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创意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瓶子及其功用。
2、了解各种瓶子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科学区内为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瓶子,办一个瓶子展览。
2、操作材料:油、盐、酱、水、小鱼、鲜花、药片模型
3、知识准备:活动前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家中所用的瓶子。
4、瓶子乐器表演:在不同的七个瓶子之中分别放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敲出一定的节奏。
活动过程
一、参观活动:引导幼儿在科学区内自由参观,交流自己的感受,对瓶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小朋友们看在我们的科学区里有各种各样的瓶子,今天我们举行一次瓶子展览,你们想参观吗?老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里都有哪些瓶子?摸一摸这些瓶子都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瓶子?(幼儿自由观看、交流)
二、认识活动:了解瓶子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
小朋友们都看得很仔细,谁能告诉老师这里有些什么样的瓶子?有哪些颜色?都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最喜欢哪只瓶子?为什么?
三、分类活动:分小组用篮子对瓶子进行分类
这些瓶子该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根据材料的不同、颜色、形状的不同把它们送到各自的家中,如:塑料做成的瓶子和玻璃做成的瓶子要放在不同的篮子之中……小朋友们现在赶快开始送吧,比一比谁送的又快又对!
哎!这是什么瓶子?(陶罐)请小朋友们过来看一看、摸一摸、讲一讲,它与其它的瓶子有什么不同。
四、交流活动:总结瓶子的作用,了解一些特殊的瓶子
这些各种各样的瓶子有什么用呢?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交流。瓶子除了盛东西还有什么作用?
生活中,除了这些瓶子,还有什么特殊的瓶子?(氧气瓶、热水瓶、景泰蓝等)它们都有哪些用处?
五、操作活动:教师根据提供的各种调料、水、小鱼、鲜花、药片模型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最合适的瓶子。
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调味品、水、金鱼、鲜花、药片模型等,请小朋友们为它们找到最合适的瓶子,尽量用各种瓶子去试一试。
六、讨论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并谈论各种各样的药瓶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刚才小朋友们帮许多东西找到了最合适的瓶子,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用什么瓶子装什么东西?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自由交流。例如:农民伯伯用过的农药瓶、医院里用过的药瓶随地乱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环境污染?
七、欣赏活动:观赏用饮料瓶、啤酒瓶、酸奶瓶等制作的乐器进行表演。
今天老师将小朋友们收集的各种瓶子,制成了乐器,请小朋友们欣赏乐器表演。(若干名小朋友用筷子敲打不同的瓶子进行器乐合奏)
活动延伸
制作活动:收集更多的瓶子,制作各种有用的物品创作活动。
表演活动:瓶子乐器表演。
宣传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有害的瓶子不要乱扔。
瓶子创意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瓶子在宝宝的生活中多处可见,我们常见到宝宝抱瓶子、滚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们对用各式各样的瓶子玩游戏青睐有加。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我挖掘了瓶子对宝宝的教育价值和潜能,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验,感受玩瓶子所带来的乐趣。
2、让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地与同伴和老师交往,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歌曲《照镜子》《大猫和小猫》《小老鼠和小花猫》。
2、各种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上贴2~4个五角星,调羹、蚕豆、花生等自然物若干。
3、粘贴“老鼠”用的眼睛、胡子、尾巴。
4、小猫胸饰每人1个。
活动过程:
(一)瓶子操
1、宝宝扮小猫随《照镜子》音乐抱着瓶子(没有瓶盖)做操:变高、变矮、变胖、变瘦。
2、宝宝们互相比较瓶子的大小、高矮、胖瘦、长短等。
评析:《照镜子》音乐中的情节正好和瓶子的特征相匹配,音乐也为宝宝比较瓶子做了铺垫,这就调动了宝宝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盖瓶盖
1、请宝宝仔细看看瓶子上缺了什么?并进一步引导宝宝认识瓶盖的各种颜色(红、黄、绿、蓝、白、黑)。
2、要求宝宝给自己的瓶子找个合适的瓶盖。
3、数数瓶盖上点子的多少,并互相比较多与少。
4、喂瓶娃娃吃东西,引导能力强的宝宝注意将五角星与食物数量相匹配。
评析:本次环节引入自然,此环节活动充分利用了瓶子的数学价值,如可以根据瓶子大小盖瓶盖、复习瓶盖的颜色、根据瓶盖上五角星数量的多少喂瓶子娃娃吃东西,同时还锻炼宝宝吃饭的技能。
(三)瓶乐会
1、让瓶子来唱歌:宝宝摇晃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与声音大小的关系。
2、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并用瓶子乐器演奏,提醒宝宝用力的大小要与歌词相匹配。
评析:瓶子里装了东西以后,宝宝会摇晃发出声响,自然进入本次环节,引导宝宝感受用力与声音大小的关系,并同时运用于艺术领域,为歌曲《大猫和小猫)伴奏,显得流畅和自然。
(四)瓶老鼠
1、提问:小猫喜欢吃什么?
