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学本领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活动,能较协调地走、跑、跳、钻爬和攀登。
2、对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心,初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园自然环境、拱门、自制老鼠、篮子、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猫起床:点头、伸手、弯腰、蹦跳。
(二)基本部分:
1、小猫练本领:
(2)小猫跟着猫妈妈学习走、跑、钻、跨和攀爬的动作。
2、游戏:小猫捉老鼠
游戏玩法:小猫依次寻找草地、池塘边、大玩具的老鼠,捉到老鼠说:“我捉到一只老鼠。”跑回猫的家,把老鼠放在篮子里。
重点难点:跑
(三)结束部分:听音乐做歌表演《黑猫警长》。
小猫学本领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2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并进行物与数的匹配。
2.在游戏中能将小鱼按颜色进行分类。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初步感知2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并进行物与数的匹配。
数数与幼儿实际“抓鱼”的数量相符。
活动准备:
红、黄、绿、蓝四种颜色鱼若干;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水盆各一只;小铃一副;一张画有两条鱼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导入游戏情境
老师扮猫妈妈,幼儿扮小猫
第一次:猫妈妈和小猫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猫小猫喵喵喵,蹲在地上吃小鱼;小猫小猫喵喵喵,站起身来伸伸腰;小猫小猫喵喵喵,跟着妈妈做游戏,我的小猫跳一下”(幼儿跳一下)“我的小猫拍两次”(幼儿拍两次)“我的小猫叫三声”(幼儿叫三声)
第二次:速度稍快。第三次:速度加快。
小结:表扬小猫有本领
二、小猫抓鱼
1.看图抓鱼
“小猫宝宝们快快找到座位坐下来休息一下吧!”“我们小猫最喜欢吃什么了?(鱼)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池塘里抓鱼好不好?”
教师提出抓鱼的要求:看着图片抓鱼。教师指导:“图片上有几条鱼啊?(数数:1、2,一共有两条鱼)。看看妈妈抓了几条鱼,请你跟妈妈抓得一样多。
幼儿抓鱼,教师指导:你抓了几条鱼啊?”(引导幼儿互相检查)“看看你的小鱼是什么颜色的?”(请幼儿说说)并放回相应颜色的水盆里。抓两条鱼。
2.抓一条鱼。
教师提出抓鱼的要求:听铃声抓鱼。
幼儿抓鱼,教师指导:“你听到了几下铃声啊?(一下)你抓了几条鱼啊?”数数看有几条(1,有一条鱼),提醒幼儿把鱼放在相同颜色的盆里。
3.幼儿抓鱼,教师指导:“你听到了几下铃声啊?(两下)你抓了几条鱼啊?”数数看有几条(1、2,一共有两条鱼)
三、收获回家
总结:“哇!这么多鱼,今天晚上可以大吃一顿啦!”(教师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场地)
小猫学本领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加减的不同意义。
2.尝试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运算,发展幼儿的灵敏性。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布置场景、老鼠洞图片、老鼠图片(背后有式题)、小猫头饰、彩旗(旗上有数字)、铃鼓一只、雪花片、大树(上面有不完整的算式)、跳高杆(上面有算式)。
活动过程:
一、看《小猫学本领》故事导入:
1.故事内容:小猫学本领2.提问:故事有趣吗?大家听故事的时候好投入,那你们在听的过程中会不会思考呢?我来考考你们。听完故事,你们知道都有哪几只小猫跟猫妈妈学本领?他们学本领时分别是怎样做得的?谁学到的本领又对又快。
3.导入:今天,你们就来当小猫,跟着老师来学捉老鼠的本领吧!
二、学本领、捉老鼠:
1.听音(听铃鼓,说算式):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的听力,看谁的听力最棒,好吗?老师拍铃鼓,你们听是几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老师的铃鼓声一样,那就站起来,好吗?
幼儿听铃鼓声后计算式子并站起来。
2.跳高:(幼儿自由选择计算方法进行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师出示5以内加减法计算式题:
3+2= 4-1= 1+3= 4+1= 5-2= 3-1= 2+2= 2-1=幼儿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
(1)看分成和组成计算;
(2)伸手指计算;
(3)摆实物(或学具)计算;
(4)画图帮助计算……
3.爬树(把不完整的算式补充完整):
师出示一棵大树,树上有许多不完整的算式,请幼儿把遮住的部分计算出来。
4.捉老鼠:
(1)对暗号师:刚才,小猫们的脑筋动得真快,耳朵也十分灵敏,现在老师还要来考考你们,待会儿抓老鼠时,我和你们会有联络暗号,我们的暗号是看老师小旗上的数字,听老师跺脚,你们接下去拍手,让老师跺脚的次数和你们拍手的次数合起来是小旗上的数,好吗?
