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2023-11-22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活动过程:

  (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家长洗手、老师组织幼儿排队如厕、洗手,布置好场地准备和家长一起包汤圆,教师安排好家长和幼儿分成6小组进行包汤圆、

  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感受与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庆祝佳节的快乐,萌发爱老师、父母、同伴的情感。

  2、乐于交往与分享,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活动过程:

  1、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

  (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3)、开展亲子活动: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团结祥和的欢乐。

  2、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3、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月饼,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1、环境创设。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幼儿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儿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幼儿当观众。互相轮换。

  活动建议

  1、此活动可结合自然领域的活动进行。如在节前节后安排观察月亮、绘制“月亮变化册”等。

  2、此活动为系列活动,分多次进行。小班可只进行前几个活动。各班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数学活动,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饼、水果等。

  3、有条件的幼儿园,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或是月光下举世闻名行“中秋月光联欢会”,教师配乐为幼儿讲月亮的传说,讲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尝月饼、水果,赏月,举办化装舞会(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场地布置制作材料的准备表演节目的准备

  活动形式:全园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园长致辞—欣赏故事—制作月饼—师生节目表演(分享石榴)—亲子分享月饼。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园长致辞

  (三)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饼

  1、中秋节吃什么?

  2、老师示范做月饼。

  3、幼儿动手做月饼。

  师生表演

  学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亲子分享

  人员安排:根据情况自行拟定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3、掌握月饼的制作方法。

  4、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传统精神,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5、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及独立组织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2、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3、掌握月饼制作的步骤和技术要领。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了解调查问卷设计的方法。

  3、掌握月饼的制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通过不同方式,查阅有关中秋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习俗的资料、搜集月饼图片。

  2、一份调查问卷。

  3、掌握月饼的制作方法。

  4、准备制作月饼所需要的材料、工具。

  学生准备:

  1、通过不同方式收集我国关于中秋节的民间传说、风俗习惯。

  2、完成“走进中秋”活动方案

  活动课时:二课时

  五、活动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

  1、中秋节的习俗

  2、设计中秋节问卷

  二、活动目标:

  1、能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3、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传统精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及独立组织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2、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教学难点:

  1、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通过不同方式,查阅有关中秋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习俗的资料,搜集月饼图片。

  2、一份调查问卷。

  学生准备:

  1、通过不同方式收集我国关于中秋节的民间传说、风俗习惯。

  2、完成“走进中秋”活动方案。

  四、活动过程:

  (一)诗句导入新课

  师出示诗句:遥望明月共此时,欢度佳节同相知。

  生齐读。这是描写什么节日的?

  (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什么节?(团圆节)

  师: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似盘的朗朗明月,期盼着家人的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那么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二)资源共享

  师:有关中秋节的故事丰富多彩,你都搜集了有关中秋节的那些故事?

  1、小组合作讨论自己小组制作的“走进中秋”活动方案。

  2、各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

  我国历史悠久,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不断的发展,节日文化形式也不断的变化着。那么,你都知道我们当地中秋节的习俗吗?

  3、小组合作讨论,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4、各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让学生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有很多)

  师小结: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很全面,从中可看出,人们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所以,这些形式不仅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同时也寄托了整个民族的憧憬,可以说是一颗千百年来、岁月长河中璀璨的明珠。

  (三)补充资料

  过渡: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秋节的习俗也不尽相同。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秋节的习俗。

  出示课件

  1、有关香港过中秋节最富特色的习俗—舞火龙。

  2、中国台湾高山族的托球舞游戏。

  3、侗族在中秋节青年男女参加芦笙表演和对歌比赛。

  (四)设计中秋节问卷

  谈话: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庆祝节日的形式也丰富多彩,那人们对中秋节有哪些了解?我们通过什么形式去了解人们对中秋节的认识?学生讨论汇报。

  师引出作调查问卷。

  师介绍(调查问卷是管理咨询中一个获取信息的常用方法。调查问卷从短小的表格到详细的说明可以有不同的规格和多种样式。由于这种方式功能齐全,应用广泛,如何设计问卷使其能够恰当、高效地满足多种目标,就显得极其重要。它是市场调查的方法之一)

  1、师展示制作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从形式、内容上分析)

  2、引领学生分析课本中的调查问卷。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对中秋节的了解,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敢不敢试一试?