2、观察瓶老鼠:引导宝宝用好听的语言描述老鼠的眼睛、胡子和尾巴,如尖尖的、圆溜溜的等。
3、制作瓶老鼠:在瓶子上粘贴眼睛、胡子和尾巴。
4、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把瓶子口的线拉开,宝宝牵着线走,听到猫来了,快速逃跑。
评析:由瓶子娃娃吃东西引出猫宝宝吃老鼠,然后进入美术活动,粘贴瓶老鼠,做好后,把事先系在瓶口的线拉开,变成了拖拉玩具,非常受宝宝的欢迎,也为音乐游戏做好了准备。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可继续玩这个游戏。
2、鼓励幼儿玩出更多有关瓶子的游戏,如“绕瓶走”“赶瓶子”等。
活动反思:
在生活中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在生活中整合”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壳点。本次活动就力图体现“生活化”和“整合性”。
1、来自生活――突出一个“趣”字。
瓶子是宝宝喜欢的东西,摇一摇、滚一滚、踢一踢、盖一盖、敲一敲、装一装等,宝宝对瓶子可以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此选择瓶子来组织本次活动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给宝宝的学习带来了乐趣,能寓教于乐。
2、通过生活――突出一个“活”字。
首先是体现了泛灵论的思想。宝宝年龄小,对世事万物都赋予生命的气息,在宝宝眼里,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在本次活动中我针对宝宝的这个特点,设计了以下环节的活动,例如把瓶子变成了娃娃,让宝宝比较瓶子的身材、给瓶子戴帽子、喂食物、让瓶娃娃唱歌、给瓶子贴上简单的图形变成让它可爱的小老鼠等。在宝宝的眼里,瓶子真正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有生命的东西。
其次是体现了领域整合的灵活性。培养完整的人是现代教育提出的新思想,实践也证明,孩子是不可能纯粹单面地受教育和成长的,孩子年龄越小,学科的影子就要越淡。课程的整合可以指导和帮助幼儿从小完整地观察、认识世界,进而去把握整个世界。因此,本次活动以“瓶子”为主线,以宝宝熟悉和喜爱的“猫”为主角、以“音乐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灵活整合各个领域的知识,如音乐中的打击乐与歌唱表演;数学中的形状、点数、配对;科学中的'声音大小与用力大小的关系;健康领域的喂娃娃吃东西;美术中的粘贴制作;社会领域的礼貌、环保教育;语言领域的英语复习、反义词练习等等。整个活动力求自然流畅,有血有肉,体现整合的灵活性,而不是牵强附会。
3、回归生活――突出一个“动”字。
生活是动态的,幼儿的活动不仅要注重“活”,更要体现“动”。在新课程中,“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动脑,强调“体验性”,而且,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强调在体验中学习。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给宝宝准备了充足的学具,让宝宝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从本次活动也可以看出,宝宝是不断地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
4、高于生活――突出一个“情”字。
课程仅仅回归于幼儿的生活是不够的,还必须高于幼儿的生活。本次活动通过宝宝与瓶子多种形式的互动,突出了生活中的“情”字。生活是充满感情的,没有情调的生活会索然无味。本次活动的“情”主要体现在激发宝宝热爱生活的情感上:让宝宝在潜意识里感受到生活的情调――既然不起眼的瓶子就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多的快乐和启发,那么生活中的一木一石、一碗一筷更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从而让宝宝更加热爱生活,也对形成宝宝积极健康的心理,养成其积极乐观的个性非常有利。
