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游戏教案:谁是小熊

2023-07-19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谁是小熊 篇1

  一、活动名称:

  音乐游戏。

  二、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三、班级:

  大二班。

  四、授课教师:

  。

  五、游戏主题:

  《谁是小熊》。

  六、课型:

  新授课。

  七、目标: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遵守纪律;附带学习数学加减法;学会在集体活动中做游戏,学会该游戏的主题歌曲。

  八、活动重点:

  让幼儿有兴趣参与游戏,并按照游戏规则参与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活动难点:转圈时有整齐队伍,抢座时讲安全文明。

  九、准备:

  1、在操场上画5米见方的方框,准备30个小凳子。

  2、口哨一个。

  3、协助人员一名。

  十、活动过程:

  (一)排队准备活动。

  1、站成四队,选好排头。

  2、将小凳子摆在方框内。

  2、说明有戏要领、规则:

  (1)1——8拍:幼儿围着凳子进行走动,手部自由动作,最后一拍停住。

  (2)9——11拍:围椅子速跑抢座,没有抢到的退出游戏,整齐地站在空地上,协助唱歌。(再次游戏时取出一个凳子)

  (3)12——15拍:师生问答:谁是小熊。

  (二)活动开始。

  教师教唱歌曲两遍,后面由协助老师领唱,幼儿跟住唱。

  第一轮:全班35人,场地安排32个凳子。

  1、由排头开始沿四周线边转边唱小熊的歌曲,有节奏的啪手。等歌曲即将唱完时,老师吹口哨,学生立即抢坐凳子。

  2、老师问大家:谁是小熊?剩下的3人就是小熊,幼儿指着没有坐凳子的小朋友说出他们的名字。将此三人带到后边站好队形。

  3、老师将小熊带到后边站好队形,随意附加数学加减法,并及时表扬鼓励。

  4、过度:老师指挥幼儿起立,协助老师从四方共取出6个凳子(参加游戏的人少时,可去掉1个凳子)。

  第二轮:依次进行。直至最后一名。

  (三)活动结尾:

  全体齐唱一遍歌曲,有秩序地排队上厕所,回教室将自己的凳子放好。

  (四)活动延伸: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数学、音乐学习,德育教育。

  (五)活动小结与反思: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能够有秩序的排队,听老师口令,兴趣浓厚,玩的开心。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谁是小熊 篇2

  一次,班里的小朋友拿了一个青蛙发条玩具来幼儿园玩,当时孩子们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并且还跟着小青蛙跳跃的节奏点头、拍手,直到发条松了小青蛙停下来为止。我从中得到了启发,想利用发条玩具不同的节奏,设计一个创意节奏活动。但是,这种发条玩具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了,为了顺利的进行这次活动,我通过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各种发条玩具,并且他们运动的速度也有区别。有些是快速的运动然后马上停止;有些是先快然后渐渐地慢下来,最后停止。我根据发条玩具不同的运动速度,设计了相应的、形象地节奏谱,并且用薯片筒穿上橡皮筋来做发条,作为活动中游戏的道具。材料选择的创意性和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成为本次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发条玩具,感知他们不同的节奏特点。

  2、理解一些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并能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进行表现。

  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2、发条龙虾一只。

  3、发条青蛙、玩具发条人手一份。

  4、录有拧发条声音的音乐,配班老师弹奏一段从快到渐慢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把玩青蛙发条玩具,感知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青蛙发条玩具。

  (1)、你是怎样让小青蛙跳起来的?

  (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3)、小青蛙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

  2、出示青蛙发条玩具跳的节奏谱,请幼儿跟着节奏学青蛙跳。

  (二)、出示龙虾发条玩具,让幼儿观察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龙虾发条玩具。

  小龙虾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龙虾爬的时候先是快的,再一点点、一点点的慢下来,最后停住了,如果你用手去碰碰他,他会再动一下的。

  2、出示龙虾发条玩具爬的节奏谱,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反复练习。

  (三)、我是发条玩具。

  1、能根据先快后渐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进行表演。当我们给发条玩具上满发条时,他就会按照不同的节奏来跳舞,现在我们也来做发条玩具好不好!那么,你想做什么发条玩具?