  3、小组合作,设计调查问卷。

  4、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引导学生对问卷内容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改。)

  (五)全文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秋节习俗内容的丰富多彩,感受了中秋文化的魅力。这也充分体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悠久。

  (六)拓展创新

  1、课下搜集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中秋节的习俗。

  2、课下完成自己设计的中秋节的调查问卷。

  七、板书设计

  月圆中秋情

  中秋节的来历故事丰富多彩

  中秋节的'习俗形式多样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月饼的制作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的制作步骤及技术要领。

  2、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

  3、了解月饼蕴涵的节日文化,加深对中秋节文化的理解。

  4、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三、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月饼的制作步骤及技术要领。

  教学难点:制作月饼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准备不同造型的月饼图。

  2、通过多种方式,掌握月饼的制作方法、工具、材料等。

  3、准备制作月饼的材料、工具。

  学生准备: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月饼的制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导入: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生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一个习俗。八月十五刚过,那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些什么?

  生回答:(冰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出示课件月饼图。

  师生谈话:同学们看到这美丽的月饼想不想吃?那你们愿意自己动手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二)学习方法,掌握要领(资源共享)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的制作月饼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

  (1)工具:月饼模子、蒸笼、面板等。

  (2)材料:面粉、豆油、碱水、豆沙馅、鸡蛋、转化糖浆等。

  4、学习制作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厨房内的蒸笼里蒸熟。

  制作月饼,快乐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月饼。

  (2)、师提出活动要求:注意安全、友好合作、讲究卫生、大胆创新。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学生团、压、捏、刻、印等技能,引导学生做出各种各样的不同形状、不同花纹、不同颜色的月饼来。

  (3)、带领学生边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边把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入厨房的蒸笼里。

  (四)、交流体验、分享收获

  (1)、师生一起交流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师组织交流:制作月饼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想法?有哪些体验和收获?谈一谈。

  (五)、品尝月饼,送出祝福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月饼,谈一谈感受,说一句祝福的话。

  1、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七)课外延伸

  回到家和家人一起做月饼,并把月饼送给你的家人、好友表达你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七、板书设计

  月饼的制作

  制作方法工具材料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为了使孩子们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活动前让孩子们自己和家长一起买月饼,带月饼到幼儿园,并请家长们配合晚上和幼儿在家一起观赏美丽的月光。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7

  一、活动结构

  1、活动主题:浓情中秋,xx月明

  2、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16:00——19:00

  3、活动地点:花园中庭(暂定)

  4、参与人员:全体业主

  5、活动形式:

  舞台区:合适位置设一舞台,供游园会开幕式使用;

  游戏区:设置各类互动游戏(共x个);

  兑奖区:随时为游戏参与人员兑换奖品;

  二、活动流程

  1、开幕式:简单的仪式祝福业主节日快乐,表达物业公司的慰问;

  2、主持人宣布大家可自行在厂区内游玩及注意事项。

  三、游戏具体细节

  1、乾坤转移:2分钟内,将10粒玻璃珠用竹筷夹到相距2.5米的另一只盘里。游戏过程中,玻璃珠如果掉落,必须在拾回原处后方能继续。2分钟夹到5个珠,可得奖票1张;(同时设置两组进行游戏)

  道具:玻璃珠50颗、筷子5双、盘子10只、秒表1只、2把椅子;组织人员:2人

  2、超级保龄球:10瓶小矿泉水,排成边长为1米的等边三角形,参加者站在5米外,双手滚出篮球。倒3瓶得奖票1张。注意:凡有出现抛、弹、砸等动作者,一律不给奖券;

