什么?最后一段音乐又是谁出来了?和第一段音乐一样不一样?

  3、创编动作,并随乐曲做动作。

  音乐真好听,我们来为它加上好看的动作吧。听到活泼轻巧的音乐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手指相碰、食指碰腿)听到笨重缓慢的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如:双拳击腿、轮流踏脚等)

  4、分段欣赏并随乐曲做相应的模仿动作。

  5、指导幼儿随乐完整动作

  集体来根据不同的音乐变化不同的的动作。

  四、游戏“小白兔和大黑熊”。

  1、师幼游戏:幼儿随音乐做小白兔的模仿动作,由老师做大黑熊,进行分角色的游戏。

  2、幼儿游戏:教师选出几个幼儿做大黑熊,其余幼儿做小白兔。

  老师这回要加大难度喽,我要选一个小朋友做大黑熊,你们自己听好音乐,当听到轻快的音乐就是做小白兔出来跳,听到缓慢的音乐就大黑熊走路,小白兔要躲起来,大黑熊回家睡觉了,小白兔又出来玩了。

  3、分角色游戏。 一半幼儿扮演小白兔,一半幼儿扮演大黑熊,然后交换。

  五、结束活动:《欢乐舞》

  今天我们玩的很开心,我们一起来跳着欢乐舞回家喽。

  活动后的反思:

  《小白兔和大黑熊》是非常有趣的音乐游戏,aba音乐分别表现出小白兔和大黑熊不同的出场时间和动作特征,如何让孩子们在欣赏过程中,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呢?针对这次活动做了一个尝试,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特征的需要直观的焦距和具体的方式来解释音乐,所以我在欣赏歌曲之前,我制作了课件,自编故事《小白兔和大黑熊》引出本次的主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本次活动我把难点前置了,在故事结束后,让孩子们探索大黑熊走路和小白兔走路的特点,以及用动作很好地表现出这两种动物走路的明显特点。幼儿掌握好动作后,在幼儿欣赏音乐时,幼儿很轻松地就感受两种不同音乐性质,幼儿很准确地说出aba的结构,在表演时,他们一个个也很快得融入到音乐游戏当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层层递进法,教师逐步退出游戏,让孩子们成为游戏主导者,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是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的模仿大黑熊走路的面应该再拓宽一些,不仅仅表现它笨重,还可以表现它的肥胖等,教师的用语言应该更加生动形象一些,这样更加能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中班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黑熊 篇4

  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感受理解小白兔和大黑熊两个不同特征的音乐形象

  2、在活动中培养倾听的习惯

  准备:

  音乐,图片等

  过程:

  一、说说小动物走路

  出示小白兔和大黑熊图片,请幼儿说说小白兔和大黑熊是怎么走路的

  二、倾听音乐

  1、听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请幼儿说说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想象一下是什么小动物在走路,请幼儿学学

  2、听第一段音乐

  (1)猜小兔子还做了什么?并用动作表示,大家一起学一学

  (2)跟着音乐做动作

  3、听第二段音乐

  (1)猜大黑熊还做了什么?并用动作表示,大家一起学一学

  (2)跟着音乐做动作

  4、听第三段音乐

  (1)说说第三段音乐是谁?与第一段音乐一样吗?

  (2)猜猜小兔子要去哪里?一起来学学

  (3)跟着音乐做动作

  5、完整地听音乐,并引导幼儿在座位上做小白兔和大黑熊的动作

  6、讲动作表演出来

  三、听故事理解音乐

  这段乐曲还有一个还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四、听音乐做动作

  1、集体表演

  (1)师念故事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3)将对话加入到表演中去

  2、分角色表演

  (1)请幼儿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进行表演

  (2)交换角色表演

  五、结束

  让我们跟着小白兔和大黑熊一起回家吧

中班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黑熊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感受理解小白兔和大黑熊两个不同特征的音乐形象。

  2、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小白兔和大黑熊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学小动物走路,初步感知两种动物的不同。

  1、分别出示小白兔、小黑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1)这是谁?小白兔是怎样走路的?大黑熊又是怎样走路的?

  (2)引导幼儿分别学一学。

  2、教师小结:小白兔长的小小的,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很轻快;小黑熊长的大大的,起路来慢慢吞吞,很笨重。它们两个同住在一个森林里,大蘑菇是小白兔的家,茂密的草丛是大黑熊的家,有一天,天气很好,他们都从自个家里出来一起玩起了游戏。你们想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

  嘘!别吵!告诉你们吧!

  它们的游戏就在这段音乐里,让我们仔细听听好吗?

  二、倾听音乐,初步感受两段不同音乐的特点。

  1、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

  (1)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怎样?听后有什么感觉?(欢快)(缓慢)

  (2)你觉得这段音乐共有几段呢?

  2、第二次欣赏音乐。

  (1)组织幼儿讨论:音乐的开始和中间有什么不一样?

  (2)我们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活泼轻快地音乐呢?(幼儿自由发言)

  (3)幼儿听音乐练习。

  (4)我们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笨重缓慢的音乐呢?

  (5)幼儿听音乐练习。

  (6)组织幼儿讨论:音乐的开始和中间有什么不一样?

  3、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我们一起用动作把音乐表现出来吧,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

  听了这么长时间,你觉得音乐的哪些地方是表示小白兔的故事?哪些地方是表示小黑熊的故事?(幼儿自由讨论)

  4、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并在座位上用竖起耳朵和摸肚皮等动作来分别表示听到的小白兔和大黑熊的音乐形象。

  三、游戏表演,体验两个不同的音乐形象。

  奥,音乐中的故事原来是这样的,小兔和小黑熊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也来玩一玩好吗?

  1、教师扮演黑熊,幼儿扮演小白兔游戏一遍。

  2、引导幼儿自由分配角色,组织幼儿游戏。

  四、活动结束。

  小白兔、大黑熊你们玩的高兴吗?兔宝宝、熊宝宝要回家了,我们相互拥抱一下,说“再见”。

  活动反思:

  《小白兔和大黑熊》是一个很有趣的中班音乐游戏,这首曲子是ABA式的,分别表现出小白兔和大黑熊不同的出场时间和动作特征,如何让小朋友们在欣赏过程中,去感觉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中班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特征的,需要直观的教具和具体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音乐。所以在音乐欣赏之前,我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让幼儿先倾听与音乐相符的故事,然后引导幼儿在音乐中找故事中所描绘的内容:小兔蹦蹦跳跳地出来了,它们去找大黑熊,并捉弄了大黑熊。接着大黑熊被吵醒了,起来看看是谁,最后见大黑熊走了小兔又蹦蹦跳跳的,两种不同的角色,音乐形象也不同,小朋友们很快就辨别出开头和最后是小兔子在走路,中间是大黑熊在走路,一共三段。接着我分别播放小兔子和大黑熊的音乐,让他们用动作来表现出这两种动物走路的明显特点。在幼儿掌握好动作后,我引导他们再次完整地欣赏音乐,一起用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内容,小朋友们做得可投入了。最后,我们分角色进行游戏。请个别幼儿扮演大黑熊,其他幼儿跟随我一起扮演小兔子,我们一起尽情地游戏了好几遍,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说还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