师与幼儿分桌对暗号。
(2)老鼠洞前难题:
师:每个老鼠洞前都有一道计算题,如果得数是正确的,那就证明洞里面有老鼠,如果洞前算式得数不对,那这个洞里面有没有老鼠了。你们来找找,老鼠究竟藏在哪个洞里呢?
幼儿看"洞"前的算式,并找到有老鼠的洞口。
(3)捉老鼠有奖:
师:瞧,老鼠真狡猾,还有问题让幼儿回答对了才能真正抓住。你们先把背后的题目算出来,抓住一只就到老师这里来领奖。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捉到的老鼠最多。
先请一名幼儿为其它孩子示范。幼儿计算后到老师这里拿雪花片,最后统计哪一组的雪花片最多,哪一组获胜。
活动延伸:
给老鼠排"座位";统计5以内的加减法有哪些,并给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座位"。
加法:1+1=21+2=3 2+1=31+3=4 2+2=4 3+1=41+4=5 2+3=5 3+2=5 4+1=5减法:2-1=13-1=2 3-2=14-1=3 4-2=2 4-3=15-1=4 5-2=3 5-3=2 5-4=1附《小猫学本领》
猫妈妈有两个小宝宝,一只是黄的,一只是花的。它们都有圆圆的脸,胖胖的身子,软软的长毛,长得真漂亮!猫妈妈可喜欢它们了,天天唱歌给它们听,喂奶给它们吃。
小猫一天一天地长大了,猫妈妈对它们说:"我教你们学本领吧。"两只小猫高兴地说:"我们要学本领啦!"第一次,猫妈妈教小猫学跳高,要小猫跳到凳子上去,猫妈妈先跳给它们看。小黄猫东看看西瞧瞧,一点儿也不用心。小花猫把眼瞪得大大的,看得可仔细了。猫妈妈让小猫跳了,小黄猫先跳,它没有看准凳子,一跳就跳到旁边去了。猫妈妈说:"你要看准凳子再跳就好了。"接着小花猫跳了,小花猫学妈妈的方法跳,看准了一跳就跳上了凳子,猫妈妈说:"好孩子,你跳得真好!"第二次,猫妈妈教小猫学爬树。猫妈妈先爬给它们看,小黄猫东看看西瞧瞧,一点儿也不用心。小花猫把眼瞪得大大的,看得可仔细了。猫妈妈让小猫爬树了,小黄猫先爬,它刚爬了几下,就滑了下来,再爬又滑了下来。猫妈妈说:"你要用爪子抓紧树干就好了。"小花猫学妈妈的方法爬,用爪子抓紧树干,一会儿就爬上去了。猫妈妈说:"好孩子,你爬得真好!"第三次,猫妈妈教小猫捉老鼠,猫妈妈告诉它们捉老鼠的好办法。小黄猫东看看西瞧瞧,还是不用心。小花猫竖起耳朵,听得可仔细了。猫妈妈让小猫捉老鼠了,小黄猫先学着捉老鼠,它走到老鼠洞口"喵喵喵"地叫起来,老鼠听到猫叫,躲到洞里不出来,猫妈妈说:"捉老鼠是不能叫的。"小花猫学妈妈的办法捉老鼠,它轻轻地走到老鼠洞口,不声不响地趴在那里,注意着洞口,老鼠出来了,它跳起来向前一扑,一下就捉住老鼠了。猫妈妈说:"好孩子,你会捉老鼠了!"小黄猫看到小花猫捉到一只老鼠,不好意思地地下了头,猫妈妈对小黄猫说:"只要你用心学习也能学好本领的。"从此以后,小黄猫和小花猫一样天天跟着妈妈用心地学本领。过了一些日子也学会了跳高、爬树和捉老鼠。
活动反思:
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猫学本领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利用自制教玩具,让幼儿在扮演小猫学本领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2、培养幼儿跨、跳能力及动作的灵活性。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利用自制教玩具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难点:幼儿扮演小猫学本领,体验成功愉悦感。
活动准备:
自制教玩具:“猫尾巴”、钓鱼竿、呼啦圈、梅花桩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玩具小老鼠集中幼儿注意力。
2、小老鼠最怕谁了?为什么?
3、今天老鼠逃不过我手掌心,不信瞧1、2、3、变老师就变猫妈妈。(在身后装了猫尾巴)
4、我是猫妈妈小朋友谁想做我的孩子呢?
5、小朋友一起变小猫。并说说小猫有哪些本领?