  道具:罐装可乐10瓶,篮球1个,粉笔1支、2把椅子;组织人员:2人

  3、吹乒乓球:准备好10个等高的杯子。每个杯子都要装满水,竖排。每5个杯子排成一排,摆成两排。每排的第一个杯子都要放一个乒乓球。参赛者要将乒乓球从第一个杯子吹向另一个杯子,一个一个地吹,不能跳杯子。若乒乓球吹落了,则不能得奖。若一次性吹完则可得奖票1张,每次两人参加;

  道具:杯子13个、乒乓球两个、2把椅子;

  组织人员:2人

  4、毽舞飞扬:参赛者所画的圆圈内(直径为1.5米)先右转四圈,再左转四圈(15秒),然后在原地踢毽子,踢足五个算过关。获奖票1张;

  道具:1支粉笔、1个毽子、1个秒表;

  组织人员:2

  5、吹焟烛:点起五根焟烛,在0.5米距离前划一个倒八字,30秒内能吹熄前方五根焟烛的可得奖票1张,参赛者不可前倾,每次可参赛两人;

  道具:焟烛50根、粉笔1支、高桌1张、2把椅子、打火机若干;

  组织人员:2

  6、眼光独到:准备好5支筷子,5个空啤酒瓶,将啤酒瓶一字排开。参赛者站在啤酒瓶的一侧,离瓶子60厘米的距离,手臂平直,瞄准瓶口,放掉手中筷子。如果筷子掉进瓶里,每次五支筷子,投入3支便是胜者,可得奖券1张;

  道具:空啤酒瓶5个、筷子若干、2把椅子

  组织人员:2人

  7、画像:活动者蒙上双眼,听到组织人员口令后,原地转3圈(圈直径为一米),向前走3米,贴眼、鼻、嘴在头像的要求位置。贴对大概位置者得奖一份,时间为3分钟,每次2人参加;

  道具:人物头像2张、白板磁吸10个、布2块、椅子2把;

  组织人员:2人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8

  一、活动目的:

  我们结束了漫长的假期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在这重逢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中秋节。

  于是我们举办“中秋灯谜会”让全书院的师生们感受节日的浓厚氛围,以及家庭的温暖。

  二、主办单位:

  三、活动主题:

  中秋节猜灯谜

  四、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3日星期日晚上8:00——9:30

  五、活动地点:

  D1与D2之间的过道

  六、活动对象:

  七、活动流程:

  1、海报的制作(宣传部)注:海报在9月18日就摆出

  2、9月23日下午5:00派工作人员到活动地点布置场地:

  ①派人到会议室搬两张桌子六张凳子,到老师办公室搬音响,搬展板到活动场地(到时候根据人数安排)

  ②插3根竹子,用两条绳子将分两层竹子连起来,再将灯谜挂在绳子上,和黏在展板上;

  ③3个男生和几个女生负责会场的灯笼,宣传栏布置;

  ④其他导生配合工作。

  3、活动开始:

  ①五名导生在灯谜被拿走后负责绑上另一个灯谜(看到有用手机的要温馨提示一下)

  ②负责对答案和盖印章

  ③根据学生拿来的灯谜的派发礼物(答对一题得卡套,两题得香皂盒,三题得伸缩笔一支)和回收灯谜。

  ④负责在大门口宣传灯谜的活动和派发抽奖号码,鼓励更多人来参加。

  ⑤九点钟抽奖。

  (剩下的导生可以按实际情况相互帮忙)

  4、活动结束,清理好活动场地

  八、活动用具准备:

  灯笼,音响,竹子,活动奖品,夹子,展板,印章,桌子椅子,绳子,LED灯

  九、活动预算:

  LED灯共241元(29元/7串 13元/2串 12运费)