  2、戴上大发条,合作游戏。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谁是小熊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能随着音乐的变化做动作,感受音乐的快慢。

  2.倾听音乐,当音乐停止时迅速找到座位坐下。

  3.在“抢椅子”的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钢琴、小熊头饰。

  2.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已有“抢椅子”的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一、打招呼。

  “你们好!你是漂亮的女孩子,你是聪明的小男孩,我还知道你都是中班的小朋朋友。”

  “那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二、感知音乐,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一)感知音乐。

  1.师:“老师这儿有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拍拍手、做做动作吧。”(钢琴伴奏B段音乐)”刚才,我们是怎么拍手的?”

  2.师:“我们跟着这段音乐围着圆圈走一走吧。”

  师:“刚刚我们是怎么走的?”

  幼:走的时候,一会快,一会儿慢。

  师:为什么要一会快,一会慢?

  幼:因为音乐的节奏一会快,一会慢。

  (幼儿按顺时针方向随B段音乐有节奏地走一走,走时提醒幼儿注意听好音乐哪里快,哪里慢?音乐“叮”响起,幼儿就坐下。)

  (二)学唱歌曲。

  1.师: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椅子,自己的家。原来,一个娃娃一个家。可是,有一个小动物却没有家,它是谁呢?

  教师清唱歌曲A段。

  师:原来是小熊没有家。(出示小熊的头饰)

  2.师:小熊是谁呀?(教师用手有节奏地指小朋友)我们要找到它。(将这句话唱出来)

  师:小熊是谁呢?我们把它找出来,好吗?

  音乐A段+C段。幼儿坐在椅子上边唱边跟老师表演。在C段音乐时,教师给一幼儿戴小熊头饰,用手指向他,唱:小熊就是他。

  3.师:再来找一找,看看还有没有小熊了。

  根据完整的音乐,幼儿在圆圈上边走边唱边地表演。

  三、快乐游戏。

  1.师:小熊一会儿是你,一会儿是他,那小熊到底是谁呢?我们来玩一个“抢椅子”的游戏,就能知道谁是小熊了。

  2.师:游戏该怎么玩呢?我们跟着音乐在圆圈上走一走、唱一唱、跳一跳。听到“叮”的声音时,就找一张椅子坐下来。如果你没有找到椅子,那你就是小熊了。

  幼儿游戏。

  师:第一只小熊找到了。

  师:(对小熊说)小熊小熊,请到中间来休息一下,待会儿和我们一起唱歌,看我们做游戏,好吗?

  为小熊戴上头饰,评价幼儿的表现。

  3.师:再来找一找,还有谁是小熊呢?告诉你们,这次会有两只小熊被找到,看看他们到底是谁?

  第二次游戏,拿掉两张椅子放在圆圈中间,引导中间的小熊一起唱。

  师:哈哈,又有两只小熊被我们找到了。

  4.师:我们继续找小熊,这次会有三只小熊被找出来。

  第三次游戏,拿出三张小椅子放在圆圈中间,找出三只小熊。

  5.师:还有小熊吗?我们再来玩一次,看看这次会有几只小熊被找到呢?

  第四次游戏,拿出四张椅子放在圆圈中间,找出四只小熊。

  四、结束部分。

  “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这个小游戏了。今天你们玩得高兴吗?累不累?今天我们就玩到这里,下次我会带更好玩的游戏给你们,再见。”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谁是小熊 篇4

  活动目标:

  1.在随音乐说唱、做律动的过程中,逐步熟悉乐曲的结构和游戏的玩法。尽可能合乐的表达,

  2.通过听辩音乐信号快速反应,尝试根据词意创造性的进行歌表演;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调整动作的快轻重,并在音乐停止时找到座位坐下。

  3.在出现两人同时坐一张椅子的情况时,学习用各种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已有“抢椅子”的体育游戏的经验。

  2.将幼儿座位排成圆形。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幼儿感知并初步学唱歌曲《谁是小熊》A段。

  1.教师有节奏的范唱A段。

  2.教师将带领幼儿学唱,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创造性地表演,并注意唱准休止节奏和附点节奏。必要时可单独练习。

  (二)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游戏规则——听音乐信号,迅速找椅子坐下。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并邀请少部分的幼儿示范玩游戏。重点指导幼儿练习听音乐围坐椅子做小跑步的动作。要求顺着一个方向跑,且动作协调。并强调音乐停止时要立刻找到座位。

  2.讨论并制定游戏规则,并带领幼儿按此规则进行练习。

  教师:什么时候面对圆心进行歌表演?什么时候听音乐一个跟着一个绕着椅子跑?什么时候找椅子坐下?

