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案范文

2023-10-31

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案范文 篇1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社会上、电视剧中经常有小孩被拐骗的事件,不法分子通常抓住孩子年龄小,缺少防范心理,容易听信别人的特点,利用引诱、强行等手段实施犯罪;教师、家长都应该把拐骗者的欺骗伎俩告诉孩子,并教育孩子如何避免被拐骗,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脱,同学们也应该掌握防拐骗安全知识,提高警惕和分辨是非的能力,防止拐骗事件的发生。

  拐骗者常用的诱骗手法

  1.“权威诱惑法”

  这类拐骗者之前做过一些“功课”,他们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们的初步信任。拐骗者大致会这样说:“我是受你爸爸、妈妈委托,带你回家。”

  2.“物资利诱法”

  这种诱骗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带路引路法”

  诱骗者利用孩子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引诱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场的路怎么走吗?能不能带我去啊?”

  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千万不能跟他(她)走,因为我们不认识他们,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学生如何避免被人拐骗、绑架?

  1、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地告知老师,由老师联系家长,在不能确认的情况下不能跟别人走。

  2、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

  3、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一个人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来敲门,千万不要开门。

  4、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与同学、朋友、家长等结伴同行,节假日人流比较多,和家长上街或外出游玩一定要牵手、紧随家长。

  5、不搭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坚决拒绝他们的诱惑。

  6、驾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贴近车身。

  7、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

  8、不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胸前。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

  9、遇事先和家长老师商量,不能认为自己什么都会解决,擅自做主往往会导致危险发生。

  遇到有陌生人佯称你家中有紧急事情,需带你离开或带你去找父母时,不可轻信他的话,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

  10、同学们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

  如果发现自己被拐卖,你该怎么办?

  警方提示:

  若在公共场所发现受骗或受到威胁,应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或跑进旁边的机关单位,并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如已被控制人身自由,应保持镇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设法了解自己所处的地址(省、市、县、乡镇、村、组)及犯罪嫌疑人人数、口音等基本情况;

  向人贩子、买主及相关人员宣讲国家法律,告知严重后果,伺机外出求援或逃走;

  采取传小纸条等方式向周围人暗示你的处境,请求帮助,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不要放弃,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110电话求助),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通过网络等一切可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尽快报警,说明你所在的地方、买主(雇主)姓名或联系电话。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幸福源泉,一旦遇到孩子被拐卖的悲剧,孩子的父母、亲人就会痛不欲生。

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学会保护自己,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布置两个场景,分别为“幼儿园”“花园小区”。

  【活动过程】

  一、营造情景,故事导入。

  在“幼儿园”场景中,XX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人来接,这时来了个陌生人,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吗?(引出课题)

  二、互动表演。

  请幼儿参与,教师扮“陌生人”与幼儿对话,自称是幼儿的亲戚,引诱幼儿跟随“陌生人”走。

  1、教师在“花园小区”场景中,再次讲述故事:小朋友搬了新家,在楼下玩完后,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这时又来了一个陌生人,陌生人带走小朋友了吗?

  2、幼儿与假扮的.陌生人对话,陌生人拿出好吃的东西或好玩的礼物哄骗幼儿,观察幼儿的反应。

  三、经验分析,提问:

  1、什么是陌生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

  3、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

  四、小结

  小朋友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受陌生人给的礼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五、学习儿歌。

  幼儿园,门儿开.爸爸妈妈都接来。

  毛毛妈妈没有来.急得毛毛哭起来。

  陌生人,走过来,干万不要去理睬。

  别乱跑,慢等待.爸爸妈妈一定来。

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案范文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

  (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

  (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片:

  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

  (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