  LED灯笼97、5元(LDE灯笼15x3.5LDE荷花灯10x3.5运费10元)

  礼品共168元(卡套0.3x80 香皂盒0.7x70 伸缩笔1、2x50 运费10元 按摩器5x5)

  夹子共18元 (6x3)

  双面胶2元

  合计:536.5元

  十、联系方式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9

  一、 活动目的

  借着节日活跃公司气氛,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实现公司与员工间的互动,密切内部的人际关系,活跃身心,使员工能以更蓬勃的朝气,更积极乐观的心态、更融洽的关系投身于工作,巩固企业文化氛围,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营造以公司为家的温馨情怀,现将相关活动申请如下:

  二、 活动主题

  相聚“金”秋,共度“家”节

  三、 游戏

  1、六人五足

  规则:六个人一组,同时两组或更多组参加,绑住每组六个人的一只左脚和另一个人的右脚,规定来回一段距离, 看哪组能最先到达目的`地,哪组获胜。这是个体现团队精神的游戏。 道具:绳子若干

  2、猜灯谜

  5-6个人一组,在十五分钟之内,在公司范围内找到红灯笼,猜出灯谜,十五分钟后统计哪个队获胜,获胜小组成员有奖励。并获得一个积分。如发现手机百度者,取消这局的参赛资格。获胜团队有一份精美小礼品。

  道具:小红灯笼,灯谜

  3、气球运输

  规则:一般由6-8个人一组,所有队伍完成吹气球的任务,大小按照主持人手上的气球为准。25个有效即可,多了没收少了补充。 任务:在起点线前后站好,前排队员大腿内侧夹住气球,再一个气球放到腰部以上位置,后面队员前胸贴住气球,两人配合将气球运输至终点然后将胸部的气球挤爆记录成绩,当第一组已经完成了后面紧跟着要赶快准备,如此循环,在5分钟内挤爆的气球数量最多为第一名。获胜的团队有精美小礼品一份。 道具:气球

  4、撕名牌

  两队pk,以晋级赛的方式进行,最后总决赛。

  规则:一共四个人玩游戏,分为ab两组,ab两组分别两个人,每个人后背上都会贴上自己的名字,这里叫做名牌,然后对战开始,双方可以采用运动战或者正面对战,就是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把对方后背上的名牌撕下来即为胜利者,比如a队两个人把b队两人的名牌全部撕下,即a队获胜!,如两队刚好1比1,则先休息,下一组先比,等比第一场完再继续。游戏非常简单。

  应注意的地方:

  1、 双方撕名牌时必须在规定的场地内

  2、 对抗过程中动作不得过于粗鲁,双方不得闹圈的方式进行

  3、 危险场地则必须双方停止到安全场地后继续

  4、 过程中必须以主持人口哨为准,停止后继续。再进行判定胜负。

  道具:无

  四、 活动时间:

  待定

  五、 活动地点:

  仓库门口(待定)

  六、 活动对象:

  公司全体员工

  七、 奖品:

  毛巾、牙刷、纸巾、雕牌洗衣粉、

  八、活动费用预算

  略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10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如期而至,望着天上皎洁的圆月,你会想起谁?也许今日不能点百盏灯,也许再也没有意味深长的邂逅,但至少猜灯谜的趣味依然在。

  小小的一句灯谜,亦庄亦谐,是中国古老的文字游戏,是中国最睿智的文学,怎么能让人不怀念。

  一、活动主题:

  浓情中秋,情系财经

  二、活动意义: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大众参与活动的形式,让每个人体会中秋文化的魅力,在各种节日冲击中国文化节日的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活动目的:

  在祖国生日之际,在红色之月,在文化西化的年代,重温中国文字的美好,也为师生带来一些高雅的乐趣。

  很多同学之间缺少主动性、配合与交流,可以通过此次活动的调动性,增进友谊,给以感染。

  四、活动对象:

  财经系全体师生

  五、活动时间:

