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环境教育活动的教案

2023-12-16

幼儿环境教育活动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梵高的作品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观点。

  2.锻炼孩子们的握力。

  3.培养孩子们的组织能力和表达力。

  活动准备

  梵高的代表作品,胶水,颜料,棉布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1.看梵高的照片,一起谈论

  大家认识这个人吗?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大家想看梵高的画吗?看过画后有什么感想呢?

  [展开]

  1.欣赏梵高的“向日葵”

  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呢?

  看过这幅画后有什么感想呢?

  ①一边看梵高的画一边讨论一下这些画有什么特征。

  梵高的“向日葵”:梵高经常使用厚涂绘画法。厚涂绘画法是指把颜料厚厚的涂在画布上,把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充分地变现出来的一种画法。

  ②老师讲解一下梵高的故事

  梵高:文森特·威廉·梵高是荷兰的著名代表性画家,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手笔塑造出了他的个人特色。代表作品有《梵高在阿尔勒卧室》、《星月夜》、《咖啡馆夜市》等等。

  ③讨论一下有没有和梵高的画差不多的画画方式,是什么呢?

  2.用梵高的方式画画

  我们也像梵高那样厚厚的涂上颜料画画呀?

  ①在纸上厚厚的涂上颜料

  ②在颜料晾干之前用棉布蘸上胶水涂在颜料上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完成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出示图片]

幼儿环境教育活动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交流分享观察收集的有关糖果的信息,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

  2、从种类、味道、形状、包装四个方面来比较糖的不同,并能让幼儿体会帮助他人和制作糖果带来的乐趣。

  3、教育幼儿懂得换牙卫生,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幼儿做的观察记录、幼儿收集的各种糖果、幼儿设计的糖纸、葡萄糖一瓶、大头儿子图片、(跳跳糖、花生、葡萄干、糖芯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交谈“我喜欢吃的糖果”。

  二、幼儿分成四组

  糖的种类、糖的味道、糖的包装、糖的形状

  请每组幼儿为自己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1、幼儿自由讨论

  2、选出小组“发言人”

  3、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每组幼儿的观察记录

  教师和幼儿一起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并采用竞赛—“你问我答”的形式调动幼儿积极性。

  重点:教师要灵活引导幼儿对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对个别幼儿提出的价值不大的问题,能巧妙转移并迅速引导幼儿回到主题中。

  三、教师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

  1、说说糖的由来(主要从甘蔗、甜菜中提炼)

  2、重点介绍糖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3、请幼儿品尝跳跳糖,感受糖果带来的奇妙感觉,把活动引入高潮。

  4、出示大头儿子的图片,配合说说换牙时的注意事项,教育幼儿懂得爱护牙齿,会正确的刷牙。

  请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动手设计制作糖果,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制作糖果的快乐。

  延伸活动:品尝糖果

幼儿环境教育活动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手型进行绘画,指导幼儿依据手型进行绘画。

  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师:其实,我们的手不仅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请小朋友用你自我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幼儿自由变)

  提问:谁来告诉教师和小朋友,你用手型变换出了什么你是怎样变的

  二、幼儿尝试手型画的画法。

  1、请幼儿欣赏教师的范画,启发幼儿胆想象。提问:这些画是以身体部分进行绘画的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明确以手型进行联想绘画。

  2、师小结:先把自我变换的手型放在纸上不动,再用握笔的手沿手的外型轮廓画,画出的图案就叫手型画。然后再根据你画出的图案进行添画。

  三、幼儿尝试创作手型画(教师提绘画要求)。

  1、先变换手型,然后再画变换的手型,再根据你画的手型来添画涂色。

  2、鼓励幼儿自我动脑筋,胆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案。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1、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重点难点来进行评价。

  2、根据幼儿的构图、布局、线条、色彩进行评价。

  3、幼儿把自我的作品展示在画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