3、小班健康好玩的瓶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瓶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处可见。“瓶子”也是安全的材料,能废物利用也是幼儿园教育所提倡的。另外我们常常看见幼儿抱瓶子、滚瓶子、踢瓶子等,他们很喜欢用各种各样的瓶子玩游戏。因此,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挖掘出瓶子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和潜能,设计了本次活动。考虑到本班幼儿活泼好动,尤其对新的活动材料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想触摸、想玩。在活动中我有目的设计了热身活动。热身后让幼儿自由探讨、挖掘瓶子的各种玩法,并进行尝试双脚并拢跳过瓶子,使幼儿知道瓶子不仅可以玩、还可以锻炼身体。
瓶子创意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动手制作活动,体验动手制作变废为宝的乐趣。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装饰瓶子,感受创意作品的美。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
(1)广告纸、报纸、挂历纸、彩色卡纸、即时贴、皱纹纸、烟盒:
(2)黄豆、绿豆、白云豆、大米、黑米、花生、瓜子、松子、开心果壳、小海螺、形状各异的贝壳等:
(3)一次性筷子、叉子、盘子,胶卷、冰棒棍、瓶盖、毛线、电线、吸管、果冻盒、杏仁、秸秆、棉棒、各种废旧笔、丙烯颜料等。
3.工具(剪刀、双面胶、电胶布、透明胶布、胶水、胶棒)。
4.成熟作品若干。
5.幼儿了解排序的规律,有装饰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出示作品,幼儿欣赏。
二、让幼儿讨论制作所用材料及方法。
三、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1.幼儿制作前教师提出制作的'要求。
(1)选择瓶子,构思装饰方案后选择材料。
(2)使用工具材料时注意安全。如:瓶子是玻璃做的要轻拿轻放,使用剪刀等工具时注意安全等。
2.幼儿选择装饰材料进行制作。
教师针对个别幼儿的操作情况,肯定幼儿的创意想法,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和帮助。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瓶子创意幼儿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好奇心是小班幼儿典型的特征表现,而漂亮、鲜艳的颜色总是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和兴趣。本节活动《神奇的瓶子》就是结合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利用魔术、故事这些幼儿喜欢的方式,运用了启发提问法、直观教学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识。使幼儿感受到颜色的变化多端,知道红黄、黄蓝、红蓝三种颜色两两混合就能变出橘红色、绿色、紫色的颜色常识。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哇,是什么呀?我们来看看,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
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宝宝是透明的。水宝宝要和我们玩变变变的游戏,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师: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好玩吗?你们想玩吗?
二、探索激趣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老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哦"。
1、请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老师鼓励孩子用点力,再加加油)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
2、颜色对应师:水宝宝要休息了,请给它找个家(与框子对应放)
三、解读秘密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
请一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师:这个怎么都变不出来,那个却变得出?好奇怪哦!