  3.全体幼儿参与游戏,提出问题,解决困难。

  4.每一遍游戏结束时,教师问:“小熊是谁呀?”坐下的幼儿用手指着未坐的幼儿齐答“小熊就是他。”

  (三)幼儿完整听音乐做游戏“谁是小熊”。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发现音乐停止时能迅速找到座位坐下的好办法。

  (四)幼儿在变式游戏的过程会中,探索更丰富的玩法。

  1.教师播放音乐B段,引导幼儿发现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并尝试用动作表现。

  教师:仔细听,音乐变了吗?音乐快时怎么办?音乐慢呢?音乐轻时怎么办?音乐重呢?

  2.幼儿随音乐改变动作的快慢与轻重(如快快跑、慢慢跑等)来玩音乐游戏“谁是小熊”。

  3.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动作。

  教师:绕椅子可以做小跑步,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谁是小熊 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角色游戏活动,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复习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尝试描述图形的二维特征。

  3.启发幼儿用礼貌用语,进行简单的交往,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

  活动重点:

  在游戏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并愿意描述。

  活动难点:

  区分物体图形、颜色的二维特征。

  活动准备:

  1.小熊两个;小鸭、小兔、小猫挂饰若干;各种形状的礼物若干。

  2.供幼儿操作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小、颜色不同的饼干若干,贴有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标记的盘子各一。

  活动设计:

  一、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扮小动物,你愿意扮谁就选一个挂饰挂在身上。

  2.幼儿带上挂饰,你扮谁呀?(我是小兔、我是小鸭……)

  3.告诉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小熊小黑和小白的生日,我们一起去为它们庆祝好吗?

  4.怎么去呢?买些什么礼物呢?

  5.每位选一件礼物,你选的是什么?告诉你的好朋友。

  6.出发小熊家到了。(敲门进入)

  二、送礼物:

  1.告诉小熊自己送的是什么礼物,并祝小熊生日快乐。

  2.按小动物分组把礼物送给小熊。

  3.请个别幼儿把礼物按图形分类。

  三、小熊请客人吃饼干:

  1.小黑和小白准备了点心给你们吃,(出示两盆饼干)小黑准备的是奶油饼干,小白准备的是葱油饼干。

  2.小黑请每位吃一块饼干,与你的好朋友比一比,饼干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描述自己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图形的饼干?

  3.小白请家动脑筋:

  (1)请小鸭吃红的三角形饼干;

  (2)请小兔吃黄的圆形饼干;

  (3)请小猫吃绿的正方形饼干。

  四、结束部分:

  1.我也准备了一份礼物(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2.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等到明年再来给小黑、小白过生日。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谁是小熊 篇6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并随着音乐协调地做动作、小跑步等动作。

  2、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3、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过《看谁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2、学习游戏玩法,请部分幼儿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顺着一个方向做走步动作,音乐停止时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组织幼儿掌握游戏结尾(三)音乐停止后,教师立即问家:“小熊是谁呀!”幼儿边唱着回答边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儿。

  4、变化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与力度。引导幼儿表现爬山、走崎岖的道路、钻树林等情节,表现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四、完整游戏。

  游戏玩法:幼儿座位排成圆形(椅背朝里),椅子数少于幼儿人数1张,幼儿围着椅子站成圆形。

  音乐(一)幼儿面对圆心,边唱歌边表演。

  谁是小熊歌词:

  一个娃娃一个家,

  小熊小熊没有家!

  小熊是谁呀?

  我们要找到他!

  小熊是谁呀?

  我们要找到他!

  教学思

  在这个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并没有积极的投入,歌声也不是很优美,这时我让小朋友们根据音乐分成小组自己边唱边玩,兴致完全提了起来,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