  9月13日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9月5日,了解奖品所需资金,确定题量和奖品数目9月6日,收集灯谜及安排工作人员。

  (2)前期宣传,9月7日,张贴海报宣传、大型背景喷绘。

  (3)活动布置,用绳子将挂有附灯谜的灯笼串联一起,在将灯笼放在空中跑道左边的围墙上,每个灯笼隔1、5m,每位工作人员负责看相应的灯笼,活动参与者若知道谜底,讲撕下选中的灯谜,去旁边的兑奖桌告诉工作人员编号及答案,若答案正确,则可当场获得奖品。

  (4)活动结束阶段,落实好场地的清理工作。

  七:策划主办单位:

  财经系学生会承办单位:财经系学生会

  赞助单位:

  经费预算:灯笼(4元/个×30=120元)蜡烛(0.5元/支x30=15元)

  绳子(0.5元/mx80=40元)

  奖品:略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11

  一、活动背景: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节的习俗也很多, 中华民族的节日有很多,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儿对其有深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时值中秋节的来临之际,为了提高孩子们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2、通过讨论和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体验和伙伴老师一起过节日的快乐并学会分享;

  4、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反映中秋节的环境,如张贴有关中秋节的挂图;

  2。家长帮助孩子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为孩子准备一块月饼;

  3。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及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四、活动过程:

  (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课题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探寻中秋节的来历,鼓励小朋友自己介绍,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

  (4)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请小组派代表讲述。

  (5)"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让小朋友分享、品尝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6)最后环节:听故事《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离开自己的妻子,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有一个心术不正,名叫逢蒙的人听说后,就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广寒宫。

  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后花园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

  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为了使孩子们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活动前让孩子们自己和家长一起买月饼,带月饼到幼儿园,并请家长们配合晚上和幼儿在家一起观赏美丽的月光。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12

  活动:

  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主要涉及领域:

  艺术

  活动目标:

  1、了解歌词资料,初步学唱歌曲,并能用歌声表现民歌的欢快风格。

  2、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坚持一致。

  活动准备:

  幼儿学习过秧歌舞。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资料,学唱歌曲。

  (1)再次欣赏歌曲。

  (2)在提问和重点欣赏的过程中,解决学唱歌曲中的问题。

  (3)团体演唱歌曲。(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动作。

  (2)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13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常娥奔月》。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1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月饼,PPT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出中秋节

  1、《小小的船》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2、理解儿歌里的内容(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月亮变圆又是什么时候呢?

  二、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三、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关于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15

  活动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并且口味多样。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自带一块月饼(品种不一);教师准备苏式和广式月饼各一块,水果刀一把。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月饼的多种样式。

  难点: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过程

  1、自由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师:盘子里有什么?我们一般在什么时候吃呢?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感觉怎么样?

  2、观察苏式月饼和广式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口味

  (1)师:你们猜猜,这两块月饼里的馅儿一样吗?(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2)师: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说说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3、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师:你还吃过什么样的月饼,向大家介绍一下。

  4、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

  引导幼儿懂得月饼是中秋节人们喜爱吃的食品。

  我做的月饼喷喷香—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了月饼。

  材料准备: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小盘子;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制作月饼的视频。

  活幼重难点

  重点:了解制作月饼的过程。

  难点:掌握团圆、压扁的技能。

  活动过程

  1、创设超市的环境,引起幼儿制作“月饼”的兴趣。

  教师以与“娃娃”的对话引入:班内的“超市”要卖月饼了,需要小朋友帮忙制作。

  2、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交流和讨论。

  师: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看视频,了解方法。

  先让幼儿认识材料和工具,知道使用的方法;然后,观看视频,了解制作月饼的过程。

  4、指导幼儿自由尝试制作“月饼”。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请幼儿欣赏自己做的“月饼”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要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体验成功的欢乐。

  活动延伸

  创设“月饼”展示台,将幼儿制作的“月饼”分类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