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这个盖子里有什么?盖子里有颜料,水宝宝就可以变出颜色了。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老师手里有一瓶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
2、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2)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
(3)教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哇,颜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
五、详细讲解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的新颜色帮助幼儿加强巩固活动反思:
一个活动下来,自己感觉幼儿对此活动非常得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很浓厚,这是非常开心的,每个环节也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但也有不足之处:最后环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过于困难,需要改进
活动反思:
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发散性思维去实现的。本次活动重点在于通过实物与实物的联想培养幼儿思维的新颖独特性,通过联想,幼儿内心的愿望情感能尽情表达,思维不受限制,因此幼儿作品更具有独树一帜的个性化表现。
瓶子创意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动手制作活动,体验动手制作变废为宝的乐趣。
2.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装饰瓶子,感受创意作品的美。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排序的规律,有装饰经验。
2.材料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工具若干、成品若干。
(2)装饰用的材料:彩色的超轻粘土、各种纸、彩笔、瓶盖、麻绳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制作作品,幼儿欣赏。
二、幼儿讨论制作所用的材料及方法。
三、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1.幼儿制作前教师提出制作的.要求。
(1)教师提出使用工具及材料时,要注意安全。
(2)幼儿自选瓶子,进行构思后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随时指导。
(1)鼓励幼儿装饰出与同伴不一样的瓶子。
(2)鼓励幼儿装饰出其他的图案,丰富画面,使画面有一定的情节性。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到区角及教室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主动设计、摆放,并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
瓶子创意幼儿园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瓶子的装饰意识,了解瓶子装饰的手段与方法,并能用一些设计加工方法进行加工设计,在设计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设计能力,并能对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们能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设计多种方法对瓶子进行装饰,培养学生想象力,设计能力,并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瓶子的不同角度的观察,感悟,想象,培养装饰意识,能够学会运用巧妙的手段进行装饰,并能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准备了课件,给学生更直观生动形象的感受。学生准备了自己最喜欢的瓶子和各色彩纸装饰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游戏“猜猜猜”导入新课
1、有一个可爱的伙伴想和同学们交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师拿出礼盒,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2、师不急于揭开谜底:究竟是什么宝贝呢?我请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师:你摸到了什么?大声地告诉大家!
3、师拿出瓶子:漂亮吗?今天圣诞老人送给我们的礼物是什么?
4、师引导观察瓶子外形,并了解瓶子各部分的名称。
二、初步欣赏感知
1、我们还能用一些看似没有用的东西把所猜的`事物制作出来,请看(出示课件)小组讨论
2、小结:一个小小的瓶子,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它,展开丰富的联想,就可以装饰出来奇妙而有趣的新形象来。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瓶子巧装饰》。(出示课题)。
三、再次感知,体会方法。
1、提问:同学们,我们平时看到的瓶子有很多,经过打扮就改变了原来的模样,那它们究竟变成什么样了?在欣赏的时候就要仔细观察,看完后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欣赏图片(出示课件)
3、学生小组交流,从颜色、材料、制作方法等方面说出特征。
四、创作体验
在制作之前老师要求,制作过程中提示学生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剪出装饰材料
1、和圣诞老人比瓶子(课件演示不同瓶子)引导学生可以用一些点、线条、图案、人物等装饰瓶子,(出示几幅学生作品)别班小朋友用画的方法做了漂亮的瓶子,你们想做吗?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装饰瓶子?
3、学生小组合作美化瓶子,教师巡视指导。
4、先做好的展示在黑板上。
五、游戏评价
1、课内作品展评;
2、学生创作作品展评;
3、小组合作作品展评;
4、全班展示作品;
5、互相赠送瓶子作品。
6、师当记者随机采访几个同学,夸一夸自己得到的礼物。并提出建议。
六、课外图片欣赏
刚才大家利用瓶子自身的特点运用各种方法制作出了精美的作品,我被你们的聪明才智所感动,我这里还有一些精美的图片,你们看。
七、谈感受
学生从不同角度谈感受。
八、拓展创新
我们还可以用许多更奇妙的材料和方法做漂课瓶子,课后试着制作一个更漂亮的瓶子。也可以把家里的瓶子装饰一下,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九、兴趣作业
结合本课学到的知识课下自己设计一个作品。(要求:独立完成题材不限简明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