二、小猫“爬山坡投篮”。
1、小猫们肚子饿吗?别急只要听妈妈的话学会一个本领就给你们吃美食。
2、猫妈妈示范讲解爬过山坡投篮的本领。
3、猫宝宝们学着妈妈的方法认真完成任务。
4、小结,表扬能干的孩子。
三、小猫钓鱼。
1、我的孩子这么能干累坏了吧你们丰盛的美食在这儿呢?出示若干小鱼,激起幼儿兴趣。
2、讲解并示范钓鱼的方法和要求。
3、幼儿各自动手操作学小猫钓鱼,教师巡视观察哪位猫宝宝最能干钓的鱼最多。
4、讲评,表扬我们能干聪明的猫宝宝。
四、结束活动。
幼儿带着自己的成果“小鱼”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学小猫叫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情境性的游戏贯穿始终,孩子们在游戏中都有很浓厚的兴趣,这也体现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在活动中,缺少了让幼儿语言能力的渗透,每个环节后应让幼儿自己来说一说。总体来说,每个环节结束的过快,没有让幼儿自主的在抓鱼后的情感体验,这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小猫学本领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经过一个多月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的情绪基本稳定,他们渐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初步能跟着老师同伴一起活动,由于年龄的特点,孩子们对游戏特别是带有故事情节的游戏特别感兴趣,所以我用孩子喜欢的活动方式以小猫学本领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并且充分利用孩子熟悉的环境开展本次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发展走、跑、钻、跨、攀爬的动作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初步萌发细观察、爱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活动目标:
1、愉快参与游戏,能较协调地走、跑、钻、跨和攀爬。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初步萌发细观察、爱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拱门、自制老鼠、篮子、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猫起床:点头、伸手、弯腰、蹦跳。
◆活动反思:孩子喜欢参与活动,能较协调地走、跑、跳、钻爬和攀登,对自己有一
定的自信心,初步能体验成功的乐趣,较好达到活动的目标。
教师采用的教育策略:
语言的调动、动作的示范,幼儿模仿性的学习,令活动生动活泼,充满欢声笑语,不过,运动密度和运动量的控制没有很好把握,过密过多的跑对于托班的孩子显得有点过量。
二、基本部分
1、小猫练本领
(2)小猫跟着猫妈妈学习走、跑、钻、跨和攀爬的动作。
2、游戏:小猫捉老鼠
(1)游戏玩法:小猫依次寻找草地、池塘边、大玩具的老鼠,捉到老鼠说:我捉到一只老鼠。跑回猫的家,把老鼠放在篮子里。
重点难点:跑。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做歌表演《黑猫警长》。
◆活动反思:孩子喜欢参与活动,能较协调地走、跑、跳、钻爬和攀登,对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心,初步能体验成功的乐趣,较好达到活动的目标。
教师采用的教育策略:
语言的调动、动作的示范,幼儿模仿性的学习,令活动生动活泼,充满欢声笑语,不过,运动密度和运动量的控制没有很好把握,过密过多的跑对于托班的孩子显得有点过量。
小猫学本领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受3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体验学本领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若干;创设鱼塘情境;小猫胸饰每人一个
活动提示:
一、小猫学本领。(运动觉感知)
价值取向:以妈妈带着小猫做游戏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老师扮猫妈妈,小朋友扮小猫。“妈妈今天和小猫又要做游戏了,小猫听仔细,妈妈说什么你们就做什么,看看哪只小猫最能干!”
1、妈妈和小猫边念儿歌边学本领。如:我的小猫跳一次,我的小猫跳二次,我的小猫跳三次。
小结:小猫们本领真大呀!
二、小猫捉鱼(听觉感知)
价值取向:通过听觉感知数量,感知3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在那边的池塘了有许多的小鱼,等一下妈妈要请小猫去捉鱼。呀,捉来的小鱼放在哪里好呢?”
1、提出要求:妈妈会用鼓声来告诉小猫去捉几条鱼。捉到鱼后要来告诉妈妈你捉到几条鱼。
2、小猫练习捉鱼并学习检查。(妈妈检查、互相检查、自己检查)
小结:小猫真能干,能根据猫妈妈的不同的指令抓小鱼。
三、小猫摸奖品。(触摸觉感知)
价值取向:通过触摸感知数量,体验活动的喜悦
师:我的小猫真能干,妈妈要奖励你们了哦!每个漂亮的小口袋里妈妈放了好吃的糖果,小猫等一下要闭上眼睛,让小手伸进去摸摸口袋里有几个糖果。
1、请小猫把眼睛闭起来,摸摸,并说说袋中有多少食品。
2、一起分享食品:我们自己吃一颗,然后把多出来的去分给别班的小朋友吃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